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安史之亂哥舒瀚會全軍覆滅的真相是什麼?有何影響

安史之亂哥舒瀚會全軍覆滅的真相是什麼?有何影響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安史之亂爆發之初,大唐毫無準備,連失去洛陽、開封等重地,人心動搖。

然而,在一衆名將的努力下,大唐很快從混亂中恢復過來,並取得了主動。

此時,形勢對大唐十分有利。只要大唐堅守住潼關,將使安祿山集團陷入絕望之中。

然而,唐玄宗卻“神助攻”,強令哥舒翰出潼關作戰。

結果,哥舒瀚全軍覆滅,潼關失陷,唐玄宗只好放棄長安,開啓了悲催的逃亡。

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利的形勢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由於大唐毫無準備,安史叛軍風馳電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僅33天時間,即襲佔開封,氣勢如虹。

然而,在大唐衆多名將的努力下,大唐緩了過來。

高仙芝、封常清在交戰失利後,退守潼關,擊退了安史叛軍的先鋒,遏止了安史叛軍西進勢頭,使關中形勢暫時穩定了下來。

隨即,顏皋卿、顏真卿帶動河北軍民奮起反抗,聲勢浩大,而郭子儀、李光弼出井陘,與河北軍民一道,幾乎切斷了叛軍基地范陽與洛陽的聯繫。

同時,張巡挺身而出,堅守雍丘,阻止了叛軍向江淮發展,而魯炅堅守南陽,也阻止了叛軍向荊襄發展。

安史之亂哥舒瀚會全軍覆滅的真相是什麼?有何影響

此時的叛軍,“前阻潼關,後斷漁陽”,向南發展也受挫,陷入絕境。

安祿山斥責勸他起兵的謀士高尚、嚴莊:你們勸我造反,說事可萬全。現在我們數月不能進,北路已絕,唐軍四面合圍,而我只有洛陽、開封數州,萬全何在?

安祿山,意識到自己陷入絕境,大唐衆將軍自然也意識到了。

哥舒翰、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都上書,指出只要潼關守住,就能取得絕對主動。

然而,唐玄宗,已經聽不進去了。

失去理智的唐玄宗

此時的唐玄宗,已經失去了理智。

唐玄宗是極信賴安祿山的。

安祿山的造反,給了唐玄宗心理極大衝擊。

一方面,他對衆將也不再信任。

封常清、高仙芝,以新募的敗退之軍,退守潼關,據險守關,是形勢得以穩定的關鍵。

力不能支,退卻防禦,這是正常的軍事行爲,而據險穩固形勢,更是有功於國。

可是,唐玄宗居然聽信宦官邊令誠的讒言,以“以賊搖衆”、喪失律地的罪名,將兩位當時名望最高、戰功最多的頂級名將(當時高仙芝、封常清的名望、資歷在郭子儀等人之上)斬首了。

前線將士“大呼稱枉,其聲振地”,然而,已經失去理智的唐玄宗是不會去聽的。

因此,對於進退戰略,他自然也不會去聽取哥舒翰、李光弼們的建議了。

同唐玄宗的第二種情緒是:憤怒!

憤怒之下,唐玄宗有着速勝傾向。

叛亂爆發之初,唐玄宗就氣憤地要御駕親征。

其後,他給榮王李琬和高仙芝的任務是“統諸軍東征”。

在斬殺封常清、高仙芝,換哥舒翰上來後,他又屢屢催促哥舒翰出戰。

哥舒翰看出玄宗的速勝心理後,上書表示:“要在成功,何必務速”?反對“速勝論”。

安史之亂哥舒瀚會全軍覆滅的真相是什麼?有何影響 第2張

然而,唐玄宗不但聽不進去,還對哥舒翰起了不滿。

玄宗對哥舒瀚不滿。這事,哥舒翰自己也是有責任的。

“危險”的哥舒瀚

哥舒翰,很早就厭惡安祿山,也厭惡安祿山的親戚安思順。

安思順,時爲朔方節度使,也位高權重。不過,他與安祿山不是一夥的,甚至提醒過唐玄宗“安祿山必反”。

因此,安祿山造反後,安思順雖不再帶兵,但也沒有被問罪。

哥舒翰趁着手握重兵,開始公報私仇。

他令人僞造安思順與叛軍聯絡的書信,上書請誅了安思順。

這一下,楊國忠坐不住了。

楊國忠和哥舒翰關係也很不好。

你哥舒翰能收拾安思順,自然也能收拾楊國忠!

