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記載 > 演義趣聞 > 沈約瘦腰怎麼就成古代四大風流韻事之一了?

沈約瘦腰怎麼就成古代四大風流韻事之一了?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齊、樑朝時期)文學家、史學家。

沈約出身於南朝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徵虜將軍。父親沈璞,南朝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

沈約瘦腰怎麼就成古代四大風流韻事之一了?

據史書記載,沈約生有異相,他左眼有兩個瞳仁,腰間有一個大大的紫痣。這種異相,似乎要表明沈約非爲常人。

雖然出生門閥世族,但是因爲父親被殺,沈約爲免遭迫害而東躲西藏,後來碰到皇帝大赦天下,才免於流亡。此後,他長期流寓他鄉,過着孤苦貧困的生活,但他篤志好學,晝夜勤學不倦。母親擔心他勞累成疾,常常減少燈油熄滅燈火,使他早睡。然而,沈約就白天讀書,夜間默誦,終於博覽了羣書,寫得一手好文章。進入官場後,歷仕宋、齊、樑三代。

宋沈約剛開始進入仕途不久,濟陽蔡興宗聽說他有才華,非常賞識他。後來蔡興宗任郢州刺史時,引沈約爲安西外兵參軍,兼記室。蔡興宗常對他的兒子們說:“沈記室的操行可爲人師表,你們應當向他學習。”後來蔡興宗任荊州刺史,又請沈約擔任徵西記室參軍,帶厥西縣令。蔡興宗死後,沈約開始任安西晉安王法曹參軍,轉外兵參軍,併兼記室。入爲尚書度支郎。

入齊後,沈約任著作郎、尚書左丞、驃騎司馬將軍,爲文惠太子蕭長懋太子家令,“特被親遇,每直入見,影斜方出”。當時太子宮中才能之士很多,而沈約特別受到親近信任,每天早晨入宮拜見太子,到日影西斜縫出來。當時王侯到東宮參見太子,有的還不能獲准入內。後來,竟陵王蕭子良開西邸,招文學之士,沈約爲“竟陵八友”之一。

沈約不久兼尚書左丞,接着又爲御史中丞,轉車騎長史。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爲寧朔將軍、東陽太守。齊明帝即位,沈約進號輔國將軍,徵爲五兵尚書,遭國子祭酒。明帝崩,朝政歸宰相,尚書令徐孝嗣讓沈約撰定遺韶。遷左衛將軍,不久加通直散騎常侍。永元二年(500年),因家母年老上書請求解除職務,改授冠軍將軍、司徒左長史,進號徵虜將軍、南清河太守。

沈約瘦腰怎麼就成古代四大風流韻事之一了? 第2張

齊樑禪代之際,他幫助梁武帝蕭衍謀劃並奪取南齊。當初,高祖在竟陵王西邸時,和沈約有故交。建康城被攻克後,引沈約爲驃騎司馬,擔任將軍如故。這時高祖勳業成就,登基稱帝已是天意所指民心所向。沈約曾向高祖提出這個問題,高祖默然不應。另一天,沈約又向高祖進言說:“如今與古代不同了,不可以期望人人都能保持着淳樸之風。士大夫們無不攀龍附凰,都想能夠得到尺寸之功,以保福祿。如今連小孩牧童都知道齊的氣數已盡,大家都說明公您應當取而代之。況且無論天文人事,都顯示園運變化的徵兆,東昏侯永元以來,尤其明顯。讖語說‘行中水,作天子’,這又分明有所記錄。天意不可違抗,人心不可失去,假如天道安排如此,您即使想要謙遜禮讓,而實際上也是辦不到的。”高祖說:“我正在考慮此事。”

沈約瘦腰怎麼就成古代四大風流韻事之一了? 第3張

沈約告退後,高祖又召見範雲詢問他的看法,範雲的回答與沈約大致相同。高祖說:“智者所見竟如此不謀而合,卿明早同沈休文再來。”範雲辭出後將高祖的話告訴沈約,沈約說:“先生一定要等我。”範雲應諾。第二天,沈約卻先到而入,高祖命他草搬關於受命登基的詔書。沈約就從懷中取出預先巳準備好的詔書和各方面人選名單,高祖沒有什麼改動。不一會兒,範雲從外面來了,到殿門口不能入內,只好在壽光閣外徘徊,嘴中不停地發出表示奇怪的“咄咄”聲。沈約出來,範雲間:“結果如何?”沈約舉手向左,表示大事已定,範雲笑着說:“不負所望。”遇了一會兒,高祖召見範雲,封他說:“我生平與沈休文相處,不覺他有什麼異於常人之處,今日見其才智縱橫,可謂賢明卓識。”範雲說:“明公今日才瞭解沈約,和沈約今日才瞭解明公一樣。”高祖說:“我起兵已三年了,功臣諸將都確有功勞,然而能使我成就帝業的乃是你們二位。”

