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裕霸氣北伐滅掉後秦,爲什麼會失去長安呢?

劉裕霸氣北伐滅掉後秦,爲什麼會失去長安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劉裕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公元1205年,66歲的辛棄疾來到京口(今鎮江),登上北固亭,回憶着北伐中原的往事,希望自己能繼續馳騁沙場,收復失地,於是寫下了這首熱血與悲涼並存的詞。

辛棄疾在詞中提到的孫仲謀(即吳大帝孫權)、寄奴(即宋武帝劉裕)、元嘉(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佛狸(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和年號。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南方政權爲擴張疆土,或收復失地,不斷北伐中原,卻鮮有成功者,其中,只有劉裕的北伐最爲成功。

東晉末年,劉裕曾發動過兩次北伐,前一次滅掉南燕,後一次滅掉後秦。劉裕滅南燕是直接從建康(今南京)北上,奪取山東;滅後秦則是先從建康北上,奪取河南,再從河南西進,奪取關中。而且,當時的河南是東晉和北魏、後秦的交界處,劉裕稍有不慎,就會把北魏捲入戰爭中。故而,劉裕北伐後秦實爲他兩次北伐中最困難的一次,但劉裕發揮自己出衆的政治、軍事和外交才能,最終取得了成功,成了辛棄疾仰慕的英雄。

劉裕霸氣北伐滅掉後秦,爲什麼會失去長安呢?

時機來臨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場戰役像淝水之戰這樣敗得如此有戲劇性,產生的影響又如此深遠。看似強大的前秦在淝水之戰後迅速分崩離析,中國北方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潭中。而看似弱小的東晉在淝水之戰後迅速收復失地,把國境線推進至黃河,使都城建康徹底擺脫了強敵的威脅。東晉沒有了強敵的威脅,皇室和士族的鬥爭很快激化,於是,中國南方也陷入戰爭的泥潭中。

東晉名將謝玄創立的北府兵在淝水之戰中和隨後的北伐中發揮重大作用,在東晉的內戰中也發揮了重大作用,可以說,北府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歷史的走向。399年,已經34歲的劉裕加入北府兵,先後成爲北府兵元老孫無終和劉牢之的部將(孫無終和劉牢之都是謝玄最早招入幕府的將領,隨着東晉內爭的加劇,北府兵成爲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此時的劉牢之已背叛士族王恭,投靠皇族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

399年11月,孫恩利用道教在會稽發動叛亂,劉裕跟隨劉牢之平叛,劉裕雖然是初陣,但他勇猛無畏,手執長刀,在敵軍中入無人之境,由此一戰成名。此後,劉裕在會稽、建康屢敗孫恩,迅速成爲劉牢之的麾下干將。

402年,劉牢之背叛皇族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又投靠士族桓玄(桓溫的兒子),桓玄殺死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剝奪劉牢之的兵權,從此掌握東晉的大權。403年,桓玄廢黜晉安帝司馬德宗,自立爲帝,改國號爲楚。而劉裕不願服從桓玄的統治,遂聯合何無忌、劉毅、諸葛長民、檀道濟等在第二年發動起義,推翻桓玄的統治,收復建康。405年,劉裕消滅桓玄的殘餘勢力後,把晉安帝從江陵迎回建康,從此成爲東晉的再造功臣。

寒門出身的劉裕秉政後,不若王導、謝安等士族那樣求穩求安逸,他野心勃勃,對權力的慾望無止境,他容不得別人和他分享權力,也容不得別人冒犯他的權威。劉裕就像一頭餓狼那樣,時刻能敏捷地抓住機會對敵人出擊,以加強自己的權威。409年,南燕慕容超爲補充宮中的樂工而進攻東晉,掠奪數千男女而去,劉裕當即迴應慕容超,率軍北伐南燕。第二年,劉裕指揮晉軍攻佔南燕的都城廣固,俘虜慕容超,收復山東。慕容超爲享樂,不僅付出了亡國的代價,其家族成員也在建康全部被殺,又付出了滅種的代價。

其後,劉裕平定盧循(孫恩的妹夫)、司馬休之、魯宗之的叛亂,除掉政敵劉毅和諸葛長民,消滅譙縱在四川的割據政權,把東晉打造成了一個沒有內亂、政令統一的強國。當劉裕清除東晉國內的所有威脅後,他又把目光轉向了後秦。

