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太子朱標病死之後 朱元璋爲何會選擇朱允炆作爲繼承人

太子朱標病死之後 朱元璋爲何會選擇朱允炆作爲繼承人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朱元璋和朱允炆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朱標病逝後,朱元璋爲何傳位給朱允炆?

提到明代歷史,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朱元璋殺功臣以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搶奪侄子朱允炆皇位兩個話題,人們對這兩個話題十分感興趣,甚至有人覺得朱元璋殺功臣以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間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大多數人看來,要是當時朱元璋直接把皇位傳給朱棣,不僅不需要殺功臣爲其鋪路,還不會導致後來的靖難之役,事實上真的如此麼?那麼當初爲何朱元璋還不把皇位傳給朱棣,偏要傳給孫子朱允炆呢?

太子朱標病死之後 朱元璋爲何會選擇朱允炆作爲繼承人

爲何朱元璋不把皇位傳給朱棣

朱元璋在登基之前,就已經開始培養嫡長子朱標了,可以說朱標是朱元璋心中最佳的繼承人,這個選擇從來沒有動搖過,朱元璋一直對朱標嚴格要求,朱標也很爭氣,不管是在文韜武略方面還是治理國家方面都相當卓越,讓朱元璋很是滿意。

在朱標活着的時候,從來沒有人敢窺探其太子位置,就算是朱棣這樣的狠角色,在朱標活着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發動政變奪取侄子皇位,他只能乖乖聽從大哥朱標的號令,沒有絲毫多餘想法。

奈何就是這樣一位足夠卓越的太子,在朱元璋已經64歲之際還英年早逝了,朱標的去世,徹底打亂了朱元璋所有計劃,也徹底動搖了當時的權力結構,讓朱元璋苦心經營了25年的太子黨政權發生一定變化。

這種時候,朱元璋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接下來應該如何平衡自己經營多年的太子黨政權,一旦這股力量沒有平衡好,對於大明代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這一點朱元璋相當清楚,在已經有了太子黨政權的前提下,想要去重新培養一個新的太子黨政權出來,那是幾乎不可能的,況且朱元璋自己已經年邁,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做這件事了。

太子朱標病死之後 朱元璋爲何會選擇朱允炆作爲繼承人 第2張

正是這個最爲主要的原因,導致朱元璋肯定是不可能選擇朱標一脈之外的人選來當太子了,不管是朱棣還是朱元璋其餘嫡子,都不可能被朱元璋選中,畢竟一旦選了其餘的皇子當太子,朱元璋就要重新培植新的太子黨政權,這樣很可能與之前已經存在的太子黨政權產生利益衝突,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作爲一個相當成熟的政治家而言,朱元璋絕對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當然了,事實上當時除了政權原因之外,還有繼承製度的影響,明代初期基本上是嚴格遵守“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承製度的,朱元璋總共有五個嫡子,分別是朱標、朱樉、朱棢、朱棣、朱橚。

朱棣在嫡子當中排行老四,就算是朱元璋想要重新選擇繼承人,那也應該按照先後順序,選擇朱樉爲太子,朱樉去世後,應該選擇朱棢爲太子,朱棢是在1395年去世的,即使朱元璋想要選擇朱棣,那也必須是朱樉以及朱棢都去世之後,纔可能輪到朱棣的,也就是說朱棣是第三太子人選,不可能在朱標去世後就選擇朱棣出來繼承皇位,這不適合繼承製度,一旦這樣做了,將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朱元璋深刻明白這些道理。

爲何朱元璋會選擇朱允炆當繼承人呢?

既然不管是從政權而言,還是從繼承製度而言,朱元璋都不可能選擇朱棣爲太子,那麼當時朱元璋爲何會選擇朱允炆爲太子呢?實際上這個選擇主要考慮的就是政權的穩定。

太子朱標病死之後 朱元璋爲何會選擇朱允炆作爲繼承人 第3張

前邊說了,朱元璋爲了讓朱標順利接過皇位,已經爲其培植了相當實力的太子黨政權,現在就算朱標死了,也不能輕易破壞這種政權的穩定,故而朱元璋只能在朱標一脈當中選擇繼承人,從而放棄了按照繼承製度來選擇太子的選擇,直接從朱標一脈中開始物色太子人選。

既然朱元璋已經沒有嚴格按照繼承製度來選擇太子人選了,自然就不需要再去過多考慮朱標的嫡子與長子之分,完全根據政權需要來選擇接班人就可以。朱允炆本身不是朱標的嫡長子,甚至都不是嫡子,朱標的嫡長子乃是朱允熥,他的生母是大明名將常遇春的女兒,可謂是地位顯貴,家族背景強大。

當然也正是因爲家族背景的原因,朱元璋放棄了朱標的嫡長子,而選擇朱允炆。朱允熥外婆還有一個弟弟,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藍玉,換言之藍玉就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兩人關係融洽,經常在一起共事,這讓朱元璋很是擔心。

在朱標去世的時候,朱元璋已經對藍玉以及常遇春集團的力量感到恐懼,打算開始清理了,要是再選擇朱允熥當太子,那明顯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一旦太子受到藍玉以及常遇春集團的控制,那麼大明江山可能以後就不姓朱而改姓常或者藍了,相比於嫡長子這樣的身份,朱元璋明顯更加看重其背後的政治利益。

