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西漢著名政論家賈誼爲何不被漢文帝重用?

西漢著名政論家賈誼爲何不被漢文帝重用?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悲嘆賈誼命運的一首詩,在李商隱看來,賈誼的不被重用責任主要在漢文帝,是漢文帝認人不明,浪費了賈誼的一腔才情和報國之志。但筆者認爲,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或者說,這應該只代表了文人的觀點,但不代表政治家的觀點。政治家的觀點和文人的觀點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們不評判對錯,只是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個問題,這樣才能更理性、更客觀。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漢文帝時期的政局

呂后當政時期,劉邦的兒子和嬪妃們大多結局非常悽慘,漢文帝的母親薄姬卻因爲本就不受寵而免於被呂后殺戮的命運。因爲地位低微,薄姬與劉恆母子不得不謹小慎微地生活在宮廷中,直到被封爲代王的劉恆在封國就任,這種處事謹慎的作風仍然被保持的很好,除了要避開呂后的鋒芒,以免招來殺身之禍之外,還因爲劉恆天性仁厚,老成持重,恭謹行事更多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選擇。

在誅除呂后一族勢力之後,在羣臣反覆的考慮和各種利益的相互妥協中,也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一向被邊緣化的代王劉恆母子被迎回宮中,做了大漢王朝的新主人。

在大漢王朝建立之前,天下陷入戰亂已久,劉邦定鼎天下之後,還沒來得及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提高經濟收入,就已經離開人世。呂后雖然繼承了劉邦的事業並有所發展,但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時間還太過短暫。剛剛趨於穩定的大漢王朝並不富裕,而且還面臨着匈奴之患。

因爲白登之圍,劉邦認清了匈奴的實力,決定用和親的方式緩和漢匈關係,和親之策在呂后和文帝、景帝的時代得到延續。作爲一個王朝的君主,他們難道不想北擊匈奴,揚大漢之國威嗎?應當說,匈奴之患一日不除,他們就像芒刺在背,寢食難安,但國家的實力不允許他們與匈奴開戰。

而此時帝國的大部分權力,被劉邦分封的同性王把持着,漢文帝之所以能順利即位,既有賴於朝中重臣的支持,也有賴於那些同性諸侯王們的支持。漢文帝從道義上來說,不能拿那些同性王開刀;從權力的實力上來說,也沒辦法拿拿那些心懷不軌的諸侯王怎麼樣。更何況,歷經磨難的漢文帝深刻認識到,當自己實力不夠強大時,只能暫時忍耐,團結、穩定、求發展纔是當下的正確路線。

西漢著名政論家賈誼爲何不被漢文帝重用?

漢文帝一面以自己作爲天下道德的楷模來約束諸侯王的不法行徑,一面對諸侯王們的一些行徑聽之任之,但是並不解決問題,反而滋長了諸侯王不服管轄的桀驁氣焰。

漢文帝表面上表現得風平浪靜,實際上卻很想將權力收回自己手中,放眼朝中,沒有多少人明白他內心的想法。正在他感到苦悶的時候,賈誼出現了。漢文帝發現,這個涉世未深、頭腦聰敏,用勇氣,有理想改變整個王朝走向的年輕人,十分理解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

賈誼的主張及其性格

賈誼本是河南洛陽人,在漢文帝登基之初被舉薦到朝廷,漢文帝起初很欣賞賈誼,讓他做了博士。古代的博士是一種官職,在出任博士期間,每次漢文帝面臨問題,要臣下提出對策,賈誼都能對答如流,得到漢文帝和同僚們的一致讚譽。僅僅一年後,賈誼就被漢文帝提拔爲太中大夫。但之後事情的發展就遠遠沒有那麼順利了。賈誼看待當時的社會問題有一定的前瞻性,但也有偏激的一面。這種偏激的態度也反映在他給漢文帝的上書中:

賈誼認爲當時的局勢猶如置身於底部已經起火的積薪之上,是十分危險的。一是諸侯王勢力過大;二是匈奴邊患威脅,而國家財政匱乏,沒有積蓄。第三是禮制混亂,君臣無別。不得不說,賈誼的目光是非常敏銳的,這些問題也是顯然存在的,但是不像他想得那麼嚴重。

西漢著名政論家賈誼爲何不被漢文帝重用? 第2張

漢文帝時期,各種社會危機在皇帝和重臣的努力下暫時得到緩解。所以賈誼對事實情況中不利因素的誇大,一方面是他生性敏感,有些小題大做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也許非常急切地希望自己得到漢文帝的重用,所以刻意誇大事實,以便引起足夠的重視。

不得不說,漢文帝是一個很有胸懷的君主,起初賈誼寫這樣的奏疏,漢文帝都看到了他的優點,而忽略了他的缺點。但一個再虛心納諫的君主,明明自己治理國家,已經做得不錯了,還總是被人誇大社會危機,說一些雖然有一定道理,卻不切實際的話,這是誰也無法接受的。

