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良渚文化爲什麼沒有出現在任何古文獻中?它是怎麼消失的

良渚文化爲什麼沒有出現在任何古文獻中?它是怎麼消失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大多數人的歷史觀,來自西漢時期司馬遷編撰的《史記》。2千年來我們一直認爲,中華文明史的長度約有5000年,其開端是華夏部落聯盟的黃帝和炎帝。但近年來,隨着考古學的進步,浙江良渚文化逐漸被全社會認識和重視,成爲國內外考古界關注的一大熱點。

在這次,中國考古界改變了封閉和保守的態度,以開放性的姿態,廣泛邀請國外考古學家參與研究。與國際上全面否定夏朝不同,浙江良渚文化正在得到國際考古界的普遍認可。他們認爲,良渚古城遺址的出土文物證實,良渚文化已經進入了文明階段,具備了王國的基本特徵。也就是說,中華文明史正在被改寫,它的長度不是5000年,而是5300年。

浙江良渚文化

由於浙江良渚文化從未出現在任何古文獻中,我們對其起源和消失過程一無所知,只能通過考古出土的證據進行推測。迄今爲止,我國考古學家發現的良渚文化遺址大約有300多處,它們的地層剖面都有一個明顯的文化斷層,說明它們消失於同一時期。在文化斷層上面,留下了一層厚厚的淤泥堆積。

通過考古學和歷史文獻相對照,專家們發現在夏朝前期,全球都經歷了一場大範圍的氣候突變,引發了史前大洪水。這場自然災害持續百年,淹沒了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良渚人構築的巨大堤壩,最終也沒有能夠挽救他們的王國。那麼,成千上萬的良渚人都去往何方了?

良渚文化爲什麼沒有出現在任何古文獻中?它是怎麼消失的

良渚人復原圖

許多考古學家認爲,浙江良渚文化在被史前大洪水毀滅以後,良渚人分爲兩支向外遷徙。其中一支遷往北方,與當時的華夏部落聯盟,也就是龍山文化族羣發生衝突。在戰敗後,良渚文化被龍山文化吸收和融合。我們經常能在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良渚文化的玉器。例如江蘇北部的青墩遺址和花廳遺址,都出土過良渚人的祭祀禮器——玉琮。

另外一支良渚人,向地勢更高的長江中上游遷徙,他們有的進入四川地區,給蜀人帶來了先進文化,促使三星堆遺址開始爆發式發展。有的從長江中上游進入陝西黃土高原,與當地的華夏部落融合。比如在陝西神木的石峁遺址,他們的玉器技術也是突然爆發,良渚文化風格的玉器隨處可見。

良渚文化的玉器

可能有些人要問,爲什麼良渚人不往南方遷徙呢?一是因爲南方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爲了生存而逃難,自然要逃向比較發達的地區。二是史前大洪水過後,南方地區也是一片沼澤,並不適合良渚人繁衍生息。

考古學的發現也證實了這一觀點。在夏朝和商朝中前期,近1000年間,長江中下游地區基本上是荒無人煙,一片死寂,沒有留下任何大型的聚落文化遺址。有人說上海松江地區的廣富林文化,可以彌補長江流域在夏商時期的文化空白。但迄今爲止,不管是從文化延續時間上,還是從出土文物的類型上,似乎都沒有達到考古學家的預期。

良渚文化爲什麼沒有出現在任何古文獻中?它是怎麼消失的 第2張

夏朝前期大洪水

一直到商朝晚期,太湖流域出現了馬橋文化,被認爲是越國文化的代表類型。而馬橋文化非常原始,無論是玉器製造技術、陶器製造水平,還是人口數量和生產力水平,都遠遠落後於良渚文化。因此,馬橋文化並不是良渚文化的延續,越國人也不是良渚人的後代。

考古界普遍認爲,商朝晚期在太湖流域活動的越國人,他們來自浙江南部、福建、廣東和江西等地區,是土生土長的土著文化。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記載,在春秋末年越國滅亡後,越國人重新回到了他們的“祖地”,即福建和廣東等沿海地區。到西漢時期,越國人建立了三個王國,分別是溫州地區的東甌國,廣東地區的南越國和福建地區的閩越國。

越國

如果越國與良渚文化沒有關聯,那麼同爲春秋五霸之一,同處南方的吳國呢?

其實,吳國人是從中原地區遷徙而來的,這在司馬遷的《史記》的《吳太伯世家》中有詳細記載。在商朝晚期,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周太王古公,生了3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和三子季歷(周文王的父親)。據說,太伯和仲雍知道自己資質平平,無法擔當治國大任。爲了把王位讓給季歷,他們“出奔”吳地,建立了國家。周武王滅商後,就把他們的後人周章封爲吳侯。這就是著名的“周太伯奔吳”的典故。

良渚文化爲什麼沒有出現在任何古文獻中?它是怎麼消失的 第3張

不論周太伯奔吳是真的讓賢,還是某種不爲人知的原因。也不管最早的吳國是在江蘇地區,還是後來遷徙到南方的。總之,從吳國人追認太伯和仲雍爲先祖的傳統,可以反映他們確實來自中原地區。考古出土的文物也可以證明,吳國在文化上更加接近於中原風格,而與浙江良渚文化沒有任何關聯。

越王勾踐

可見,吳國和越國都沒有繼承良渚文化。在商周時期,他們曾經關係親密,堪稱兄弟之邦。後來,吳國軍隊進攻太湖流域,趕走了原來在這裏生活的越國人。伍子胥奉吳王闔閭之命,“觀天象、測地理、選天命之地”,建造了蘇州城。正是因爲這一段歷史,吳國和越國開始反目成仇,引發了長達百年的吳越爭霸。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商賈范蠡和美女西施等歷史名人,開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