後秦是淝水之戰後,羌人姚萇在384年趁亂建立的政權,姚萇、姚興父子和周邊政權苦戰數十年,最終佔據關中和河南,成爲對東晉威脅較大的政權。415,司馬休之和魯宗之叛亂失敗後,結伴投靠後秦,姚興不僅全部收留,還在次年派魯宗之的兒子魯軌進攻東晉。顯然,姚興是在像慕容超那樣挑釁劉裕,劉裕自然不會忍讓,但後秦比南燕強大,劉裕並沒有立即出手,而是靜靜等待着時機的到來。

很快,劉裕想要的機會來了。416年1月,姚興病重,其子姚愔發動兵變,企圖奪取帝位。姚興拖着病身,利用自己的權威平定叛亂後,安排叔叔姚紹輔佐太子姚泓即位,然後懷着巨大的悲痛離開了人世。姚泓一即位就殺死弟弟姚愔,又對另一個弟弟姚恢產生懷疑,這就爲姚恢的叛亂埋下了伏筆。

後秦內亂的情報傳到建康後,劉裕毫不遲疑,在次月便開啓了期盼已久的北伐行動。

劉裕霸氣北伐滅掉後秦,爲什麼會失去長安呢? 第2張

劉裕北伐前的北方形勢

收復河南

416年8月,劉裕經過長達半年的精心準備後,正式開始北伐後秦。劉裕安排智囊劉穆之留守建康,自己率領晉軍主力駐兵彭城,派遣諸將分兵五路而進:

第一路爲陸軍,由王鎮惡、檀道濟率領,朝洛陽方向進攻——此爲晉軍的西路,以收復河南爲主要目標;

第二路爲陸軍,由朱超石、胡藩率領,朝陽城方向進攻——此爲晉軍西路的右翼,以牽制後秦在河南的兵力;

第三路爲陸軍,由沈田子、傅弘之率領,朝武關方向進攻——此爲晉軍西路的左翼,以牽制後秦在關中的兵力;

第四路爲水軍,由沈林子、劉遵考率領,朝石門方向進攻——此爲晉軍的中路,負責挖通從汴水到黃河的航道,保證前線糧道的通常。

第五路爲水軍,由王仲德率領,從鉅野澤出兵——此爲晉軍的東路,負責挖通從泗水到黃河的航道,保證後方糧道的通暢。

劉裕對擔任先鋒將的王鎮惡收復河南給予了厚望。王鎮惡是前秦宰相王猛的孫子,前秦滅亡後,王鎮惡跟隨叔叔王曜歸降東晉。王鎮惡雖不善騎射,卻擅長謀略,劉裕北伐南燕時,王鎮惡受到劉裕的賞識,從此成爲劉裕的部將。412年,劉裕派王鎮惡率水軍偷襲荊州刺史劉毅,王鎮惡巧使計謀,迷惑劉毅,從而一舉擊敗劉毅,攻佔江陵。

王鎮惡臨行前,劉穆之特意囑咐前鋒將王鎮惡說:‘“公(指劉裕)愍此遺黎,志蕩逋逆。昔晉文王委伐蜀於鄧艾,今亦委卿以關中,想勉建大功,勿孤此授。”王鎮惡信心十足,應道:“不克咸陽,誓不復濟江而還也!”王鎮惡和檀道濟進入後秦國境後,一路勢如破竹,兩個月內相繼攻克項城、許昌、滎陽等地。10月,王鎮惡和檀道濟在柏谷塢擊敗鎮守洛陽的後秦將領姚洸的軍隊,乘勝進逼洛陽,姚洸不戰而降東晉,東晉遂收復河南。

其他幾路晉軍配合王鎮惡和檀道濟的行動,亦同時進兵。由於汴水上游的石門水口已經湮塞多年,水量無法保障航行,沈林子、劉遵考只得放棄乘船,改爲從陸路進軍。沈林子、劉遵考攻克倉垣後,乘勝佔領石門,此後,兩人開始分頭行動,前者繼續沿陸路進兵洛陽,後者留在石門開通河道。

王仲德抵達鉅野澤後,留下部將竺靈秀等開通河道,自己沿黃河南岸進兵,進逼北魏佔領的滑臺,滑臺守將尉建不敢迎戰晉軍,倉皇放棄城池,渡河逃回北魏,王仲德遂不戰而得滑臺。北魏聞訊,立即對東晉出兵,王仲德派人向北魏解釋道:“劉太尉(劉裕)只是想向你國借道,收復洛陽,並無意對你國開戰,但是你國的守將自己放棄城池逃亡,這與我國無關。我軍借空城休息兵馬後,便繼續西進,你們大可放心!”

