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的才能和孫策相比如何呢?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的才能和孫策相比如何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權有個讓他覺得非常恥辱的外號“孫十萬"這個外號來源於一場大戰,那場大戰成就了一個人的威名,卻成爲孫權的恥辱,這場大戰就是逍遙津之戰,張遼以800精銳大破統兵10萬的孫權,張遼的張八百和孫權的孫十萬外號就是這麼來的。這場大戰也集中體現了孫權的軍事指揮能力真的不行。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的才能和孫策相比如何呢?

說到孫權的軍事能力,和曹操不能比,比劉備也差很多,他的哥哥孫策倒是把他看得很準,臨終前就說“若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一句話就是說”打仗你不行,內政和外交我不如你“,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我們看看東吳在孫策之後的幾次戰役來分析看看孫權的軍事能力到底如何。

赤壁之戰。這是孫權接掌江東後的第一次生死攸關的大戰,一方面他剛掌權軍中事務沒那麼熟悉,另外一方面孫策也說過”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所以孫權把一切指揮權都交給了周瑜,自己只負責後勤沒有干涉軍務。在周瑜和江東衆將的努力下,東吳打了個大勝仗,把曹操趕回了北方。這場大戰有孫權的功勞,但是軍事指揮上的功勞和他沒什麼關係。

合肥之戰。這是赤壁之戰後孫權親自指揮的一場大戰,東吳這方有孫權,魯肅,程普,太史慈,陸遜,董襲等人,周瑜因爲攻打南郡受了箭傷沒來,甘寧和淩統駐守地方也沒來。那時周瑜還在,魯肅還不是大都督,所以戰役的實際指揮者是孫權本人;曹操一方是駐守合肥的三員大將張遼,李典和樂進。因爲孫權的輕敵被張遼三人一陣衝殺,東吳大敗隨後在攻城的時候江東頭號大將太史慈也死於張遼軍的亂箭之下。孫權長史張紘事後就批評他“主公持盛壯之氣,輕視大敵,三軍之衆,莫不寒心……上場殺敵,是偏將之責,非主公所宜也。主公應保全自身,發放號令,懷王霸之計。”孫權態度很好““是孤之過錯,從今當改之。”(當然他後面也沒改)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的才能和孫策相比如何呢? 第2張

逍遙津之戰。這時周瑜已經死了,接任大都督的是魯肅,不過魯肅忙於和劉備談判荊州的事情也沒來,不僅魯肅沒來,副都督程普沒來,老將韓當和黃蓋也沒來,其他甘寧,淩統,潘璋,呂蒙,陳武等都來了,曹操一方還是張遼,李典和樂進(因爲曹操在漢中趕不過來,孫權也是趁這機會準備拿下合肥的)。我們知道東吳的大將當初投奔孫策和孫權時都是帶了自己的部曲來的,一定程度上說這些部曲是自己的私兵,如果沒有一個軍事才能出衆能震住他們的人居中調解,在戰場上就會各自爲戰,在敵人的衝殺下很容易就是一盤散沙,赤壁之戰那是因爲有周瑜在,這一次,大都督魯肅沒來,副都督程普也沒來,所以指揮戰鬥的還是孫權本人。

結果這一次,孫權輕敵老毛病又犯了,覺得自己10萬大軍對張遼七千守軍那是穩打穩的,所以可能大軍駐紮下來防護舉措都沒認真安排,也想不到張遼居然會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率軍襲營,所以張遼800人一衝殺進來都沒遇到什麼阻擋就殺到了孫權的中軍,慌亂之下孫權逃到了土山上還居然被800人圍住了,這還不算,最後張遼還在孫權的眼皮底下率衆突圍而去。後來撤軍的時候孫權不知道又犯了什麼毛病,大軍都已經過河了,他還在後面遠離大軍,張遼看到機會來了就衝出城來準備活捉孫權,要不是淩統等人拼死抵抗孫權真有可能就交代在逍遙津了。

夷陵之戰。這次孫權終於學乖了,軍事上全部交給了大都督陸遜,結果陸遜指揮得當,一把大火火燒連營,把劉備的家底燒了個精光,損兵折將無數,劉備自己也逃回了白帝城。

總的來看,四次大戰,兩次孫權沒幹涉指揮的取得了大勝,兩次孫權親自指揮的都是大敗,從中可以看出,孫權的軍事能力確實是不行,比他哥哥孫策差遠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