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春秋》是如何命名的?記載了哪些內容?

《春秋》是如何命名的?記載了哪些內容?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8.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現存版本據傳由孔子所作。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開始到魯哀公結束,共254年的歷史事件,共三十五卷,一萬六千多字,也可以說是魯國的國史。

其實說他是一部史書有些失之偏頗,因爲在《春秋》中,作者雖然沒有大段論述對事件的看法,但微言大義,一字褒貶,將要表述的觀點巧妙隱藏在文字之中,暗含褒貶之意,這種手法相當厲害,被稱爲“春秋筆法”。

《春秋》是如何命名的?記載了哪些內容?

比如:“元年春,王正月”一句,爲什麼用“元”而不用“一”?這二字都代表一年開始的意思,似乎用一還流暢一些。但“元”字還有天地之初,形成之始的意思,代表天命,只有受天命才能成爲王,才能建國家,頒正朔。所以,這裏更多包含了合法性的問題。

再如:“鄭伯克段於鄢”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一個“克”字便將鄭莊公的老謀深算刻畫的淋漓盡致。共叔段雖然不義,但鄭莊公的陰險狡詐更爲人所不齒。直到兩千多年後的我們,對鄭莊公的小算盤也瞭然於胸。這就是《春秋》的作用,從亂臣賊子到國君都非常害怕。

所以,春秋除了是一部歷史著作外,也蘊含了作者深刻的政治思想。歷代大儒都非常重視,將他列爲經,而不是歷史的範疇。

《春秋》是如何命名的?記載了哪些內容? 第2張

那麼,此書爲何叫“春秋”不叫“冬夏”呢?歷史上有好多說法:

其一,古人對春耕、秋收特別重視,代表着一年能否有好的光景,春去秋來,一年中最重要的時節便過去,所以便稱一年爲一個春秋。但寒來暑往也是一年,叫冬夏也未嘗不可。

其二,《春秋》第一句總是“春王正月”,第一個字做春季解,由於此書爲編年體,便將春秋定位書名。

這兩種說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總有些牽強,沒有表現出《春秋》

《春秋》是如何命名的?記載了哪些內容? 第3張

一書的宗旨與本義,而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給出了比較有說服力的解釋:

我國古代天文學極其發達,早在5000多年前就對星象、月亮、太陽的變化有詳細的觀察,歸納形成非常準確的《陰陽曆》。西周時期,負責天文觀察的官員便會用圭、表測量日影,形成了二十四節氣,用來指導人民生產勞動。

一年四季,冬天冷,夏天熱,只有春秋兩季氣候宜人;冬天夜長晝短,夏天夜短晝長,只有春秋兩季晝夜長短相當。這是因爲太陽在春秋兩個季節接近於黃道中間,而在春分、秋分這兩個節氣正好走到黃道中間,晝夜長短恰好一樣。

《春秋》這部書就是要將一個君王,或者一個歷史事件,放在像春季與秋季這樣一個晝夜長短相當,天氣冷熱相宜的平衡狀態去衡量。就像天平一樣,稱一稱這個君王夠不夠分量,這個事情是否對得起老百姓。所以,此書叫做《春秋》。

大師見解,果然與衆不同,令人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