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孫子兵法作者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內容

孫子兵法作者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內容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是春秋末期吳國將軍孫武所撰寫的一部兵書。

  作者簡介

  孫武,字長卿,被後世譽爲“兵聖”,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乎滅亡楚國。《孫子兵法》全書共分十三篇,涉及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間這十三個軍事內容,主要論述了軍事學的主要問題,對當時的戰爭經驗進行了總結,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軍事命題,並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孫子兵法》在中國被奉爲兵家經典,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

孫子兵法作者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內容

  孫子兵法 (中國古典軍事文化著作)

  深入品評

  《孫子兵法》成書於春秋末期,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在中國軍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軍事思想對中國曆代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其已被譯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爲流傳,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

  《孫子兵法》全書共十三篇。《計》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並制訂作戰計劃。這是全書的綱領。《作戰》主要是廟算後的戰爭動員。《謀攻》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形》《勢》講決定戰爭勝負的兩種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勢”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虛實》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最後以多勝少。《軍爭》講的是如何“以迂爲直”“以患爲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九變》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行軍》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地形》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九地》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火攻》講的是以火助攻。《用間》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

孫子兵法作者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內容 第2張

  孫武 (中國春秋時期軍事家)

  《孫子兵法》關於戰爭的理論受到後世軍事家的稱讚,被廣泛地應用於戰爭實踐中,並且,其軍事理論也成爲後世軍事家和研究者的兵經要義,受到了廣泛地學習和研究。西漢時,經官方整理校訂,《孫子兵法》的篇名次序得以固定。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曹操有感於“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

  《孫子兵法》通篇博大精深,說理精微,邏輯嚴密,不獨是一部軍事理論著作,它在語言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在形式上,《孫子兵法》十三篇並列出現,各自獨立成章;在內容上,《計》篇雖爲首篇,卻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十三篇各自圍繞一個主旨進行論述,其結構形式靈活多樣。同時,《孫子兵法》中使用了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如排比、比喻、設問、反問、頂針、對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孫子兵法論點鮮明,說理機敏,文如流水、曉暢自如,使人讀來津津有味,興致盎然。此外,《孫子兵法》用詞極爲洗練,字如磯珠,詞約義豐而且氣勢恢宏,雍容大度。

  《孫子兵法》全書通貫了樸素唯物論和原始辯證法的思想,不僅客觀地揭示了戰爭與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關係,而且透徹地論述了指導戰爭的重要規律和原則,一直爲古今兵家名將所推崇,受到中外有識之士的稱讚。現在《孫子兵法》的基本原則與思想,還滲透到軍事以外的社會生活領域,在企業管理、商業競爭、體育競賽等許多活動中得到廣泛的重視和應用。

孫子兵法作者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內容 第3張

  孫子兵法名言名句(張硯鈞作品)

  《孫子兵法》既是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一部軍事經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輝的哲學著作,它是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貴的遺產。它在書中揭示的軍事規律、哲學思想以及管理知識,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世界意義日益顯著與廣泛,其文學價值也日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