此時的北魏皇帝是明元帝拓跋嗣,他的皇后是姚興的女兒,即姚泓是拓拔嗣的小舅子。眼見小舅子有難,拓跋嗣以國家利益爲重,選擇了冷眼旁觀,當他確認東晉對北魏沒有企圖後,便沒有計較滑臺的丟失,和東晉重歸於好。

洛陽成功收復後,劉裕從彭城派人回到建康,諷朝廷求九錫——用戰功提升政治地位,並最終取代晉朝皇帝,這是司馬昭的套路,劉裕亦用之,可謂是“劉裕之心,路人皆知”。12月,朝廷封劉裕爲宋公,加九錫,劉裕謙虛地推辭了——有野心可以,但是不能赤裸裸,這便是中國古代政治的潛規則。

劉裕雖然推辭了,但是他的目的達到了,既然河南已經收復,下一個目標便是關中。冬季來臨後,劉遵考和王仲德開通航道的困難加大,致使兩地的工程遲遲未能完成,陷入曠日持久的狀態,劉裕雖倍感焦急,卻十分無奈。

收復關中

416年12月,後秦再次爆發內亂。姚泓的弟弟姚懿忽然在蒲阪發動叛亂,自立爲帝。姚泓當即派姚紹鎮壓叛亂,姚懿的叛亂不得人心,姚紹很快便攻克蒲阪,平定了叛亂。轉過年來,姚泓的弟弟姚恢也在關中發動叛變,並向長安發起進攻,姚紹聞訊,慌忙從蒲阪回師關中,防守潼關的姚贊亦率軍回援,姚恢寡不敵衆,遂被姚紹和姚贊擊敗,並被殺死。

內亂從來沒有贏家,姚恢的叛亂造成後秦在蒲阪和潼關的防備鬆弛,這讓身處前線的東晉將領王鎮惡、沈林子等看到了如收復洛陽那樣,輕鬆收復長安的希望。有道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王鎮惡、沈林子等諸將等不及和劉裕會合,便搶先西進,對後秦發起了進攻。

王鎮惡、沈林子等攻佔澠池後,分兵兩路,前者直接進攻潼關,後者渡河進攻蒲阪,以繞過潼關,從側翼進攻關中。此時,王仲德終於搶在劉遵考前面開通了從泗水到黃河的航道,劉裕得以從彭城沿泗水北上,開赴洛陽——這條航道離洛陽最遠,又可能會受到北魏的騷擾,但劉裕也等不及了。

王鎮惡、沈林子等沒有料到剛經歷內亂的後秦軍依然有着頑強的鬥志。後秦反應迅速,很快又派姚紹等救援潼關和蒲阪,蒲阪城堅兵多,沈林子等苦戰兩個月,最終未能攻破蒲阪,於是只得在617年3月回師潼關,幫助王鎮惡等。姚紹是後秦諸將中難得的將才,他在潼關戰敗後退守定城,佔據險要的地形和晉軍展開鏖戰,令王鎮惡等頓兵不前,計劃受阻。

打仗不僅要靠將軍,更要靠糧食。王鎮惡等和姚紹展開持久戰後,隨軍帶來的糧食很快告急,軍心動搖,王鎮惡無奈,只好向劉裕求援。劉裕本來的計劃是讓王鎮惡等在洛陽等待自己,然後一起進攻關中,而今,王鎮惡擅自行動打亂了他的計劃,劉裕見到王鎮惡派來的使者後,氣不打一處來,坐在船上指着黃河北岸的北魏軍隊說:“我語令勿進,今輕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軍!”劉裕的意思很明白,你們自己惹麻煩,別讓我擦屁股,我自己還忙不過來呢!軍糧的問題,你們自己看着辦!王鎮惡等見劉裕不悅,只好自己想辦法籌集糧食,暫時緩解了危機。

王鎮惡等擅自進攻關中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不僅激發了後秦將士保家衛國的鬥志——關中是後秦起家的地方,說什麼也不能丟失。同時也讓北魏明元帝意識到了脣亡齒寒的問題——東晉去年只說要收復洛陽,今年便要消滅後秦,後秦滅亡後,北魏會不會是東晉的下一個目標呢?於是,北魏明元帝改變中立的態度,派娥清、阿薄幹率領十萬大軍屯兵黃河北岸,牽制劉裕率領的晉軍主力。

劉裕爲擺脫北魏大軍的威脅,在4月派2700個步兵和100輛戰車在黃河北岸擺下卻月陣,以戰車爲屏障,強弩爲武器,向北魏軍發起了挑戰。北魏全軍出動,四面圍攻卻月陣,晉軍陣中的朱超石見普通弩箭不能擊退北魏軍,便把1000多張槊改造成大型弩箭。改造後的弩箭威力巨大,一箭便能洞穿三四人,北魏軍深受震撼,抵抗不住,被迫撤軍,晉軍乘勝追擊,當場斬殺阿薄幹。北魏明元帝受此挫折後,見識到了晉軍的實力,從此不再幹涉劉裕,劉裕遂能順利抵達洛陽。

