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八旗子弟是從什麼時候落魄的?

揭祕:八旗子弟是從什麼時候落魄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清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基,八旗集團由皇帝、宗室權貴、滿漢八旗大臣和各旗官兵組成。八旗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國家權貴集團,成爲了一個躺着也有糧食吃的特權等級。八旗子弟成爲了滿洲貴族的統稱,這些人的日子過得如何呢?又是從何時開始落魄的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揭祕:八旗子弟是從什麼時候落魄的?

八旗子弟有多少人?清廷供養了多少不種糧食就有“鐵桿莊稼”的權貴?按照清宮內藏的旗人人數統計顯示,即使在清朝末年旗人還有500多萬人。但歷史學家進攻比對清廷每年的糧食供給和俸銀支取賬目推算,實際上滿洲權貴的人數高達1千多萬,佔了當時全國總人口的2%。八旗子弟的祖輩打下了江山,這些人便有了一份“鐵桿莊稼”,要養活這些人還真是不容易。

解決貴族集團的吃飯問題,這是歷朝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從西周時期開始的分封制度到金朝實行的猛克謀安制度,從元朝的四等人制度到明朝的藩鎮制度,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貴族集團的吃飯問題。但金朝、元朝的制度嚴重導致了民族和社會矛盾激化,最終埋葬了王朝。

在清軍入關之前,似乎已經想到了這個難題。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就開始實行了一套有別於金、元的制度——恩養制。在努爾哈赤時代,恩養制主要通過戰爭掠奪良田,這些良田最後被皇帝以賞賜的形式分給旗丁,戰俘則被分給旗人當奴隸,這種奴隸被稱之爲“包衣”。旗丁由此成爲大地主和奴隸主,而清廷皇帝則成了最大的奴隸主。

清軍入關之後,以武力打下了全國的疆土掌控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當年跟隨皇帝作戰有功的八旗旗丁及其後代則獲得了世代享受各種特權的特殊階層,八旗子弟對皇帝感恩戴德,這種以恩養奴的制度就是清廷的恩養制度。

恩養制度,使得旗人的生活來源全靠皇帝恩賜,世代食祿。爲避免旗人與漢人發生衝突引發矛盾,於是在城中另築“旗營”或“滿城”與百姓隔離。八旗子弟擁有“鐵桿莊稼”因此人口不斷膨脹繁衍,恩養制度漸漸成爲了國家的沉重負擔。糜集北京的八旗子弟、駐守江南各地的旗人還有大量的家屬人員,都仰賴於江南的漕米。

1853年之前,清廷每年要運400萬石糧食到北京,供給旗人食用。除此之外,江南地區出產的大量絲綢、瓷器、茶葉和水果也每年用漕運大量運送進京,這些財物大多從江南百姓頭上搜刮而來。清廷因爲牢牢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因此供養貴族集團及其八旗子弟起來並沒有顯得很吃力。

除了國內的賦稅和糧食,鴉片戰爭前清廷的對外貿易也很發達,每年能掙下大量銀子。據相關資料顯示,1757年以後清廷依託“廣州十三行”對外輸出絲綢、茶葉、瓷器等每年能收入200萬兩白銀,國庫的收入每年爲4000萬兩白銀,最高的年份爲8000萬兩。對外貿易的鉅額收入,供養起了龐大的貴族集團。

揭祕:八旗子弟是從什麼時候落魄的? 第2張

在佔據有利地位的對外貿易中,海外大量的舶來品進入中國。比如洋衣料、洋鍾、洋米、洋玩具等吃穿用都有。這一時期,由於貿易順暢、中國對外貿易處於優勢地位,因此也誕生了許多地區性的商業集團,譬如晉商集團、徽商集團等,這些集團都必須向駐防當地的旗人各種“孝敬”,因此旗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富足。正是在這種富足的生活下,旗人開始追求精緻的生活,追求吃好、喝好、玩好,什麼都開始講究,旗人漸漸腐化墮落。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對外貿易漸漸處於被動地位,大量白銀的外流導致錢賤銀貴,爲養活旗人集團,清政府不得不家中農民的負擔,統治集團與人民的矛盾漸漸加大。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開始後,八旗集團的苦日子來到了。在太平軍的打擊下,旗人的生活漸漸落魄,太平軍最終斷掉了八旗賴以生存的命根子。

