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清朝曾經驍勇善戰的八旗子弟是如何廢掉的?

揭祕:清朝曾經驍勇善戰的八旗子弟是如何廢掉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6.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八旗子弟崛起於白山黑水,由弱變強,以幾萬之衆,最後蛇吞象一般佔領了大江南北,建立了大清王朝。時人誇耀說,“滿洲兵至萬,橫行天下無可敵”。怎麼才過了兩百多年,當年的鐵騎就變成草包了呢?這都是旗人咎由自取。當年,清朝全靠八旗鐵騎南征北戰,才奪的江山,王朝建立後還得依靠八旗軍隊控制天下。入關後,清朝規定八旗子弟專事武裝,不得從事其他行業。八旗武裝除了守衛北京城(京師八旗)外,扼守天下重鎮、要害,稱駐防八旗。駐防八旗的“戶口”、“編制”都在北京,本質上算是中央外派地方工作人員,還會調回北京或者調防他處。這套駐防制度的本意,是保持八旗子弟的武力,依賴精幹的八旗武裝鞏固統治。

爲此,清朝給予八旗官兵穩定、豐厚的待遇,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專心當兵。一個有編制的八旗士兵,一個月能拿到三四兩銀子的俸祿,和縣官是同一水平。此外他們還有很好的福利,比如廣州駐防八旗兵還有紅白事賞銀、蔬菜、劈材、食鹽等等。這些待遇是終身的,只要當過兵一生都能領取錢糧。八旗兵死後,妻子幼兒的生活也由部隊負責。只要有一人當兵,就可以保證一家人生活無憂。此外,八旗子弟還有大量“當差”的機會,比如押送、工程、慶典等等,除了能拿補貼,還有不菲的“灰色收入”。海關的關丁、漕運的漕丁和鹽運的鹽丁等差使,規定只能由八旗子弟擔任。這些可都是肥得流油的好差使。可以說,八旗子弟在理論上根本不用愁生計。每個旗人家庭都能從體制中獲得一份穩定、豐厚的收入。

以上還只是一般的工作,或者說是留給底層旗人的基層崗位,就已經讓爲生計奔波的漢族人羨慕了。旗人但凡有點能力,能寫幾個字,更有大把升遷的機會。比如漢人和旗人的科舉是分開的,滿族科舉的競爭大大小於漢族科舉。考不上,旗人還可以去各個衙門抄抄寫寫,稱爲筆帖式,給編制給品級,有大把大把升遷的機會,成爲封疆大吏的不在少數。不認字的,可以參選紫禁城、各王府和達官顯貴的侍衛,那也是有品級的,而且還不低。

揭祕:清朝曾經驍勇善戰的八旗子弟是如何廢掉的?

清朝官制中特別有“缺”的內容,即對很多崗位有民族要求。比如六部尚書必須滿漢各一人,侍郎滿漢各兩人,這自然對人少的旗人有利。很多崗位乾脆就專供旗人,比如內務府系統。在清朝,旗人一出生,就捧上了鐵飯碗。用他們的話說是“鐵桿子莊稼”。稍微像樣一點,就能混上知府、知縣、主事什麼的;即便一輩子當兵,退休前也能落個一官半職。

這套制度在執行的時候,很快就走了樣。什麼都不做,就有體制保障,能一輩子衣食無憂,那誰還去學習、去做事啊!八旗子弟迅速懶惰下來,悠遊無事,進而養尊處優,每月等朝廷發一份錢糧來花銷。反正大家都一樣,幹好幹差,干與不幹,人人都領一份“月錢”,結果誰都不去操練,也不去關心時事了。八旗戰鬥力迅速下降。入關的時候,八旗軍隊衝鋒在先,戰績輝煌;二三十年後吳三桂造反,八旗軍隊就要拉綠營(漢族軍隊)共同行動了,八旗爲主,綠營爲輔;等洋人打進來的時候,八旗軍已經打不動了,不得不以綠營爲主,八旗爲輔;太平天國造反的時候,八旗軍徹底不行,先是綠營爲主,後來又讓位於地方武裝團練。湘軍、淮軍就是在此時興起的。之後,八旗軍在軍事上就徹底邊緣化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