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知道顒琰成爲太子後,和珅做了什麼?爲什麼會引起顒琰的厭惡?

知道顒琰成爲太子後,和珅做了什麼?爲什麼會引起顒琰的厭惡?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和珅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病逝在紫禁城的養心殿,時年89歲,這是在弘曆禪位於十五阿哥之後訓政的第三年。

這對父子之間並無過節,但是讓文武百官爲之震驚的是,就在老皇帝去世後的第五天,嘉慶以雷霆手段處理了重臣和珅。乾隆去世於正月初三,和珅之事發生在正月初八,幾乎是在葬禮上,這位曾經的寵臣被捕入獄,不多久,去世在大牢之中。

和珅下獄之後,嘉慶對他進行了徹底的抄家,抄出來的財寶清單足足有幾頁紙。後人有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一點也不誇張,當時有人專門就此做了統計,把清單上的東西摺合成銀兩,相當於清朝國庫十多年的收入。法國的路易十四私人財產2000多萬,與和珅相比,卻只相當於四十分之一,想想真的讓人歎爲觀止。

知道顒琰成爲太子後,和珅做了什麼?爲什麼會引起顒琰的厭惡?

和珅雖然以鉅貪著名,但是讓他死無葬身之地的,倒不是這個原因。就在他倒臺之前,做了件小事,可以多少說明自己的下場:

清代以雍正皇帝爲節點,之前立褚採取太子制,之後則從祕密立褚制,也就是說,老皇帝心中中意誰,別人 是不知道的,包括未來的繼承人。當然了,皇子們可以通過皇帝的態度,以及競爭者的優勢推測出最終結果,但也只是“推測”而已。

乾隆四十三年,自己宣佈:如果能夠活到八十五歲(剛好是執政的第六十年),那麼自己則會主動禪位。因此期限一到,整個朝野內部都激動萬分,感覺要有大事發生了。另一方面,雖然早早把話放出去,可是弘曆卻在“太子是誰”方面做得滴水不漏,第二任皇后那拉氏病逝之後,雖然令妃魏氏一直掌握着管理六宮的大權,但弘曆就是沒有扶她爲皇后。因爲皇后是個政治身份,也是政治動向,若是令妃成爲中宮,那麼儲君也就不是祕密了。

說那麼多,只是想表達:嘉慶本人不知道(或者說不確定)自己要做太子了。

知道顒琰成爲太子後,和珅做了什麼?爲什麼會引起顒琰的厭惡? 第2張

再來看看和珅做了什麼:就在乾隆六十年宣佈立十五阿哥爲太子,下一年將正式退位之前的一天,和珅別有用心的跑到嘉慶府上,送玉如意一柄。

我們當然不知道和珅盤算的什麼,但是卻可以試着揣度這未來太子心中想的什麼:明天就是我爹宣佈儲君的日子,你今天來送禮,是想表達你提前知道了嗎?進一步,是想表達,我之所以有今天,全是你進言的功勞嗎?

和珅向來以聰明著稱,無論是在粘杆處當個小侍衛,還是在天子面前討論國事,總能做個滴水不漏。但是這回,面對未來國君可以說是他最大的一次失誤了。當嘉慶準備處置和珅,定下二十條大罪時,我們可以看到,送玉如意一項被定爲第一罪,可見此行爲在嘉慶心裏引來多大的厭惡。

送禮這件小事,不是什麼致命傷,關鍵在於,和珅送禮背後引出的其他信息:1.他自認爲的嘉慶想知道立褚結果,可實際上是在揣摩聖意,爲人臣子的大忌諱。2.老皇帝還沒死了,就急着向下任皇帝示好,心思這麼活絡,這是結黨營私的先兆(好吧,在和珅這裏已經不是先兆了)3.最重要的,這麼八面玲瓏的一個人,觸角已經伸到朝野上下,可是乾隆纔是和珅的伯樂,而嘉慶不是,沒有提攜之恩,無法駕馭。以上只是通過玉如意這個小事反映出來的,基本決定着和珅非死不可了,至於他被殺的其他理由,嘉慶在二十條大罪中自己給出總結,例如:

知道顒琰成爲太子後,和珅做了什麼?爲什麼會引起顒琰的厭惡? 第3張

騎馬進宮,目中無人;承轎子進神武門;把出宮的秀女娶進家裏;延遲軍務信息;皇考(指乾隆)病重時,他一點也不傷心,剛從宮裏出來,就與別人說笑;一人把持戶部工作,不讓部下參與決策;邊境發生動亂,他把奏摺駁回,隱匿不報;皇考去世以後,我(嘉慶自己)讓蒙古的王親還沒有出國痘的人不必前來了,可是和珅卻依舊讓他們來……

以上罪名,節選自《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字裏行間可知,和珅之罪大體分三類:僭越皇權;延誤朝政;不聽命於嘉慶。所謂的鉅貪,不過是這三類行爲下的結果。

這樣的臣子,到哪個皇帝跟前都是毒瘤,連乾隆自己,晚年病重都知道和珅要大禍臨頭了。更何況,嘉慶新皇登基,需要快速把權力收回自己的手中,和珅當然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