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最初的“衣冠禽獸”竟然是個褒義詞,是什麼時候變成貶義詞的?

最初的“衣冠禽獸”竟然是個褒義詞,是什麼時候變成貶義詞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衣冠禽獸一詞在辭海和成語詞典等很多工具書中幾乎都被解釋爲貶義。比如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辭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釋爲:衣冠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

謂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爲卻如禽獸。出自明·陳汝元《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人,說他們徒有人的外表,行爲卻如同禽獸。

在明清兩朝:文官衣補飾禽,武職飾獸。是爲“衣冠禽獸”,本意指官員,但是因爲明末時期宦官當政,官員的作爲着實讓人失望,所以“衣冠禽獸”漸漸變爲貶義。

“衣冠禽獸”。殊不知,這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在誕生之初,卻是個萬衆仰慕、光彩照人的“體面”詞兒。­

最初的“衣冠禽獸”竟然是個褒義詞,是什麼時候變成貶義詞的?

按照朝廷官制,根據品級不同,彼此“工裝”的顏色和圖案各不相同。單說裝飾圖案吧,不外乎“飛禽”、“走獸”。這種嚴格的等級制度,從明朝就已經開始了。

據明、清兩代正史中的《輿服志》記載,文官繡“禽”,武官繡“獸”,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衣冠”上的“禽獸”自然和文武官員的品級一一對應。

到了明朝中晚期,社會的語言環境發生了變化。烏煙瘴氣的宦官政治,徹底顛覆了“文死諫,武死戰”的從政理念。

無論是京官還是外臣,都人人自危、明哲保身。很多官員甚至幹起了魚肉百姓、爲虎作倀的勾當。文武官員的名聲越來越臭,曾廣受推崇的“衣冠禽獸”,漸漸墮落爲“披着人皮的狼”。­

其實,明朝以前,原本有個成語,指斥那些道德淪喪、行爲卑劣的“僞君子”,叫做“衣冠梟獍”(出自【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蘇楷爲衣冠梟獍。”)。

“梟”,是一種窮兇極惡的鳥兒,傳說它爲了存活,不擇手段,不惜吞吃母親。“獍”,傳說它飢不擇食,殺氣騰騰,居然咬死自己的父親。”

明朝之前“衣冠梟獍”所處的位置,就像現在的“衣冠禽獸”。“衣冠禽獸”徹底掉價,恐怕也是明末清初的“語言發酵”。漢語,在特殊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環境下,催生出了新詞彙、新詞意。­

明末文人陳汝元寫《金蓮記·構釁》時說:“妝成道學規模,飛語傷人……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竊賊)。”

清朝小說家李汝珍也在《鏡花緣》裏寫道:“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顯然,這時的“衣冠禽獸”,已經淪爲風度翩翩的活畜生了。 ­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