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秦救楚之戰中秦哀公幫大楚復國,真的是被申包胥感動了嗎?

秦救楚之戰中秦哀公幫大楚復國,真的是被申包胥感動了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一讀起這首蒼涼悲壯的《無衣》,我們一定會想起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什麼故事?

秦救楚之戰中秦哀公幫大楚復國,真的是被申包胥感動了嗎?

秦哀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506年,伍子胥興兵滅楚,楚大夫申包胥至秦國告急,秦哀公態度曖昧,於是,申包胥:

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爲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

在秦廷之外,七日七夜不吃不喝,痛哭不絕,秦哀公終被打動,遂發兵五百乘,在申包胥的帶領下,打退伍子胥,幫大楚復國。

這就是有名的《哭秦庭》,後世多有演義,這個故事裏,申包胥的忠君愛國之心當然無可厚非,但問題是,秦哀公幫大楚復國,真是因爲他被申包胥的眼淚打動了嗎?

別天真了,秦哀公在位三十六年,雖然沒有多大作爲,但也算個英明的政治家,而政治家,向來心如磐石,絕不會輕易被什麼眼淚打動,他所在乎的,只有利益。

到底什麼利益能讓秦哀公下定決心幫大楚復國呢?兩個原因。

秦救楚之戰中秦哀公幫大楚復國,真的是被申包胥感動了嗎? 第2張

爭鬥

一:扼殺潛在的危險

秦國最大的敵人始終是晉國,爲了對付晉國,他們才積極向楚國靠攏,從秦穆公時期開始,就通過姻親關係與楚國打造鐵桿的戰略同盟。

而晉國爲了對付楚國,才大力扶持吳國,給楚國在後背製造一個敵人,也就是說,吳國滅楚,晉國也是出了大力氣的。

從這個層面講,因爲晉吳聯盟的關係,吳國對秦國並不友好,這時候如果任由吳國滅亡了楚國,或者扶持起一個傀儡,那麼,秦國必將被晉吳兩國前後包圍。

本來一個晉國就夠吃力,這時候再加上一個吳國,以後還有秦國的好日子過嗎,所以,秦哀公必須乘前後合擊態勢尚未完成的時候,將這個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二:有打敗吳國的可能

其時吳國軍力強盛,又有伍子胥、孫武等一干賢臣輔佐,以秦國的能力,又怎麼有可能打敗他呢?

其時這個原因不在秦國本身,而在吳國的後方,爲什麼這麼說?

晉吳聯盟是爲了對付楚國,楚國當然也不會束手待斃,他們早在楚共王時期,就與吳國側背的敵人越國結成同盟。

吳越兩國是世仇,彼此間沒有調和的可能,一旦找到機會,一定會發兵攻吳,這個問題是毋庸置疑的。

如今楚國滅亡,吳國強大,越國一定惴惴不安,這時候,如果有人與吳國爲敵,越國一定會乘隙攻入吳國,在他們後方搗亂。

事實上,吳國舉傾國之力出兵滅楚,後方空虛已成事實,越國早就蠢蠢欲動了。

孫子曰: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什麼意思?

秦救楚之戰中秦哀公幫大楚復國,真的是被申包胥感動了嗎? 第3張

秦哀公

秦哀公起初並沒有明確拒絕申包胥求救,而是說:

寡人聞命矣。子姑就館,將圖而告。

出兵這樣的大事,你等我跟大臣商量一下。

於是就在申包胥痛哭七天七夜的時候,秦哀公與諸大臣綜合各方面的情報,得出復楚利大於弊的結論,所以才下定決心幫申包胥,幫大楚復國的。

這一決定雖然很有風險,但對當時的局勢而言,的確沒有更好的辦法。

假設沒有上面兩條有利因素,吳攻楚之前就跟秦國修好,或者賄賂六卿,挑動晉國攻秦,並留下一定兵力提防後方。

恐怕申包胥就是哭死,秦哀公也只能表示道義上的同情,至於幫大楚復國,那根本就是門兒都沒有的事情。

所以說,伍子胥其實並不高明,或者被仇恨矇蔽了頭腦,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就勸諫夫差舉傾國之力伐楚,而沒有繼續沿用巫臣、孫武以偏師不斷襲擾的“疲楚”之計。

結果,前面秦國打來了,後邊越國打來了。

前後夾擊之下,吳國的仗還怎麼打,只能草草收兵,於是楚國就這樣在秦國的幫助下復國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