考慮到這些因素後,朱元璋只能選取一個朱標兒子當中母親家族背景不強大的當繼承人,剛好朱允炆就是最佳人選,他的母親呂氏不是什麼豪門望族,對朱家的統治沒有任何威脅,朱元璋選定接班人之後,將呂氏晉封爲朱標太子妃,這樣一來朱允炆就是名正言順的嫡子,既適合政治利益,又適合繼承製度,你看朱元璋多精明。

太子朱標病死之後 朱元璋爲何會選擇朱允炆作爲繼承人 第4張

正是因爲選擇了朱允炆爲太子,所以藍玉以及常遇春一脈必須進行打壓,剛好藍玉這個人處事比較高調,朱元璋早就看他不爽,現在抓住機會,順理成章出現藍玉謀反案件,朱元璋順藤摸瓜,不斷擴大打壓範圍,常遇春的後人都受到牽連,經過藍玉案之後,朱元璋算是基本清除了朱允熥這個嫡長子對朱允炆皇位的影響了,接下來就應該清除其他黨派。

朱元璋在活着的時候,基本上已經考慮到很多可能對朱允炆皇位產生影響的因素,並且都將其一一解決,這就是爲朱允炆繼位進行鋪路,可以說朱元璋的鋪路相當完美,在他去世的時候,早已爲朱允炆鋪出一條光明大道,只惋惜朱允炆不會走。

要是選擇朱棣就能避免殺功臣和靖難之役麼?

很多人覺得只要朱元璋當時選擇朱棣爲太子,就可以避免殺功臣爲太子鋪路一事,也可以避免靖難之役,事實上真的如此麼?在我看來這些事情和是否選擇朱棣爲太子沒有必然關係。

首先我們就說殺功臣一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事情,在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中可謂是比比皆是,這其中雖然有一些是因爲功臣不懂得明哲保身,但是大多數其實還是皇帝擔心他們功高蓋主對自己後世的地位產生影響,所以纔將其剷除的。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不管朱元璋選擇誰繼承自己的皇位,只要是他老朱家的人,朱元璋就必然會對一些功臣進行剷除,除非功臣們都能夠像徐達以及湯和那樣懂得明哲保身,要不然大概率上還是會被朱元璋打壓,這是歷史的侷限性,也是封建王朝統治下爲了皇權穩定所進行的必然行動。

其次我們再從靖難之役來說,要是朱元璋選擇了朱棣擔任太子,自然是不會發生靖難之役的,可是在當時朱元璋選擇朱允炆爲太子的時候,他怎麼可能想得到朱棣後來會發動靖難之役呢?

朱元璋在爲朱允炆鋪路的時候,不僅對可能影響朱允炆政權的功臣趕盡殺絕,還對自己的其餘兒子採取了一定措施,都讓他們遠離京城,去到自己封地就藩,要是沒有皇帝的詔令,不允許私自進京,朱元璋這樣的安排,早已排除了藩王造反的可能性了。

就算是藩王造反,朱元璋還有多手準備,在中央朱允炆身邊安排了耿炳文等老將保護他,在千里之外的雲南,還有三十萬沐家軍完全效忠於朱允炆,不管從任何角度來說,以一個藩王的實力,都不可能是朱允炆的對手,再者說了,明代的藩王一出生就註定富裕,何必爲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造反掉腦袋呢,畢竟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藩王與整個朝廷對抗,最終還逆襲成功的先例啊。

太子朱標病死之後 朱元璋爲何會選擇朱允炆作爲繼承人 第5張

結果朱允炆這個繼承人,能力一般到讓朱元璋後悔莫及,這纔是靖難之役爆發以及得以成功的本質原因,朱棣本來好好當着自己的藩王,完全沒有造反的意思,可是朱允炆偏偏要削藩,連續殺掉好幾個藩王,朱棣再三表示自己對朱允炆的忠誠,都毫無用處,朱允炆依舊要對他下手,眼看自己已經無路可退,朱棣除了造反之外,還有第二條路可走麼?

就算是朱棣已經選擇造反了,可他一開始也沒有想過自己能夠取得勝利,僅僅就是希望能夠避免削藩而已,誰曾想朱允炆一手好牌,最終打得稀爛,才讓朱棣有了可乘之機,最終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創造了歷史奇蹟。

我們要是回過頭去看這段歷史,就會發現朱棣的成功,除了自己能力強之外,更多的還是朱允炆太愚蠢,給了朱棣源源不斷的運氣,才取得最後勝利,創造奇蹟的,但凡當時朱允炆稍微有些能力,朱棣可能早就被他殺了十次二十次了。

太子朱標病死之後 朱元璋爲何會選擇朱允炆作爲繼承人 第6張

結語

朱元璋確實沒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傳位給朱允炆會搞出後來那麼多事情,要是朱元璋想到朱允炆會把一手好牌打成那種效果,當初必然是不會選擇他當繼承人的,至於說選擇朱棣當繼承人,不管從任何角度而言,可能性都比較小!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