劉裕抵達洛陽後,身在前線的東晉主將備受鼓舞,愈戰愈勇。姚紹屢次被王鎮惡、沈林子等擊敗,最終發病嘔血而亡,姚贊於是代替姚紹指揮後秦軍繼續阻擋晉軍晉兵。8月,劉裕抵達潼關,開始親自指揮晉軍和後秦軍作戰。劉裕派朱超石進攻蒲阪,蒲阪守軍勇猛反擊,大敗晉軍,於是,晉軍後路出現了有可能被後秦軍切斷的危險。姚贊見晉軍勢大,索性放棄定城,退守鄭城,繼續憑藉堅城阻擋劉裕前進。一時間,晉軍主力和後秦軍陷入了僵局。

這時,沈田子、傅弘之歷經一年的苦戰後,終於攻破武關,進入關中,在嶢柳大敗姚泓親自率領的後秦軍,逼近了長安。身在東線戰場的王鎮惡聽到消息後,不甘人後,於是向劉裕提出了一個大膽而冒險的計劃——自己率領水軍沿渭河西進,襲擊長安。劉裕同意王鎮惡的計劃後,王鎮惡把士兵都藏在小船中,以迷惑沿岸的後秦軍,後秦軍皆爲北方人,不習水性,以爲這些小船都是晉軍丟棄的舊船,便沒有在意。於是,王鎮惡率領水軍安全無恙地抵達渭橋,成功襲敗後秦軍,乘勝攻進長安,姚泓順勢投降了王鎮惡。姚泓投降後,還在抵抗晉軍的後秦將士全部投降。

劉裕霸氣北伐滅掉後秦,爲什麼會失去長安呢? 第3張

9月,劉裕進入長安,後秦宣告滅亡。劉裕對敵人從來不會留情,姚泓的下場是被送到建康斬首,其全族遭到屠殺,落得個和慕容超一樣的下場。

復失關中

正當劉裕考慮把東晉的都城從建康遷回洛陽,使東晉的發展重心向中原轉移時,建康傳來了劉穆之病死的消息,劉裕怕政敵趁機奪權,遂在11月倉促回師建康,留下王修、王鎮惡、沈田子、毛德祖、傅弘之等輔佐年僅12歲的次子劉義真鎮守長安。

劉義真沒有任何才能,而諸將驕橫跋扈,爲爭奪權力發生矛盾,418年,赫連勃勃派夏軍進攻關中,諸將不能團結一心,共抗敵軍,反而自相殘殺起來,沈田子先殺掉王鎮惡,劉義真又殺掉沈田子,其後,傅弘之暫時擊退夏軍,關中轉危爲安。幾個月後,劉義真聽信讒言,冤殺王修,諸將由此人心渙散,再無鬥志,赫連勃勃趁機再次進攻關中,大敗晉軍,攻佔關中。晉軍在這次戰鬥中損失慘重,衆多精兵悍將皆喪命疆場,劉義真死裏逃生,僥倖逃回建康,和父親劉裕重新相聚。

此時的劉裕已經接受宋公的封號,並加九錫,朝取代晉朝邁出了重要的一步。418年12月,劉裕殺死晉安帝司馬德宗,另立司馬德宗的弟弟司馬德文爲皇帝,司馬德文是爲晉恭帝。419年,晉恭帝又晉封劉裕爲宋王,一年後,宋王劉裕稱帝,建立宋朝,中國歷史從此進入南北朝時代。

劉裕的軍事才能在東晉100多年的歷史中難有匹敵者,他北伐南燕和後秦,成功收復山東、河南和關中,其使用的戰術和策略可圈可點,取得的成果遠超桓溫北伐前秦和前燕,也遠超謝玄和劉牢之在淝水之戰後的北伐。但是,劉裕的北伐犯了和東晉士族一樣的錯誤,那就是,這些北伐的目的並不是真心爲了幫東晉收復失地,而是爲了加強自己在朝中的權威,以達到獨攬大權的目的。因爲這種私心,東晉的北伐受到各種因素的困擾,總是很難善始善終,桓溫最後敗了,謝玄最後敗了,劉裕最後也敗了,只是敗得不那麼完全而已。

建立在東晉軀殼上的宋朝即將在中原未能完全收復的情況下面對新的敵人,這便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的歷史背景,那麼,這段歷史又有着什麼樣的故事呢?敬請下期精彩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