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載灃和溥儀是父子關係,慈禧爲什麼選載灃做輔政大臣?

載灃和溥儀是父子關係,慈禧爲什麼選載灃做輔政大臣?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7.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慈禧爲什麼選載灃做輔政大臣?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1908年11月15日,晚清最高掌權者慈禧病逝在儀鸞殿,由此執政48年之久,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慈禧還是走完了一生。在她臨終之前,光緒已經走了,走之時並沒有立下子嗣,慈禧爲了風雨飄搖的晚清,選擇了3歲的溥儀繼任皇帝。

慈禧在生命最後一刻,除了選擇皇帝之外,還讓溥儀生父載灃擔任了“監國攝政王”,由他輔佐幼年的溥儀。從後來歷史發展軌跡來看,慈禧無疑給大清皇室留了後路,至少慈禧的這一特殊安排,保全了皇室安全着陸。

載灃和溥儀是父子關係,慈禧爲什麼選載灃做輔政大臣?

清朝的覆滅,在慈禧看來是遲早的事,歷朝歷代的朝代更替,對於皇室來說,無疑會遭到巨大的災難。正因爲慈禧選對了一個人,此人就是攝政王載灃。

載灃,他是道光帝的孫子,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第五子,是光緒同父異母的兄弟。他之所以能在慈禧臨終前,受到重用,是因爲慈禧足夠了解載灃。

載灃和溥儀是父子關係,慈禧爲什麼選載灃做輔政大臣? 第2張

3歲的溥儀立爲皇帝后,作爲生父的載灃輔佐再好不過。但是慈禧看中的是他另外一個優秀品質,那就是可以根據時局變化,審時度勢。1894年,當時正值義和團運動興起,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殺。

當時的這件外交衝突要是處理不好,怕是會出大問題。清廷絕對派一個親王,親自去德國道歉。但是在人選上,卻遲遲拿捏不好。後來新任德國公使向李鴻章推薦了載灃,他告訴李鴻章,德國看重的是載灃的身份特殊,作爲光緒皇帝的胞弟,慈禧的侄子,載灃的地位相比於其他親王更尊貴,更能表現出清政府的“道歉誠意”。

載灃和溥儀是父子關係,慈禧爲什麼選載灃做輔政大臣? 第3張

不久之後載灃就被任命爲頭等專使大臣,前往德國道歉。到了德國後,載灃誠摯道歉,希望得到德國諒解。但是被要求下跪時,他委婉地拒絕了,並很成功地處理好這次危機。

回國之後,載灃受到了慈禧的賞識,在她的眼裏,載灃是一個做事能屈能伸的人,懂得忍耐。隨後載灃的官位也越來越大,在慈禧臨終之前,他就被任命爲攝政王。

載灃和溥儀是父子關係,慈禧爲什麼選載灃做輔政大臣? 第4張

慈禧的眼光其實沒有看錯,武昌起義爆發後,載灃作爲攝政王,統攬軍政大事。但是載灃分析時局後,發現北洋新軍還是隻聽袁世凱的。於是他果斷起用袁世凱,雖然他內心是不喜歡袁世凱。

但是在面對實際情況時,他先是任命袁世凱爲湖廣總督,沒成想袁世凱卻以足疾未愈爲由,拒不接受朝廷詔令。載灃無奈之下,再次任命袁世凱爲欽差大臣,節制水陸軍隊,給予袁世凱足夠空間發揮。

載灃和溥儀是父子關係,慈禧爲什麼選載灃做輔政大臣? 第5張

後來皇族內閣開始分化,載灃眼看不對,再次果斷解散了皇族內閣,任命袁世凱爲內閣總理大臣。在這種情況之下,載灃把軍政大權交到袁世凱手上,在當時來說,無疑是正確的。

還有一件事,同樣可以看出載灃的睿智,汪精衛曾參與刺殺載灃,未能成功反而被捕。載灃並沒有殺掉汪精衛,他深知這時不應該激化和革命黨之間的矛盾。

清朝覆滅後,清朝皇室依舊享受了許多的優待條件,並沒有遭到革命黨人的虐待。這點來看,慈禧當初的人事任命,無疑給清朝皇室留下了後路,得以保全了皇族安全。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