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同爲漢初三傑,爲什麼韓信的結局不如另外二位?

同爲漢初三傑,爲什麼韓信的結局不如另外二位?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5.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在劉邦建立漢朝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他曾渡陳倉、橫掃魏豹、東進滅趙、妙計滅齊、圍攻項羽,毫不誇張的說,劉邦的江山一半是韓信打下來的。劉邦自己也說過:“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但韓信最後的結局卻十分悲催,爲什麼會這樣呢?爲何韓信的的結局不如漢初三傑的另外兩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同爲漢初三傑,爲什麼韓信的結局不如另外二位?

首先,劉邦對韓信是有所忌憚的。

要知道韓信死的時候才35歲, 而劉邦比他大了20多歲, 二人年紀之差,堪比父子了。而跟着劉邦打天下的兄弟大多都和劉邦年紀差不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在軍中乃至全國影響如此之大能力也如此突出的一個人,留着實在是讓劉邦不放心。

如果韓信真的要造反的話,那麼軍事才能幾乎沒有人可以匹敵,劉氏江山很有可能不保。

不管劉邦以前是多麼的自信,多麼的狂妄,在他奪得權力之後,不得不說,膽子變小了,對任何人都有所防備,其實這是人性使然。

同爲漢初三傑,爲什麼韓信的結局不如另外二位? 第2張

有人說了,蕭何同樣功勞大,況且此人腦子好使,威脅更大。這就要說到第二個原因了。

蕭何是是沛縣集團的領頭人物,殺他恐怕會引起一衆沛縣兄弟不滿,損害統治根基,這對劉邦的統治絕對不利。

韓信則不同,他半路才加入劉邦的集團,功勞雖大,但畢竟不屬於絕對的親信,根基也不深,殺了影響不大。

同時,蕭何和張良深知天下既定,而不免於疑。說白了,鳥盡弓藏的道理這兩位是非常明白的,同時也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自保。所以張良以神仙自託,而蕭何以謹畏自保。

這兩位腦子好使,可韓信就不同了。此人仗着軍功,有恃無恐。

可以說主要原因還是劉邦過河拆橋,韓信功高蓋主。其實在他被貶爲淮陰侯的時候,他就應該吸取教訓了。但他依然沒有任何表示,要不就也走造反之路,生死有命。要不就超然,做一個求仙問道的世外高人,總之他都沒有,可以說他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