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初三傑中,爲什麼韓信的結局最慘?

漢初三傑中,爲什麼韓信的結局最慘?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韓信的故事。

西漢立國初期,在劉邦剷除大多異姓王,穩住了大漢局勢之後,漢初三傑也迎來了不同的命運,其中最爲大家評判的就是韓信之死了,在呂后的蕭何的共同謀劃之下,韓信被殺,劉邦心中大患被剷除,也是可以舒心了。

漢初三傑中,爲什麼韓信的結局最慘?

可能同情韓信的人,都會說當初他要是在楚漢戰爭中,選擇兩不相幫,在齊地割據自立,提前實現天下三分的局面,那麼他也就不會落得生死族滅的地步了。

當初韓信面對蒯通的提議,始終不予採納,“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可以說韓信在戰局尚有餘地的時候,堅決站在了劉邦一方,令劉邦有了一戰徹底消滅項羽的能力。

作爲幫助劉邦爭奪天下的漢初三傑之一,韓信的結局是最慘的,根本原因在於,他沒有張良的特殊地位,也沒有蕭何自保的能力。

首先說說張良,劉邦本來就沒有殺他的心思,畢竟張良更多的就是他身邊的高級參謀,並且多次救劉邦於危難之際。

史記.留侯世家》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

所以說劉邦如果對張良都下殺手的話,那麼其他人會怎麼想劉邦,你連一個救過你好幾次的人都敢殺,那我們怎麼辦?

當然,更重要的是張良明哲保身的舉動。

《史記.留侯世家》留侯從入關。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穀,杜門不出歲餘。

張良在劉邦徹底擊敗項羽,定都關中之後,就開始多生病了,現在看來,這是他特意爲之的。

漢初三傑中,爲什麼韓信的結局最慘? 第2張

再說之前軍旅生涯時,身體都還蠻硬朗的,結果天下剛剛平定,他就多病了?而且他如果是身體多病,會病了十多年纔去世?

可以說張良就是在天下平定後,果斷退隱,他在朝中就是刻意減弱自己的影響力,劉邦需要自己出謀劃策,自己就站出來,劉邦不需要,他就“安心養病”,總之就是擺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這也是劉邦最喜歡的人了。

同時張良沒有兵權,軍中無立足的根基,在朝中的影響力又比不上蕭何,因此劉邦實在是沒有對張良動手的利用,再者,張良是幫助劉盈登基爲帝的,呂后也沒有殺他的意願,所以說張良的結局還是不錯的。

蕭何的話,雖然在軍隊中影響力沒有韓信那麼大,但是因爲他長年管理後方,爲劉邦征戰提供兵馬錢糧的支持,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衆人的擁護。

《漢書.蕭何傳》然君初入關,本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尚復孳孳得民和。

這是蕭何的一個門客提醒蕭何時說的話,劉邦雖然擊敗了項羽,但是在很長時間內,劉邦都是在外征戰,留在關中鎮守的就是蕭何,可以說關中衆人更多的是追隨蕭何,蕭何在關中的影響力可能還有大於劉邦。

而當時是西漢初立,百姓對於大漢的歸屬感尚不強烈,這個時候如果突然有人發動叛亂,推翻劉邦所建立的西漢,再造新朝,大家也不是說就不支持。

因此劉邦對蕭何還是很忌憚的。

在劉邦領兵在外的時候,都會問及來往前線和關中的使者,蕭何都在幹什麼,“上所謂數問君,畏君傾動關中”,所以說,劉邦知道蕭何是有能力攪動局勢,割據自立的。

漢初三傑中,爲什麼韓信的結局最慘? 第3張

在誅殺韓信之後,劉邦表面上倒是對他寵愛有加。

《漢書.蕭何傳》上已聞誅信,使使拜丞相爲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爲祖國衛。

劉邦特意派一名都尉率500士卒充當蕭何的護衛,這可不是在都城長安之內,給了蕭何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畢竟500精銳士卒,在戰場上的作用不會太大,但是在長安城內,是不容忽視的,是有扭轉乾坤的潛力的。

但問題是,劉邦應該是有心思的,這支500人的部隊,說是保護蕭何的,天知道是不是劉邦派來監視蕭何的,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是劉邦特意安排頂着蕭何的,蕭何哪裏知道?

因此最後蕭何聽取了門客的建議,讓下人強買民間田產,流出一些自己貪污的證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起一部分民怨,當劉邦回到長安的時候,得知百姓對蕭何已經有罵聲了,心裏也就舒坦了。

也可以說百姓罵得越厲害, 他就越安心,因爲蕭何這是自絕了反叛的道路,一個不得民心的蕭何如何起事啊,哪裏有資格和自己叫板呢?

相比之下,韓信就沒那麼好運了,他沒有張良可以明哲保身的地位,也沒有蕭何自污的可能。

漢初三傑中,爲什麼韓信的結局最慘? 第4張

主要是韓信太能打仗了,因此無論是劉邦還是呂后都對他心有忌憚,只要韓信活着,西漢的不確定性就一直存在,誰知道那一天,韓信就聯合其他人一起起兵,懟着劉邦攻入關中了。

最主要的是,韓信在軍中的影響力是難以根除的,這不是韓信隱居,或者自污就可以達到的。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

在韓信被貶淮陰侯之後,他就安靜許多了,和張良一樣,他經常稱病不朝,這不就是擺出了一定退隱的姿態了嗎?

可問題是,誰都知道, 韓信是曾經的齊王,楚王,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和項羽一樣,都是一方霸主,對於劉邦的皇位,時刻存在着威脅。

而這種威脅也不會隨着韓信的退隱而減弱,即便韓信想通過自污的辦法來自保,但是誰也保不齊,哪天就有人拉着韓信一起反了,加之人都是有生存本能的,韓信當初選擇支持劉邦,是看在劉邦對自己的恩情。

可是在劉邦平定天下之後,韓信也是可以深切感受到劉邦對自己的打壓,韓信再怎麼看重劉邦的恩情,也沒到了劉邦可以隨意要了他的命的地步,個人認爲,當時的韓信不排除有反叛的心理,搏一次,還有生的希望,選擇沉默的話,唯有一死。所以說,韓信的結局,無論走哪條路,結果都差不多。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