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馬嵬坡兵變之後,爲何唐玄宗不能再控制局面?

馬嵬坡兵變之後,爲何唐玄宗不能再控制局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4.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馬嵬坡兵變之後,爲何唐玄宗不能再控制局面?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史之亂以後,唐玄宗逃出長安,此後發生了兩件事:一是楊貴妃被殺;二是太子李亨和自己分道揚鑣,隨即稱帝。這是安史之亂的一個分界點,唐玄宗繼續逃亡四川,而李亨繼續號召天下勤王平叛,大體上穩住了局面,沒有讓局勢進一步惡化。

因爲當時唐玄宗是非常昏庸的,安祿山造反了,他不相信。後來明確安祿山造反以後,又接連做出錯誤的決策,導致唐軍方面不斷失利,最後自己直接逃出長安城,讓形勢變得更加混亂,他當時逃亡的目的地就是四川,諸葛亮口中的益州,防守是非常有利的。

馬嵬坡兵變之後,爲何唐玄宗不能再控制局面?

但是唐玄宗卻把後面廣大的地盤棄之不顧,可以說是十分昏庸的選擇。

馬嵬驛兵變之前,唐玄宗因爲老糊塗,連續做出了五個錯誤決定:重用楊國忠;無腦信任安祿山;冤殺封常清和高仙芝;逼迫哥舒翰出關迎戰;不戰而逃,主動放棄長安;這一年之內的五個錯誤決定,對玄宗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大到了滿朝文武對唐玄宗是否該繼續坐皇位,產生了質疑!

當時的太子李亨雖然碌碌無爲,但由於他只是太子,被玄宗壓制着,因此沒人把玄宗的一系列失誤怪罪在他的頭上。並且很多人還對李亨產生了幻想,認爲只要他登基,就能逆轉當時的危局。於是乎,當玄宗逃到馬嵬驛時,一些將領就策劃了馬嵬驛之變,幹掉了對玄宗最忠心的楊國忠,並且還逼玄宗勒死了楊貴妃。

此事件導致玄宗的威望大跌。李亨的威望則大漲,具備了取玄宗而代之的前提條件。馬嵬驛兵變後,唐玄宗繼續南逃劍南——這是一個對玄宗本人非常有利,但對大唐江山非常不利的選擇。

馬嵬坡兵變之後,爲何唐玄宗不能再控制局面? 第2張

這話應該怎麼理解呢?

唐玄宗因爲不信任河西藩鎮,又不敢回長安跟安祿山決戰。因此,他只敢逃到相對對他忠心的劍南。所以說,這是一個對玄宗個人最有利的選擇。但是,由於劍南遠離關中戰場,並且也遠離唐軍雲集的河西、隴右、朔方三鎮,不便於指揮唐軍對叛軍實行反攻。所以說,這是一個對大唐江山非常不利的選擇。

試想一下,唐玄宗本來就是人心近失,他在危急關頭又只顧自己,南逃劍南,置大唐江山不顧。大夥對他更是不滿!此時的太子李亨如果還跟着唐玄宗一起南逃劍南,大夥對他會怎麼看?所以,李亨一定要跟唐玄宗分道揚鑣,這是他招攬人心一定要做的。如若不然,熬不死自己老爹,當不了皇帝都是次要的。就怕原本忠於李唐的河西三鎮將領也要反叛。屆時他會死無葬身之地!

李亨跟玄宗分道揚鑣後,他當時有上中下三個方案可選。

馬嵬坡兵變之後,爲何唐玄宗不能再控制局面? 第3張

上策——就是留在關中,趕緊返回長安城。當時叛軍還留在潼關,並沒有殺入關中。李亨如果回去,人心必然大漲。

中策——就是前往靈武(現在的寧夏),聚攏當地忠於李唐的唐軍。

下策——就是前往隴右(現在的青海),聚攏當地忠於李唐的唐軍。

哪種選擇好呢?在唐玄宗棄守長安城前,堅守長安城是最優的選擇,但是此時,堅守長安城不再是最優的選擇了。畢竟唐玄宗挖的坑太大了。李亨去長安,危險係數太大。而選下策,也就是去隴右,又沒有必要。畢竟叛軍離得還遠,犯不着退到那麼西的地方謀求發展。

於是,李亨就選擇了離長安相對最近,並且對他還算忠誠的朔方鎮爲自己的立腳點。李亨北上靈武后,追隨唐玄宗的人,情緒變得更不穩定了。在這種背景下,難免會私下發表各種大逆不道的言論。總而言之,就是說了一通皇帝老年癡呆成這副德性,我們還應該繼續追隨的話嗎?

馬嵬坡兵變之後,爲何唐玄宗不能再控制局面? 第4張

面對人心盡失,就連跟着自己,最忠心的人也開始人心浮動時,當時的唐玄宗總算是恢復了正常的智商。他首先批評自己,對大家做了一番檢討,說一切都是他的錯,以致使大家跟他一起背井離鄉跑路。然後,玄宗開誠佈公的說,你們不願意跟我繼續走,我也不怪你們,現在你們就可以拿一筆路費,選擇一個自己認爲的好去處。

比如追隨太子,由於玄宗這麼一番動人的演說,大家都被感動了,所以沒人拋棄玄宗,而是繼續跟着玄宗跑到了劍南。到了成都後,玄宗繼續保持清醒頭腦,他沒有追究李亨擅自北上靈武的行爲,在事後追認這種行爲的合法性。

然後,玄宗開始佈局。他首先以皇帝的名義冊封李亨坐鎮朔方,指揮河西三鎮和淪陷區的抵抗工作。緊接着,玄宗又冊封永王、盛王、豐王,讓他們分別坐鎮江陵、廣陵、武威,負責長江中下游和西北的軍事。等於是讓自己的四個兒子分別統兵,相互牽制。緩解李亨漸漸架空自己的趨勢,漸漸奪回主動權。

馬嵬坡兵變之後,爲何唐玄宗不能再控制局面? 第5張

只不過,玄宗的這種努力終於失敗了。因爲隨後不久,李亨就在西北稱帝了,他就是歷史上的唐肅宗。而李亨稱帝后,河西三鎮立即擁護他,這意味着李亨握住了強大的槍桿子,掌握了主動權。河西三鎮官員擁護李亨,是因爲玄宗當時在劍南,他們繼續擁護玄宗,拒絕站在李亨一邊,難免會被當作“叛軍”處理掉。

並且跟着李亨也更有前途。玄宗在劍南,顯然劍南的官員纔是最吃香。他們與其當“後孃養的”,還不如找個親孃,當親兒子。總的說,馬嵬驛兵變後,玄宗人心近失,李亨再跟着玄宗,已經沒有必要了。

而唐軍當時雖然死傷很慘,但籌碼仍然很多,河西三鎮仍然忠於李唐皇室。李亨此時與玄宗分道揚鑣,一方面他可以收買人心,取玄宗而代之;另一方面他可以聚攏勢力,發動對安祿山的反攻,重振李唐江山。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