太平軍攻下南京後,繼續擴大兵力東征攻佔了江南大量的富庶之地。江南是全國經濟的中心,是八旗賴以生存的經濟命脈,攻佔了江南就等於割掉了八旗的命根子。太平軍極其仇視八旗,制定和頒佈了屠滿政策。太平軍在攻入江南的每一場戰役中,抓住滿清官員和八旗都全部殺掉。太平軍圍攻滿城時,從14歲至70歲的男女老幼皆屠戮殆盡,不留一個生口。

太平軍控制了京師的漕米供應,江浙一帶的漕米200多萬石,粒米都不得北上。在長年累月的戰爭中,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大量村子荒無人煙,大量田地無人耕種,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原本發達的江南手工業也難逃一劫,熟練工人在戰爭中被殺或被迫流亡他鄉。當年蘇杭一帶家家聞機聲、戶戶忙織布的情形蕩然無存。

太平天國後期,李秀成攻下上海、蘇州等地後,加大了對外貿易的力度。李秀成以上海爲商品集散地,徵集江南18省的茶葉、生絲和瓷器等物進行海外貿易。清軍攻佔上海後,同樣以上海爲主要的貿易集散地進行對外出口,上海逐漸成爲全國經濟的中心。在1865年時,上海的對外貿易貨值量佔據了全國的50%以上。上海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漸漸成爲中國最富饒的城市。

太平天國控制了江南,屠戮了江南的旗人,太平軍北伐時,又擊殺了不少旗人兵丁。但真正造成旗人生活落魄的,還是太平軍對江南經濟命脈的控制,對江南經濟體系造成的嚴重破壞。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清廷的漕運就斷絕了10餘年,大量旗人的糧食斷絕,河道也淤積乾涸。漕運被阻,清政府不得不花大力氣來疏浚河道。但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收效甚微。最爲要命的是,世界已經變了,漕運已經落伍了。

揭祕:八旗子弟是從什麼時候落魄的? 第3張

此時的中國已經被捲入國際貿易的潮流之中,中國被動地進入了近代化。漕運與海運的競爭日趨激烈,最終漕運敗陣。上海成爲了中國最大的商品和貿易的集散地,各省的貨物都是先到上海再轉運各地,各地出口的商品也是先由上海再轉到海外,國家經濟命脈已然趨於自由貿易,民間資本的力量越來越強大。1909年,清政府不得不廢除漕運制度,維繫八旗生命線的漕運被徹底堵塞了,沒有漕運源源不斷的輸血養活八旗子弟,八旗子弟的沒落已不可避免。

在太平天國的控制下,滿清內務府的恩賜越來越少,旗人的生活越來越困難。這些過慣了衣食無憂生活的貴族子弟,沒有一點謀生技能,爲了生存不得不幹一些爲人不齒的事情出來。據清人徐珂的《清稗類鈔》記載:“道、鹹以還,京師風氣日偷,宗室子弟往往遊博無度,資盡則輒往荒僻,擭農家乳孩以歸。次日,故張貼招領,託詞途中拾得者。至農家來贖時,則又多方勒索酬金,必取盈而後止。”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當英法聯軍進入圓明園時,聯軍見到圓明園中琳琅滿目的珍寶,起初還阻止流民竄入,防止盜搶。但是駐紮在海淀地區的旗人卻率先開搶,聯軍在此影響下搶劫了圓明園,最後放火燒燬了這座園林以毀滅證據。在燒燬圓明園的過程中,海淀區的旗人成爲了主力,爲聯軍提供了大量的引火材料並幫助聯軍點火。

從太平天國起義之日起,旗人的落魄生活開始了,走下坡路的大清無力保障旗人的錦衣玉食,旗人越來越反感大清的無能,在一些旗人的加速助推下,清朝漸漸走向滅亡。但大部分旗人已經無法從好日子中走出來,講究成了旗人維持臉面和血統尊貴的左右一塊遮羞布,有錢的人真講究,沒錢的人窮講究。

一羣渾渾噩噩的“貝勒爺”們,依舊沉迷在大清江山的美好回憶中,不願接受已經改變了現實。一些人坐吃山空之後,家破人亡,妻女淪落煙花巷;一些人則自食其力,重新過上了正常人的日子。

千古興亡多少事,太平天國佔據南方的14年,掐斷了八旗子弟的命根子,挖斷了八旗的鐵桿莊稼。這是一無心之舉加劇了清朝統治的衰朽,最後在辛亥革命的一聲炮響中,腐朽落後的清王朝轟然倒塌,成爲了一抔黃土。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