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是什麼樣的?與演義有何差別?

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是什麼樣的?與演義有何差別?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赤壁之戰是三方瓜分荊州的一系列戰鬥之一,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場戰鬥。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的風雲變幻。它不只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可以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其寶貴的價值可見一斑。

它的內容老少咸宜,人物有血有肉,情節跌宕起伏,所以不止是文學著作,關於《三國演義》的衍生作品更是數不勝數,蜚聲海內外,尤其在中國,可以說上到八十老婦,下至三歲稚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中有個著名的戰役“赤壁之戰”,可爲何有人說這場戰役是假的呢?

赤壁之戰發生在建安十三年(208),孫劉聯軍在長江上的赤壁,大破曹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其中最爲著名的一場,其他兩場分別是官渡之戰、夷陵之戰。同時,也是歷史上一場經典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這也是一場具有標誌性的戰役,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離開了黃河流域進行大規模江河作戰,反映了中國的軍事政治中心不再是僅僅靠着黃河流域,而是漸漸在向長江流域南移。這場戰爭也是奠基之戰,曹魏失敗退回了北方,吳、蜀各得荊州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形成的基礎。

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是什麼樣的?與演義有何差別?

《三國演義》中花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赤壁之戰,尤其是突出表現了諸葛亮的智計過人,情節十分生動,讀來讓人覺得蕩氣迴腸。但是同樣要明白,《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也就是說是有一定的虛構或者誇張的部分,當作文藝作品來看並無不妥,但是萬萬不能當作真正的歷史來看。那麼,在赤壁之戰中,什麼是羅貫中虛構誇張的呢?我們來看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個情節。

第一個情節,就是發生在大戰前夕的蔣幹盜書。《三國演義》中寫道蔣幹是曹操手下的一員謀士,從小和周瑜的關係非常好。大戰前夕曹操對周瑜有所忌憚,蔣幹想要建功,於是便向曹操毛遂自薦做說客勸降周瑜。結果周瑜早早就知道他的來意,設下計謀,讓他給曹操帶回了假消息,使曹操怒斬蔡瑁、張允兩位水軍大將。這就是反間計,蔣幹最終也被曹操殺死。蔣幹在這個情節中是丑角,自以爲聰明實際上愚不可及。曹操也是反面角色,剛愎自用,衝動易怒。

但是歷史上完全不是這樣的。歷史上,當時的蔣幹是曹操的幕賓,因爲和周瑜有所交集,所以曹操派他去勸降周瑜,但是最終沒有成功。僅此而已,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盜書之事,根本就是莫須有。而且據《江表傳》記載,蔣幹素有儀容,以才辯見稱,在江、淮之間獨一無二。這樣一個正人君子是絕對不會幹出盜書這樣陰私齷齪的事情的,更不會中計而不自知。盜書的虛構對蔣幹是莫大的醜化,使他成爲了千古笑柄。

第二個情節就是大家熟知的草船借箭。《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是諸葛亮,充分表現了他的氣定神閒,足智多謀。相反的,周瑜在其中就是一個小肚雞腸,嫉賢妒能的形象了。

但是實際上的草船借箭和諸葛亮根本沒有關係。不要說草船借箭了,整個赤壁之戰諸葛亮並不在指揮中心,他只是遊說了孫權,促成孫劉聯盟,而且其中還有魯肅的幫助,真正赤壁之戰打響之後,諸葛亮並沒有參與。

那麼草船借箭是完全虛構嗎?不是,確確有其事,不過主角是孫權,而且有兩種說法。

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是什麼樣的?與演義有何差別? 第2張

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吳歷》的記載,赤壁之戰之前,孫權多次向曹軍挑釁,但是曹軍就是堅守不出。於是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知道,這時孫權要來看曹軍的狀況,於是下令加強戒備,箭弩不得輕易發射。孫權就這樣架着小舟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裏才離開,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以示威。曹操目睹了整個過程,對孫權的膽氣和智謀十分欣賞,甚至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但是《魏略》卻不是這個說法。它的記載是,孫權坐大船,曹操發現後下令放箭,萬箭齊發,全都射在了孫權大船的一側,受力不均,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另一面也射上箭,使“箭均船平”,然後帶着一船的箭安然回去。

不管是哪種記載,草船借箭都和諸葛亮沒有關係,它是孫權有勇有謀的體現。

第三個情節,也是我們非常熟知的,借東風。借東風將諸葛亮拔到了一個非人的高度,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就是“智多近妖”。但是歷史上真的有這麼神奇的事嗎?並沒有。

所謂東風,是赤壁之戰的總指揮者周瑜,以及東吳大將黃蓋對氣候的準確判斷。當時的中國人已經能較爲熟練地運用觀測風向的“風帆”,再加上本就是東吳人的他們對這裏的氣候認識較深,所以能運用東風。

而且周瑜打黃蓋也並沒有這樣一件事,黃蓋是自己請命去詐降的。周瑜也並不是小肚雞腸,反而是胸襟開闊,有勇有謀,光風霽月的真英雄,和《三國演義》出入巨大。

《三國演義》毫無疑問是偉大的,但是也是帶有明顯的傾向性的,應該明辨。“三分實七分虛”,我們同樣可以從中學得許多道理,只是不可與史實混淆,否則可真是一塌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