首頁 > 文學文史 > 茶在中國有有救的歷史,那麼工夫茶有哪些特別的器皿?

茶在中國有有救的歷史,那麼工夫茶有哪些特別的器皿?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工夫”一詞,在潮州話中是作事方法講究的意思,這裏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講究,潮州工夫茶有一套講究茶具、茶葉、用水、衝法、品味的茶經。“工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工夫茶最講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潮州工夫茶講究茶具器皿配備之精良和烹製之功夫。茶壺、茶杯、茶盤、茶墊、水瓶、泥爐、砂銚、欖核碳等是必備的茶具。而嚴格的烹製又需按泡器、納茶、侯湯、衝點、刮沫、淋罐、灑茶等程序進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

茶在中國有有救的歷史,那麼工夫茶有哪些特別的器皿?

正是這些特別的器皿和烹法,使功夫茶獨具韻味,揚名天下。真可謂一茶入口,甘芳潤喉,通神徹竅、其樂無窮。據說陸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這就是:

茶壺

潮州土語叫做“衝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爲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日:“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很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還有一種壺身銀砂閃爍,朱粒累累,俗謂之抽皮砂者,最爲珍貴。

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爲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壺,中茶壺,茶鼓,茶篩,茶檔……等等衝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兩的茶葉,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於深淺則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這樣茶葉纔不易變澀。

除大、小、深、淺外,茶壺最講究的是:“三山齊”,這是品評壺的好壞最重要標準。辦法是:把茶壺去蓋後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壺滴嘴、壺口、壺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齊”了。這是關係到壺的水平和質量問題,所以最爲講究。“老”主要是看壺裏所積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巳經說過了。當然,“老”字的講究還有很多,例如什麼朝代出品,古老歷史如何,什麼名匠所製成,經過什麼名家所品評過……等等。但那已經不是用一般茶壺的問題,而是屬於玩古董的問題了。

茶在中國有有救的歷史,那麼工夫茶有哪些特別的器皿? 第2張

衝工夫茶除了用“衝罐”之外,有時客人多時,也可以用“蓋甌”。在潮州菜館中每吃一道菜後就必定上來一巡工夫茶,那就是用“蓋甌”衝的,這是爲了適用於人數較多的場合,一次可以有十杯至十二杯。但畢竟蓋甌口闊,不能留香,氣味比使用衝罐就差得多了。不過,只要沖茶的人“工夫”好,用蓋甌也可以衝出好工夫茶的。

工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麼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爲最佳。放茶葉一般都是放半壺,衝過後茶葉會展開,剛好呈一壺滿的狀態。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滾燙的熱水灌進壺裏,馬上衝出來,頭道茶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

斟茶時,三個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滿了這杯再斟那杯,而要輪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先喝一小口,慢慢品,一邊品着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工夫。工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個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日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林”爲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爲“白果杯”。

至於有的人還講究什麼“春宜牛眼懷,夏宜粟子杯,秋宜荷葉杯,冬宜吊鐘懷”,這又未見講究太多了。不過,用喇叭杯、牛乳杯……這些作爲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適,有失“斯文”之道了。

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工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衝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茶杯、茶盤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但不管什麼式樣,重要的是寬、平、淺、白。盤面寬,以便客人多時,可以多放幾個杯;盤底平,不會使茶杯不穩搖晃;邊淺色白,是爲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