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傳統文化 > 滿族習俗 滿族人在葬禮中有啥特殊習俗

滿族習俗 滿族人在葬禮中有啥特殊習俗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8.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滿族喪葬習俗滿族喪葬中,有所謂“燒飯”之禮俗。遼金時女真人就有將“其祭祀飲食之物盡焚之”的燒飯之俗。瀋陽滿族沿襲此俗,富貴人家還有將生前所御狗、馬焚燒的。以後,努爾哈赤、皇太極等統治者一再告誡要節省食物器用,除燒飯外,也不再焚燒狗馬,只將生前所用狗、馬率至墳前火堆旁,用鞭棍催打狗馬從火堆上奔跳過去就可以了。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的喪葬,仍有殉葬之惡俗。此俗亦系沿襲自遼金女真奴隸主貴族“生焚所寵奴婢、所乘鞍馬以殉”(《三朝北盟會編》卷三)的故俗。此惡俗,在滿族入關後逐漸消失,瀋陽滿族以後也不再保留此俗。

滿族的殯禮比較複雜,擇吉日吉時舉行入棺儀式。棺材放在南窗下,棺內糊紙,然後把篩過的土鋪在底層,土上再鋪一層黃紙,放上七個銅大錢,這叫“墊背錢”。屍體從屋裏擡出時,不準天日照死人,不準從房門擡出死人,因爲房門是活人走的,忌諱死人經過。所以入殮處,用遮蓋物支上棚。屍體由窗戶擡出,長子擡頭,其它兒子抱腳,裝入棺材叫入殮。

滿族習俗 滿族人在葬禮中有啥特殊習俗

入葬後,喪家門外不設殃榜(一般漢族在門外設殃榜。所謂殃榜,是由陰陽算命先生開列的含殮日、生辰日、回煞日、避忌日),三日領魂不返家,寄送土地廟。服喪期間,喪家男女以白布袍帶爲喪服。葬前,帶垂至前胸;葬後,男挽於腰間,女戴“包頭”。百日內,起居不釋白,男截髮,冠不綴纓;女剪髮,頭不戴簪花。

帝王因政務繁忙,受漢族影響,皇太極之喪規定“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老皇帝死,新皇繼位,雖在喪期,臨朝大典時仍要求官員“冠宜綴纓”。一般滿族人家,百日內起居不釋白。至百日,備香楮祭品到墳前敬奠,脫去孝服,稱之“釋服”。三年內,男不穿紅衣,女不戴簪花,保留着滿族的古制。

滿族習俗 滿族人在葬禮中有啥特殊習俗 第2張

滿族有清明上墳插“佛託”之俗。此“佛託”大多爲柳枝插上苞米核子,上貼五彩紙,插在墳上,意爲“墳花”,寄託哀思。進入二十世紀,喪葬舊制有所改革,一個時期曾襲用漢俗,但喪服之制仍保留下來。解放後,又能了進一步的改變,現在喪葬舊制已不見了,代之以火葬和追悼儀式。

未出嫁且未梳頭的女兒、孫女,用長孝帶圍一寬箍,結於頭後,下垂脊背。至於孝服的吐邊、收邊,與旗籍大致相同。

旗人喪服和漢人喪服喪禮在北京有種種的分別,喪服也因之有了不同。滿蒙喪服最輕(內務府三旗尤輕),漢軍較重,漢人最重。以前是一望便知是某族人的,近年旗人羼合漢禮,才漸漸不易區別。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