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朱棣很有才能,爲何朱元璋不選他爲繼承人呢?

朱棣很有才能,爲何朱元璋不選他爲繼承人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歷史頗爲熟悉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跨代傳位給孫子朱允炆,最後其燕王朱棣打敗其侄子朱允炆而奪位登基,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那麼爲什麼朱元璋不傳位給有能力的兒子燕王朱棣,非要傳給他的孫子朱允炆呢?

歷史上朱元璋有名分的老婆有二十一個,生了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沒有明確記載哪一個子女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生的,但是老大懿文太子朱標、老二秦愍王朱樉、老三晉恭王朱棡、老四燕王朱棣卻都是馬皇后撫養成人的,這一點做不了假,所以可以說朱元璋有四個嫡子,按照封建社會“立子以嫡以長”的規定,皇位繼承人只能從這四個人中產生,而老大朱標實至名歸,連朱棣也不能表示異議。

但是朱允炆卻不是嫡長孫,因爲他還有個哥哥朱雄英,而且朱雄英是朱元璋欽定的隔代接班人。據洪武二年編撰、洪武六年書成的《皇明祖訓》記載:“皇太子嫡長子爲皇太孫,次嫡子並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授以鍍金銀冊、銀印”,但是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就去世了,沒活過他老爹朱標。

而朱允炆是朱標的妾侍呂氏生的,跟朱雄英不是一個媽,自然也算不上嫡長孫,至於呂氏被沒被封爲太子妃、什麼時候封的,歷史上沒有記載。至於爲什麼二代的哥哥朱標死了,作爲弟弟的朱棣不能繼位,反而三代的哥哥朱雄英死了,作爲弟弟的朱允炆能繼位,其實這很好解釋,因爲朱標雖然死了,但留有一個兒子,兒子繼位這叫父死子繼,而三代的哥哥朱雄英死了,但他沒有後代,那麼就是由弟弟繼位,這叫兄終弟及。朱元璋之所以不傳位給朱棣,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

朱棣很有才能,爲何朱元璋不選他爲繼承人呢?

傳給朱棣會亂了朝綱

自古以來有立長不立幼之說,因此立長子是名正言順的,立其他子則容易引起紛爭,嫡長子並非一定出色,不過既爲嫡長子,肯定是備受關注的,因此也比較費心,請最好的老師來教導皇子,國家政務,帝王權術,方方面面都會教導,一個從小悉心培養的皇子,所以長子即使再差也差不到哪裏去。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長孫,即長子的長子,性格溫和、仁義忠厚,十分孝順。朱元璋兒子是有很多,朱棣是最爲出色的那個,但迫於傳統禮數的制約,他當時考慮到如果立朱棣爲帝,其他十幾個兒子會有爭奪之心,兄弟相殘,會亂了朝綱。

在取捨不定的時候,他詢問了當時的翰林學士劉三吾。劉三吾是典章禮制的負責人,本身就遵循禮法的人,自然不同意朱棣爲太子。劉三吾認爲王朝利益要排在第一,最關鍵的是朱棣前面的兩個皇子,一旦立下,必然會有皇位紛爭,他認爲在王朝統治的時候,要以仁治國,朱允炆顯然更符合這個要求,正逢當時朝堂羣臣也隱隱偏向朱允炆,於是在這樣的局勢下,朱元璋選擇了朱允炆。

滿朝文武的支持

朱棣好武,年輕氣盛,性格與朱元璋十分相似。如果他成爲皇帝,他會帶來一場兄弟反目的自相殘殺,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和統治。朱元璋不想看到這樣的結局。爲了不發生叛亂,也爲了今後能寬仁大義的治國,這一點朱元璋很效仿儒家學說,所以朱允炆是最合適的一個選擇。

朱棣這個人和朱元璋很像,甚至可能比朱元璋還冷血嗜血。他每天用刀割韃靼人,看到的血比經常坐鎮指揮的朱元璋還多。而當時,滿朝文武在朱元璋的高壓下生活在恐懼之中,早起上朝都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安全下班回家。如果這個大臣沒有回家,而錦衣衛敲門,幾天後房子就要換主人了,大臣們的擔心並非多餘的。

於是大臣們都日盼夜盼朱元璋老爺子趕緊掛掉,換上仁厚的朱標來當領導。可是沒想到朱標愣是沒熬過朱元璋,眼看着戰場上衝殺出來的朱棣要回來接班當太子,肯定滿朝文武一片哀嚎:這苦日子還有頭兒沒頭兒了?

於是大臣們自然要力捧錦衣玉食甚至有點弱不禁風的“嫡長孫”朱允炆了。而事實證明,大臣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當年的選擇也是正確的:朱允炆上臺,偃武修文,官員們睡覺的時候,脊樑骨也敢挨着炕蓆了;但是好景不長,朱棣殺了回來,趕跑(或者燒死)了朱允炆,又開始了大開殺戒。

朱棣很有才能,爲何朱元璋不選他爲繼承人呢? 第2張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打江山的時候主要靠的是武力,但守江山的人不僅僅是武力就能守住的。朱元璋知道這個道理,他一直用帝王的標準來教育朱允炆。在當時江山已經穩定了,朱元璋還把那些有可能威脅到朱允炆的老功臣給殺了,唯一不忍心的就是他的兒子,江山穩定了會打仗的朱棣沒什麼用了,老老實實的做個王爺就挺好的保護好朱允炆的江山,抵禦蒙古人。這是朱元璋一直以來的願望或者說是安排。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從來沒有考慮過朱棣當繼承人。李世民還在三個嫡子之間猶豫過,但是朱元璋從來沒有。就像他沒有想到過朱棣會去搶侄子的江山一樣。其實,朱元璋就算再殘暴對於自己的孩子還是下不了手的,要不然朱棣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所以,最終造成的結果是朱棣造反推翻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