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棣奪權登基後,在軍事與經濟方面有哪些舉措?

朱棣奪權登基後,在軍事與經濟方面有哪些舉措?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號“永樂”。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朱棣早年封燕王,後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他在位時,改善政治制度,發展經濟,開拓疆域,派鄭和下西洋,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締造永樂盛世。1424年駕崩,廟號太宗(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後明世宗改上廟號爲成祖(改諡爲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爲政舉措

軍事

注重北疆

朱棣對北部邊防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和改造,不僅使邊防指揮系統和沿邊兵力部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也使北部邊防的攻防組合得到改善。在此基礎上,以京軍爲後盾的分地防禦的邊防格局初步形成。

北征蒙古

朱棣爲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從永樂八年(1410年)開始,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詳見“明成祖北伐”詞條)。這次北伐,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嚮明朝稱臣納貢。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棣舉行第二次北伐,擊敗了蒙古另一部瓦剌,瓦刺遣使謝罪之後,朱棣班師回朝。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舉行第三次北伐,大敗兀良哈蒙古。 [84]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明成祖第四次北伐,再次親征阿魯臺。明成祖聽聞阿魯臺爲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幹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十一月,班師回朝。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韃靼部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明成祖五次北伐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後來朱棣亦在第五次親征得勝回朝途中病逝。

朱棣奪權登基後,在軍事與經濟方面有哪些舉措?

哈密駐軍

永樂初年,朱棣遣在宮中擔任親衛的義子安定王后裔脫脫空降哈密,設哈密衛,以畏兀兒馬哈麻火者爲指揮,辜思誠、哈只馬哈麻爲經歷,周安爲忠順王長史、劉行爲紀善。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一日壬子,宋晟奏哈密頭目陸十等作亂,忠順王脫脫已殺之,恐有他變,遣人請兵爲守備。朱棣敕宋晟以兵五百或一千,選才能之將率領,赴之。且令熟計使相更代。宣德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丙子,涼州衛、永昌衛、山丹衛土韃官軍,擺擺羅哈剌等七十家居哈密者,皆思歸,令怕哈木來奏:‘願赴京師效力’。上遣內官李信、林春齎勑諭,哈密忠順王卜荅失裏、忠義王弟脫歡帖木兒,‘俾悉遣來’

南征安南

建文元年(1399年),安南國相黎季犛殺其主自稱太上皇,立子蒼爲帝,並改名胡一元。明廷誤信安南王陳氏嗣絕,封季犛爲王。不久,故安南王之孫陳天平來奔,季犛佯請陳天平歸國爲主。永樂四年(1406年)正月,明成祖遣都督黃中以兵5000送陳天平歸,三月遭季犛伏兵襲擊,黃中敗還。七月,成祖命朱能爲徵夷將軍,張輔,沐晟爲副將軍,率兵號稱80萬征討安南。永樂五年(1407年)正月,明軍追安南兵至黃江,攻破其江中兵寨,後又連戰木丸江、富良江獲勝,俘黎季犛父子。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明朝令改安南爲交阯,設交阯布政使司。這場戰爭最後以明朝勝利、胡朝滅亡告終,越南被併入明朝領土,標誌着安南屬明時期的開始 [86] 。最終安南獨立,明封黎利爲安南國王,從此朝貢不絕。

朱棣奪權登基後,在軍事與經濟方面有哪些舉措? 第2張

防備倭寇

永樂九年(1411年)三月,朝廷任命劉江爲遼東總兵官,負責遼東防務。

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二月,於旅順口、望海堝、左眼、右眼、西沙洲、三手山、山頭等地修建烽臺七座,派兵防守,以防倭寇。

永樂十七年(1419年)六月十五日,在望海堝發生戰爭,此戰總計殺死倭寇742名,生擒857名。劉江令用50輛大車載運俘虜,勝利地結束瞭望海堝戰鬥。

經濟

注意生產

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認爲“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吳淞。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徵派。通過這些措施,永樂時“賦入盈羨”,達到有明一代最高峯。

永樂三年(1405年),全國稅糧31133993石,這是連續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萬石以上的稅收,按照當時不足一千萬戶的民戶統計,每戶平均納稅超過三石。此外從永樂元年起軍衛屯田的收入也達到高峯23450000石,加上民戶交納的稅糧,平均到當時人口,人均超過一石。在永樂二十二年間,“稅糧總入達691,312,600石,平均歲入超過三千三百萬石,而且總的趨勢是增長的。這是有明一代的顛峯時期。”

朱棣奪權登基後,在軍事與經濟方面有哪些舉措? 第3張

疏通漕運

朱棣爲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永樂九年疏浚會通河,永樂十三年(1415年),因原本淤塞的大運河會通河段全面疏浚,明朝停止海運,改由大運河漕運,由陳瑄負責,駐節淮安。從此,長達1794千米、溝通五大水系、跨越十個維度的大運河迎來了歷史上的輝煌期,成爲明代都城北京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明史》卷85《河渠志·運河》雲:“明成祖肇建北京,轉漕東南,水陸兼挽,仍元人之舊,參用海運。逮會通河開,海陸並罷。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餘里。”

當時,江南漕船沿大運河抵達淮安後,須通過陸路運輸翻過河壩,再經淮河抵達清河,既辛苦又花費巨大。陳瑄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起,開鑿二十里河渠,命名爲清江浦,將湖水導入淮河,並修築四座閘門,定時啓閉,大大節省了挽運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