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斝在古代除了用於溫酒的酒器之外,也被用作於哪個方面?

斝在古代除了用於溫酒的酒器之外,也被用作於哪個方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5.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斝是古代中國先民用於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用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商湯王打敗夏桀之後,定爲御用的酒杯,諸侯則用角。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斝在古代除了用於溫酒的酒器之外,也被用作於哪個方面?

形狀形態

斝,中國古代先民盛酒器和禮器,由新石器時代陶斝發展而成。盛行於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於盛酒或溫酒。

基本造型爲侈口,口沿有柱,寬身,下有長足。斝的形制較多,器身有圓形、方形兩種,有的有蓋,有的無蓋;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鳥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狀、鼓腹狀及下腹作分檔袋狀幾種;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獸頭裝飾;底有平底、圓底;足有三足、四足、錐狀空足、錐狀實足、柱形足等。

一般來說,商早期斝多爲平底、空錐形足或較瘦的袋狀足,胎體輕薄,紋飾簡單,一般只有一層花紋。

商中期至西周早期,斝多爲圓底或肥圓的 袋狀腹,柱形足,器體厚重,花紋繁縟, 常用蕉葉紋、饕餮紋、雲雷紋等紋樣裝飾,有的以雲雷紋做地,其上飾有多層花紋。斝作爲禮器,常與觚、爵等組合成套使用。

斝是中國古代先民用於溫酒的小型容酒器,行裸禮時所用,或兼作溫酒器。源於同形陶器。

《詩經·大雅·行葦》曰:“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斝初見於夏代晚期,盛行於商,斝的侈口較同類的爵要寬。口沿有柱,一側置鋬,長足,有蓋和無蓋的形制並存。通常有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

喇叭形,形狀似爵而大,然無流無尾,僅在口緣上有兩柱。腹有圓形而平底的,有腹部分襠,袋足似鬲的,也有少數體方而四角圓,四足,帶蓋的。 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時期。

斝在古代除了用於溫酒的酒器之外,也被用作於哪個方面? 第2張

史書考證

甲骨文中有其象形字。王國維認爲,禮書上稱爲“散”的實與斝爲一種器物。其初爲玉製。後世珍貴的玉製飲器,往往亦稱爲“斝”。《詩.大雅.行葦》:“或獻或酢,洗爵奠斝。”

《說文.鬥部》:“斝,玉爵也。夏曰盞,殷曰斝,周曰爵。”南朝齊王融《遊仙詩》之二:“金卮浮水翠,玉斝挹泉珠。”唐張說《嶽州宴姚紹之》詩:“翠斝吹黃菊,雕盤膾紫鱗。”《紅樓夢》第四一回:“又見妙玉另拿出兩隻杯來,一個傍邊有一耳,妙玉斟了一斝遞與寶釵。”

《周禮·考工記·梓人》賈公顏疏引《韓詩說》雲:“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斝)五升。”斝在等級上則比較低,《禮記·禮器》上說:“尊者獻以爵,卑者獻以散(斝)。”現在通稱爲斝的青銅器,名稱是宋人所定,始見於《博古圖錄》。

主要用途

關於斝的用途,有種說法認爲它是溫酒用具,但在禮制方面,據《禮記》、《左傳》等書所載,斝主要是用來行祼禮的酒器。

斝爲酒器,當然也能作爲茶具。如《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寶釵的茶杯上鐫着‘〈分瓜〉瓟斝三個隸字。

明清以後,因已發明了蒸溜酒,酒精度數提高,酒具也相應地變小了,斝做爲酒器,徹底地消失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