賈誼在自己的奏疏中,也提到過像漢武帝時施行“推恩令”的主張,包括要求改正朔、服色,定官名,興禮樂的措施,看起來都很好,但是時機還不成熟,當時的皇權沒有集中到中央一聲令下就可以進行這樣大動作的改革。

當時諸侯王們的子孫還不夠繁盛,所以“分家”的願望不強烈,而且在諸侯王們看來,這就是赤裸裸地削弱他們的權力,他們又怎麼能甘心被削弱呢?這時他們是完全有實力與皇權抗衡的,那麼這些政策一旦被頒佈實施,就會造成朝廷與諸侯王國的分裂,甚至諸侯王會蜂擁而起,推翻朝廷,這樣的結果顯然是漢文帝不願意看到的,也是不利於國家的穩定和發展的。

另外,賈誼的一些主張是幼稚、並且自相矛盾的。比如賈誼希望漢文帝以德服人,通過對匈奴宣揚大漢天子的誠信、慈愛,以仁義來感化匈奴,那麼一定會使匈奴自願歸附漢朝。對於願意投降的匈奴,要用華麗的衣服,珍貴的禮物,奢侈的事物來誘惑,讓其他匈奴看到投降漢朝的好處。

首先,以匈奴的領導者崇尚武力、殘暴不仁,只靠仁德是不能使其歸順的,給他越多的寬仁與賞賜,反而會讓他變本加厲地掠奪。其次,朝廷財政吃緊,自己的民衆尚且不能過上富庶的生活,連皇帝也必須剋制自己享樂的慾望,這個時候還要拿出大量的錢財,去賞賜匈奴的降者,顯然是不可行的。

根本的原因是,賈誼年輕氣盛,所提出的一系列舉措與當時清靜無爲的國策相左,漢文帝時期的清靜無爲國策,有其必須如此的社會要求。如果不考慮現實社會的需要,而大張旗鼓地去改革,去推行新政,必然會導致局勢動盪。而且當時的百姓們也希望剛剛步入穩定局面的漢王朝施行清靜無爲的政策,他們已經被長期的戰亂折磨得不堪重負了。

事實上,漢文帝、周勃、灌嬰等人都有對道家思想的偏好,所以他們才共同制定了清靜無爲的基本國策,這一國策的制定在當時是很明智的,而且在漢景帝時期,和漢武帝初期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賈誼卻極力批評那些主張對國家提倡無爲而治的重臣們,並認爲自己纔是真正能挽救國家危局的“良醫”,賈誼的自以爲是,狂傲、無知使他犯了衆怒。又由於賈誼的論調並不符合當時社會的客觀要求,因此很快遭到了大臣們的一致反對。周勃、灌嬰等人認爲留賈誼在朝中,對於國家的發展是有害的,而且賈誼的作爲是希望從漢文帝那裏得到更多的權力。於是,漢文帝將賈誼貶爲長沙王太傅,讓他離開了朝廷。

漢文帝的考量

其實,漢文帝讓賈誼去長沙,擔任長沙王太傅,雖然是對賈誼的貶謫,但也並不代表不再重用賈誼。

漢文帝早年被封代郡,遠離京都,反而在被邊緣化的日子裏耐心沉澱自己,最終成爲漢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漢文帝讓賈誼去長沙輔助小皇子,其實並不能排除讓賈誼靜下心來磨鍊自己的心志,收斂性情,等待一個合適自己的時機再去實現自己價值的考量,而賈誼也許並不明白漢文帝的深意。

根據漢文帝的實際行爲來看,他只是沒有像賈誼一樣通過直白而激烈的言辭表明自己的態度。實際上廣招天下之兵,對抗匈奴,嘗試削弱諸侯王的勢力等探索,他也是做過的,只是由於客觀原因,並沒有太大成效。

根據平生經歷來看,漢文帝劉恆是一個老成持重,十分務實,喜歡踏實做事,不喜歡空談的君主,而賈誼原本就因爲太過年輕,一路順風水水,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喜歡對現實評頭論足,卻不太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從性格特徵來看,他與漢文帝也並不是一種人。

漢文帝讓賈誼去長沙,也許正是因爲看清了賈誼的特長在於教導小皇子讀聖賢書,遠離政治核心,遠離那些老臣們的攻擊,安心做自己真正擅長的事,對賈誼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全呢?

可惜賈誼對自己的定爲與實際能力不符,又自視甚高,內心又很敏感,於是在被貶長沙之後,常常以爲自己年壽難永,整日沉浸在不被重用的消極情緒中。樑王墜馬,更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以漢文帝之英明,也許並不會加罪於他,然而賈誼卻過於悲觀和自責,終於搭上了自己年僅33歲的生命!

結語:

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屈原和賈誼合爲一傳,說明賈誼和屈原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實際上,賈誼的時代比之於屈原已經好太多了。賈誼如果善於等待時機,如果能看清形勢,也許就可以避免自己的悲劇。生在好的時代,遇到開明的君主,認識卻脫離現實,性格脆弱敏感,也不會有好結果。怎樣面對逆境,調節心態永遠比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更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