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狄仁傑公正清廉,百姓爲什麼要拆掉他的祠堂?

狄仁傑公正清廉,百姓爲什麼要拆掉他的祠堂?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狄仁傑公正清廉,百姓爲什麼要拆掉他的祠堂?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說起狄仁傑,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人眼中,狄仁傑跟包拯是一樣的存在,與外國的福爾摩斯和柯南也一樣,都是“神探”。他們都有着很強的思維邏輯,特別擅長於案件推理,無論多繁雜,多難搞定的案件,在他們手上都是小菜一碟。

但在真實的歷史中,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歷史上的狄仁傑並不是什麼神探,更加沒有像現在的影視劇或者是小說中寫的那樣傳奇。歷史上真正的狄仁傑,仕途之路可以說十分不順,他早年的時候從一個小小的汴州判佐做起,先後歷任過很多地方官。直到62歲的時候,才被武則天正式任命爲宰相。但是在爲相不足半年,他就被來俊臣誣告參與謀反而入獄,後來還是得力於大臣們的權力斡旋,才得以釋放。所以,這樣一個仕途坎坷的人,怎麼在我們眼裏就成了一個大神探了呢?

狄仁傑公正清廉,百姓爲什麼要拆掉他的祠堂?

實際上,之所以說狄仁傑是神探,並不是現在的影視劇對他的“包裝”,而是在歷史上確有其事。在儀鳳年間的時候,狄仁傑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內判決大量的積壓案件,總共涉及到一萬七千多人,卻無一人冤訴。我們先不說他具體的做法是怎樣的,也也考慮是不是真的是沒有一人冤訴,就說如此龐大的積壓案件,他都能處理掉,並且處理得還不錯。說他是神探,那有點誇張了,但是此人的辦案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們要注意的一點是,真正讓狄仁傑名留青史的,並不是這些,而是他對工作的認真態度,並且十分體恤百姓。這纔是他聲名遠揚的主要原因。

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首領孫萬榮起兵作亂,不久就攻陷了冀州,一時間河北震動。武則天爲了穩定天下局勢,便起用狄仁傑魏州刺史。因爲在當時,前一任的刺史爲了抵禦契丹軍隊,便將驅使百姓修繕城牆。但狄仁傑到任之後,就將此命令廢除了,並要求百姓們返回田地中耕作。

孫萬榮一聽是狄仁傑來了,不久之後,就退兵了。魏州百姓爲了感謝狄仁傑,於是便自發組織給他立碑頌德,還爲他立了一座生祠。魏州在狄仁傑的悉心治理下,魏州社會穩定,百姓豐衣足食,不但沒有了戰亂時期饑荒的出現,同時還能支持前線的戰爭,爲前線不斷送去糧草物資,所以百姓們都對他十分欽佩。一年之後,狄仁傑就被調任幽州當都督。

但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人,在死後,生祠卻被百姓給拆掉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狄仁傑公正清廉,百姓爲什麼要拆掉他的祠堂? 第2張

這還得從他的三個兒子說起;

我們知道,狄仁傑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狄光嗣,次子狄光遠,小兒子狄景暉。前兩個兒子很有出息,官當得很好。但是小兒子而不然。狄仁傑的小兒子狄景暉早年在父親的廕庇之下,出任司府丞一職,主要工作是協助司府卿掌管全國的賦稅錢糧。但是這個狄景暉卻不像兩個哥哥一樣,安分守己,勤勤懇懇,而是一味的胡作非爲,最終導致了自己老父親的祠堂被拆,也糟蹋了狄仁傑的一世英名。這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在狄仁傑調離爲周之後,這個狄景暉便來到了魏州。當地的百姓一聽他是狄大人的兒子,於是便欣喜若狂,畢竟虎父無犬子嘛,他的到來必定也會給該地帶來福祉的。但事實恰好相反,狄景暉來到這裏擔任魏州司功參軍,主要負責當地官員的考覈和選舉。這本來就是爲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職位,但是狄景暉卻利用職權便利橫徵暴斂,爲自己謀取私利。根據《舊唐書》記載:

狄景暉“頗貪暴,爲人所惡,民苦之”。

後來,百姓終於不堪忍受狄景暉的殘暴欺壓,便將他的暴行上報給官府。狄仁傑在知曉內情之後,非常氣憤,於是便削奪了官職,讓他回老家反省。但是不久之後,狄仁傑還是把他放回來了。

但是狄景暉卻是死性不改,依然是貪婪殘暴。這個時候,魏州的老百姓已經忍受不住了,怒火已經燃上心頭,他們隨即便搗毀了狄仁傑的祠堂。根據《舊唐書》記載:

“乃毀仁杰之祠,遂毀其像焉”。

狄景暉可以說真是“坑爹”呀!直到開元年間的時候,魏州官員纔將狄仁傑的祠堂重新修繕。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