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騷體詩的特點是什麼?騷體屬於哪一類文學體裁?

騷體詩的特點是什麼?騷體屬於哪一類文學體裁?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騷體,指古典文學體裁的一種。模仿屈原《離騷》的文體。起於戰國時楚國,以大詩人屈原所作《離騷》爲代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騷體詩的特點是什麼?騷體屬於哪一類文學體裁?

特徵

較之屈原以前的詩歌形式,騷體詩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句式上的突破。

屈原以前的詩歌句式,基本上是四言體。這種句式,比起我們如今所能看到的、傳說中堯舜時代的三言句式,無疑是一大進步。就它所具有的藝術表現力來說,《詩經》特別是其中的國風民歌,可以說是達到了它的高峯。

但是,這種四言句式,畢竟節奏短促、單調呆板,容量也有限。在表現比較複雜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時,它的束縛和侷限,就突出地顯露出來了。倒是國風中的那些雜言體,如《伐檀》、《行露》等,以及楚國、吳越民間流傳的《徐人歌》、《越人歌》、《滄浪歌》等,由於字句參差、節奏自由,在抒發思想感情上顯出了長處。

屈原在早期寫作《橘頌》時,所採用的還是這種四言體。但到了他受讒被逐,胸中積滿了悲憤和痛苦,想要將它化爲詩濤噴注的時候,他就再也不能忍受這種四言體的束縛了。他大膽地學習民間的“俗歌俚句”“不拘於四言”的經驗,有意識地採用民歌中常常出現的五言、六言、七言的新句式,保留詠唱中的語氣詞“兮”,創造了一種以六言爲主、摻進了五、七言的大體整齊而又參差靈活的長句句式。《惜誦》就是屈原突破四言體式而創造的第一首“騷體詩”。

初看起來,“騷體”句式只比四言句式多了二、三個字,但它的作用卻是小看不得。這二、三字的增加,使全句的容量一下擴大了許多。而且正如前人在分析七言長於五言時說的那樣,由於“每句多兩字,故轉折而不迫促”,更適宜於“言情出韻”。因此,屈原“騷體”長句句式的創造,實在是對四言體的一個重大突破。

二、章法上的革新。

屈原以前的詩歌,如《詩經》裏的國風,一般都採用分章疊唱、反覆詠歎的形式;許多詩,只在每章中變動幾個字,來表現場景的推移或感情的遞進(如《芣苡》、《將仲子》等)。這種形式,與詩歌合樂有關,是樂章形式的反映。它有便於記唱和加強情緒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一個缺點,就是使全詩的容量相應縮小了。

屈原所創制的“騷體詩”,雖然也合樂,但章法卻已大爲不同。他放縱自己的思濤,在詩中自由奔瀉;或陳述,或悲吟,或呼告,或斥責;情之所至,筆之所到,全不拘古詩的章法。正因爲如此,後世有些注楚辭者,想要按說《詩》的辦法,也給屈原的詩分一下章次,結果都不免碰壁④。宋人錢果之就看出了屈原的這一革新,明確指出:“古詩有節有章”,屈原之賦卻“有節無章”。

騷體詩的特點是什麼?騷體屬於哪一類文學體裁? 第2張

屈原“騷體”不拘於古詩的章法,卻有自己的章法。他的詩,有發端,有展開,有迴環照應,甚至還採用“亂曰”的形式結尾,對全詩內容或主旨進行概括和總結,其脈理是極其分明的。這顯示出屈原詩歌既具有“憑心而言,不遵矩度”的創造精神,又具有“以意運法”、“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的“神明變化”的特點。

三、多種形式的交互爲用。

“騷體詩”的基本形式和特點,已如上述。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這種新的詩體,在屈原手上並不是凝固不變、單調劃一,而是極其靈活、極富於變化的。屈原適應不同內容的表現需要,無論在句式上,還是在體式上,都不斷有新的變化和創造。

從句式上來說,《離騷》所用的就是“騷體詩”的基本句式,即六言長句,但又摻合了五、七言甚至八言,使之參差多變,在節奏上比較舒徐,適合於抒發詩人那沈鬱頓挫、悱惻纏綿的感情,表現出迴腸蕩氣的情韻。而《九歌》,則直接採用了民歌中常見的半句加“兮”(如《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的句式,節奏輕快、跳躍,適合於表現娛神歌舞的歡樂、婉轉的情調。在《懷沙》以及《抽思》、《涉江》的“亂詞”中,屈原又採用了四字一頓、句末加兮的短句句式(××××,××××兮),節奏短促相承,語氣勁捷有力,表現出強烈感情的突然迸發。

從體式上說,屈原不僅有“長篇抒情體”《離騷》,表現他那時間上跨度較大、空間上又無往而不及的身世遭際和浪漫主義神遊;並在情節結構上創造了客主詁難、問答的形式(“女嬃”勸告、“靈氛占卜”等),使之在“鋪敘中有峯巒起伏”、“長而不漫”⑧,有如“黃河百里一曲、千里一直”。

而且還創造了《天問》這樣“瓖琦卓詭”、一問到底的“問難體”,《招魂》這樣排比鋪張、“豔絕深華”的“賦體”,《九歌》這樣由多首短章串聯而成的“組歌體”,《橘頌》這樣託物寄興的“詠物體”。如此多變的體式,交互爲用,使得屈原的詩歌,呈現出“變動無常,淜浡不滯,體既獨造,文亦赴之”的繽紛多姿的奇特景象,真是雲蒸霞蔚、璀璨奪目,毫無漢代效顰者的那種板滯、沉悶和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