沈約晚年與梁武帝產生嫌隙。起初,沈約久居宰相之職,常向往三公之位,時論也都認爲他宜居此位,但梁武帝始終沒有同意,沈約於是請求外出任職,梁武帝也不允許。

沈約瘦腰怎麼就成古代四大風流韻事之一了? 第4張

梁武帝對張稷心存舊怨,張稷死後,還對沈約議起此事。沈約說:“尚書左僕射出任邊州刺史,也算是懲罰,已經過去的事情,何必再提。”高祖以爲沈約庇護親家,大怒說:“你說這種話,還算是忠臣嗎?”於是乘輦回到內宮。

聽皇上這樣說,沈約恐懼萬分,竟沒發覺高祖已起身回宮,依然呆坐在那裏。回到家後,仍心神不定,未至牀邊便坐下,以致坐空而摔倒在地上,並因此而得病。病中夢見齊和帝用利劍割斷他的舌頭。請來巫師察看的結果竟跟他夢中所見相一致。於是請道士向上天啓奏赤章,稱禪代之事,不是自己出的主意。高祖派遣御醫徐奘前去給沈約看病,回來後將他的病狀如實稟告給高祖。

在這之前,沈約曾侍宴,恰逢豫州向皇上進貢栗子,直徑有一寸半,高祖覺得很奇特,問邊曲說:“史書上關於栗子的典故有多少呢?”並和沈約一起將所記憶之事各自分條寫下,結果沈約比高祖少三件事。沈約出來後對人說:“此公逞強好勝,不讓他三事就含羞死。” 高祖認爲他出言不遜,對皇上不尊重,要治他罪,經徐勉極力勘諫才作罷。而這次聽了關於赤章的事後,高祖大怒,幾次派中使前去譴責,沈約畏懼而死。

“沈約瘦腰”出自《南史·沈約傳》,亦見《梁書·沈約傳》。據傳:沈約想告老辭職,於是借自已病老的事由,一次給徐勉寫了封信,說自已年老多病,近百多天來皮帶常緊,每月估計腰肢要縮小半分。

此信的原話是這樣的:“吾弱年孤苦,傍無期屬,往者將墜於地,契闊屯邅,困於朝夕,崎嶇薄宦,事非爲己,望得小祿,傍此東歸。歲逾十稔,方忝襄陽縣,公私情計,非所了具,以身資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東陽,意在止足;而建武肇運,人世膠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門,因此謀退,庶幾可果,託卿布懷于徐令,想記未忘。聖道聿興,謬逢嘉運,往志宿心,覆成乖爽。今歲開元,禮年雲至,懸車之請,事由恩奪。誠不能弘宣風政,光闡朝猷,尚欲討尋文簿,時議同異。而開年以來,病增慮切,當由生靈有限,勞役過差,總此凋竭,歸之暮年,牽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觀傍覽,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綜攝,常須過自束持,方可黽勉。解衣一臥,支體不復相關。上熱下冷,月增日篤,取暖則煩,加寒必利,後差不及前差,後劇必甚前劇。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若此不休,日復一日,將貽聖主不追之恨。冒欲表聞,乞歸老之秩。若天假其年,還是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千古詞帝后唐主李煜詞中有“一旦歸爲臣虜,沈腰潘鬢消磨”詞句,使沈約名聲大震。再後來,明代少年詩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帶三圍恨沈郎”之詩句,又讓這則典故錦上添花。在後世的豔情小說、戲曲文中,“沈約瘦腰”常用作男女因情思而引起的病瘦,也用作詠寫身材細長的男子的典實以及爲身材細長的男子的借指,含人稱美之意。

沈約瘦腰怎麼就成古代四大風流韻事之一了? 第5張

那麼,“沈約瘦腰”又怎麼成了風流韻事呢?

首先,古人所理解的“風流”一詞與我們現今的解釋是有很大差別的,大概相當於如今所說的浪漫倜儻,令人十分嚮往,並非指男女之情。再次,“沈約瘦腰”又有點文人張狂,說話或寫詩作文喜歡誇張、比喻之語。所以現在看來將沈約與竊玉偷香的“風流”放在一起實在有些冤枉了他。

而且,沈約這個瘦腰,並不是風月所致,實在是宦海沉浮後,對自己身家性命的日夜擔憂所致也。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