何況,當時,安祿山造反,打出的就是“清君側”(除掉楊國忠)的旗號。

因此,唐軍中有許多將領認爲:應該效法當年漢景帝殺晁錯的事情,把楊國忠也殺了。

王思禮等將領紛紛建議哥舒翰:留兵把手潼關,回軍誅殺楊國忠。

哥舒翰猶豫未決,而這些事情讓楊國忠知道了。

楊國忠遂向玄宗建議:大軍在潼關而沒有後應,很危險,應再組建一支軍隊。

哥舒翰見此,心中恐懼,認爲是楊國忠要對付自己的。

於是,哥舒翰設計殺掉了楊國忠新建軍隊的將領,吞併了其部隊。

哥舒翰的作爲,針對的是楊國忠。

而楊國忠背後,站的是唐玄宗呀!

真要效法漢景帝殺晁錯,也該是唐玄宗自己去處理。你哥舒翰手握重兵,不去進攻敵人,卻在這裏與楊國忠搞來搞去,早晚出事。

因此,讓哥舒翰率重兵長期駐紮潼關,唐玄宗是不放心的。

在唐玄宗看來,此時安史叛軍的威脅比哥舒翰要小得多。

被表面現象所忽悠

唐玄宗得到的消息是:安史叛軍兵力薄弱,在陝州“兵不滿四千,皆羸弱無備”。

安史之亂哥舒瀚會全軍覆滅的真相是什麼?有何影響 第3張

楊國忠極力建議唐玄宗令哥舒翰出征。

哥舒翰強烈反對:安祿山不是草包,他善於用兵。既然造反了,又怎麼可能無備呢?必然是要誘我出擊!我出擊,正好墮入其計中。現在我們只要固守住潼關就能穩操勝券,“請且待之”。

郭子儀、李光弼也表示:潼關的軍隊守住不出機會好了,等我們清理了敵人的河北老巢,敵人就完蛋了。

衆將之言,都是金玉之言。

然而,如前所說,此時的唐玄宗,已經失去了理智。

他爲安祿山的造反所震撼,不再完全相信衆將;他爲安祿山的造反所憤怒,急切要消滅敵人,忍不了!

其實,正如哥舒翰所說,安祿山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在陝州無備呢?安祿山是在實在沒辦法的時候纔會擺出這麼一個容易被識破的假象。

然而,此時的唐玄宗,只願意去看自己願意看到的,只願意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他已不能對眼前的敵人,乃至整場戰爭作出理性的判斷了。

何況,唐玄宗大概也想不到:代價會如此慘重。

出乎意料的代價

哥舒翰出戰的風險,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唐玄宗有理由認爲:就算安祿山是誘哥舒翰出潼關作戰,那又怎麼樣呢?

此時,哥舒翰手下有號稱20萬的兵馬。

而且,這些兵馬中,雖有一些新募之兵,但也有不少河西、隴右過來的精兵。

而安祿山呢?

安祿山叛亂後,新募了一些部隊。不過,其手下有經驗的部隊爲18萬。

安史之亂哥舒瀚會全軍覆滅的真相是什麼?有何影響 第4張

當時,安祿山爲打破困境,將重點放在恢復與范陽的聯繫,令史思明、蔡希德率領包括最精銳的“曵落河”在內的數萬精銳回救河北。此外,令狐潮率數萬軍圍攻雍丘,武令珣率數萬軍進攻南陽。

此時,即便安祿山真的是在誘敵,哥舒翰在力量上也是不處於劣勢的。

何況,即便作戰不利,難道幾十萬大軍會被一口吃下嗎?難道不能再退守潼關嗎?

這種情況下,哥舒翰強調安祿山誘敵,是說服不了唐玄宗的。

正如《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豪言:“縱有埋伏,我何懼哉”?

說出這樣話的人,一般都···

唐玄宗急求邊功,不斷加大安祿山等邊將權利,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

唐玄宗急於取勝,強令哥舒翰出戰,導致長安淪陷。

其自唐肅宗急於取勝,以“晨昏之戀”,拒絕李泌方略,急切反攻長安、洛陽,導致不能徹底肅清叛亂,安史治亂的殘餘在河北禍亂了大唐一世。

“要在成功,何必務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