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稱是千杯不醉 古人的酒量都這麼大嗎

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稱是千杯不醉 古人的酒量都這麼大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爲何能千杯不醉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古代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裏,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劇中人物大多用大碗喝酒,就跟喝水一樣,有的直接拿着酒罈子一飲而盡。武松上景陽岡之前,曾經在酒館裏連喝了幾十碗酒,然後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李白喝完一斗酒,照樣能夠寫出傳世千年的優美詩詞。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稱是千杯不醉。

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稱是千杯不醉 古人的酒量都這麼大嗎

那麼,古人的酒量真的就比現代人的酒量大那麼多?還是釀出來的酒存在很大不同呢?

其實,不是古人普遍酒量很大,而是他們喝的酒不是蒸餾酒,而是純手工發酵酒。這種酒,與現在的低度米酒和黃酒較爲相似,酒精度數比較低,很多酒只有七八度左右,度數高些的也就是十幾度。而且不但酒的度數低,味道還比較甘甜,口感很好。因此,我們在古代小說和古裝影視劇中,通常見到豪爽之人行走江湖,路上碰到酒鋪歇腳,幾乎不點菜也能喝幾杯,就是因爲喝的是度數很低的水酒,有解渴的作用。

看歷史小說,經常會看到古人喝酒一邊放在熱水中溫着一邊喝,有時也叫煮酒,例如《三國演義》裏的煮酒論英雄。反觀今天,我們喝酒白酒時很少有人溫酒。

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稱是千杯不醉 古人的酒量都這麼大嗎 第2張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喝酒的場景,除了曹操劉備的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兩位還涉及到另一個著名酒局,就是溫酒斬華雄。那時是關羽剛出道還是個馬弓手,隻身一人主動請戰要去殺華雄,行前曹操給斟了一杯酒壯行,關羽說酒先放着本人去去就來,過了一會提着華雄的頭回來了,那杯酒酒還是溫的。一個是煮酒一個是溫酒,都是在加熱吧。

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稱是千杯不醉 古人的酒量都這麼大嗎 第3張

女人居多的《紅樓夢》裏,也有溫酒的場景。賈寶玉到薛寶釵那裏去喝酒,薛姨媽讓人溫酒賈寶玉卻說不要溫了我喜歡和涼酒,但是被教訓了一頓“吃了冷酒,寫字手打兒”。《水滸傳》中雖然常見好漢們抱起酒罈子豪乾的鏡頭,原著中其實也有常見“小二燙一壺熱酒”的說法。

古人喝酒爲何要加熱了喝呢?曹雪芹在《紅樓夢》裏借薛寶釵之口說的很清楚:

"寶兄弟,虧你每日家雜學旁收的,難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熱,若熱吃下去,發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

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稱是千杯不醉 古人的酒量都這麼大嗎 第4張

薛寶釵說的以五臟去暖,仔細想想其實就是個人肉吸毒器,拿自己的五臟去吸收有害物質。因爲古代的酒釀造方法與現在不一樣,特別是元代之前的白酒都是發酵酒,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蒸餾釀酒到了元代才發明。發酵釀酒只經歷過簡單的過濾,酒雜質較多,含有大量的酸脂醇醛銅等微量元素,飲用之前將其溫熱,可以促進醛類有害物質揮發。

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稱是千杯不醉 古人的酒量都這麼大嗎 第5張

最後要說的,當代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失去了很多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習慣,喝酒加熱是我們酒文化的一部分,現在還能見到,那麼下一代人是否還能知道老祖宗的這種習慣呢?希望這一份文化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