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赫赫威名,孫權真的這麼厲害嗎?

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赫赫威名,孫權真的這麼厲害嗎?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對孫權的評價很高,那麼孫權真的有那麼厲害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詞中,有這樣的兩句名詩:“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而這句“生子當如孫仲謀”更早地出現在三國時期。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領大軍進攻東吳,在濡須口,兩軍對壘之時,曹操遠遠地看到孫權治下的吳軍整齊嚴肅,不禁脫口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赫赫威名,孫權真的這麼厲害嗎?

原來,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有“擁劉反曹”的思想, 因而在小說裏描寫的中心一直是魏蜀爭霸,而東吳基本上被放在了陪襯的地位,所以,作爲東吳之主的孫權,也相應地沒有太多表演的機會。

當初,打下江東基業的孫策在遭到仇人暗殺後,臨死前把江東的大權交給弟弟孫權,並且留言: “若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他秉承其父孫堅的遺志,衝鋒陷陣,幾年的時間就佔有了江東,可以說,能與曹操、劉備三分天下的東吳這半壁江山,就是在孫策的手裏打下來的。

孫策這番話說明了他的本領是在開疆擴土方面,而孫權卻是在保守疆域方面。

果然,孫權沒有辜負兄長的重託,他在開拓疆域方面沒有多大的作爲,但卻能在曹操與劉備這兩大梟雄面前保住了東吳政權,還與其三足鼎立,成爲雄踞江南的一代英主,這也說明孫權絲毫不差該二人!

因此,在當時,人們對孫權也是讚譽不已,陳壽在《三國志·吳主傳》中也評論他“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立之業。”

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赫赫威名,孫權真的這麼厲害嗎? 第2張

除了曹操發出過“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外,諸葛亮亦稱他爲“聰明之主”。在後人心目中,孫權仍然是一位卓有建樹、功勳彪炳、令人慾仰的英雄人物。

那麼,孫權究竟厲害在了哪裏?簡單來說,孫權打仗不行,但是會識人用人就行了,正如漢高祖劉邦一樣,讓他帶兵上前線打仗不行,但是,能讓合適的人到合適的地方就行了。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80萬大軍南下攻吳,形勢對東吳來說十分危急。究竟是戰還是和?當時在東吳內部形成了對立的兩派:以張昭爲首的文臣主張投降曹操;而以程普爲首的一班武將堅決主戰。

此時的孫權也只才27歲,在這種複雜的情形下,他的內心鬥爭也很激烈。從內心來講,他肯定不願意投降曹操,因爲,一旦投降,他就從吳主變成了曹臣。

但是,如果堅決與曹操對抗的話,打輸的結果不堪設想,自己也許就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面對兩派的激烈鬥爭,孫權一時也是“寢食不安”、“猶豫不決”。等到周瑜歸來後,表達了強烈的率軍抵抗曹操的願望後,孫權作出了最後的決策:聯劉抗曹。

並且,孫權完美地詮釋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當即將東吳的全國軍權全權託付給周瑜, 自己則甘當後勤。正是因爲孫權決策果斷,用人得當,因此上下一心,最後取得了赤壁大戰的徹底勝利。

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赫赫威名,孫權真的這麼厲害嗎? 第3張

後來,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時,劉備爲了給關羽報仇,親率70餘萬蜀漢大軍東進滅吳,其聲勢之浩大不亞於當年的赤壁大戰,孫權一再要求講和,劉備卻執意不肯。欲和不能,欲戰不勝,孫權又一次陷入困境。

在這關鍵時刻,孫權再一次顯示出了過人的識人之明和決策的果斷。他當即拜書生陸遜爲都督,全盤主持抗蜀之事,東吳再次取得了“夷陵之戰”的輝煌戰績。

其實,單就個人的智力和才能相比,孫權實在無法與曹操、劉備這樣的梟雄抗衡,從孫權自己親自領兵出征的成績來看,基本是輸了又輸。

但是,孫權超出別人的是善於發揮人才的羣體優勢。他曾說過:“能用衆力,則無敵於天下;能用衆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三國志·吳主傳》)

孫權的善於決策與他的善於識人、用人緊密相聯。孫權敢於不斷地起用一批年輕有爲的將領,並放手讓他們大膽地去幹。

最初委周瑜以大任,後納魯肅於凡品,提撥呂蒙於行伍,起用陸遜於危時,這都是孫權遠見卓識的表現。

周瑜是與孫策一起打天下奠定江東基業的年輕將領,而魯肅又是周瑜推薦的,魯肅第一次見孫權時也就20多歲,兩人一見面就很投緣,終日談論,即使是晚上也是同榻抵足而臥。

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赫赫威名,孫權真的這麼厲害嗎? 第4張

魯肅向孫權分析了“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的形勢,提出了“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釁”的戰略決策。後來又提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方針,正是有了魯肅和周瑜的輔佐,有了孫劉聯盟,才能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鞏固了江東基業。

提拔呂蒙於行伍,更是顯現出孫權的膽識。呂蒙本是一個低級武官,因有勇有謀,治兵很嚴, 27歲就被孫權提拔爲橫野中郎將。由於呂蒙文化不高,孫權就勸他多讀書,從而給後世留下一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典故。

後來,呂蒙設計白衣渡江,智取荊州,解除了孫權的心腹之患,爲東吳實現全據長江的目標立了大功。

在那三位名將相繼去世後,孫權更是大膽地重用一介書生陸遜,表現出了超高的識人用人之術。

陸遜先是與呂蒙聯合設計了關羽,並在“夷陵之戰”中,一把火把劉備辛辛苦苦幾十年積攢下來的老本燒了個精光。後來,陸遜又在“石亭之戰”擊敗魏國大將曹休,兵敗後的曹休不久竟然氣死了!這一仗,確保魏國二十多年沒敢南下攻吳。

被孫權提拔的東吳四英將,簡直是一代勝一代,他們都爲東吳的發展、鞏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孫權,也就給後人留下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