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趙軍在長平之戰後爲什麼還能吊打燕軍?原因是什麼

趙軍在長平之戰後爲什麼還能吊打燕軍?原因是什麼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長平之戰的故事。

公元前251年,趙國經歷長平之戰與邯鄲之戰後不久,意圖趁火打劫燕國大舉入寇,但戰爭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燕軍一敗塗地,主將被殺、被俘,甚至被對方一路追回了本國,最後不得不尷尬的求和了事。

這一戲劇性的事件,讓燕國成了戰國後期的一大笑柄。究其原因,可以用一句俗話來形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齊、楚、韓、燕、趙、魏、秦,雖然並稱戰國七雄,但它們間的差距,比如今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間的差距還要大得多。而燕國在七雄中的地位,就類似於法國在五常中的角色。

有朋友可能認爲地盤最小的韓國最弱,筆者認爲不是這樣:韓國雖小,但地處中原腹地,經濟發達、人口稠密,且繼承了春秋霸主晉國的部分遺產,在冶煉技術方面獨樹一幟,如張儀所說:“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韓國之所以給人以弱小的印象,只怪它離秦國太近,而且剛好擋在人家東出的路上,可謂是倒了大黴。

趙軍在長平之戰後爲什麼還能吊打燕軍?原因是什麼

現在說說燕國到底有多弱。

當時,燕王之所以決定攻趙,是受了燕相慄腹的蠱惑。當時的趙國連續經歷長平之戰、邯鄲之圍沒幾年,殘破、凋敝的景象估計比較明顯,這位老兄前往邯鄲爲趙王祝酒歸來後,產生了這樣的嚴重戰略誤判:

趙國的青壯年都死在長平了,現在正處於極度虛弱期,可以趁他病、要他命,起兵前去佔佔便宜。

但顯然這位老兄數學不怎麼好,或者腦子不太靈光。趙國雖損失了45萬青壯年,但仍比燕國強大得多。

從很大程度上而言,在農耕時代,人口就代表着生產力,也體現着國力。《史記·貨殖列傳》稱燕國“地踔遠,人民希”,地處偏遠,雖地方看起來挺大,但人口稀少。據目前史學界主流觀點,除了燕國,其他六國人口基本都在300萬以上;巔峯期的趙國,約350萬人,燕國則僅有約150萬,還不到趙國的一半。

因此,即使趙國損失了近50萬男丁,但其絕對人口數仍遠超燕國,更別說兩國軍隊間存在的巨大質量差距。

趙軍在長平之戰後爲什麼還能吊打燕軍?原因是什麼 第2張

趙國人本性就驍勇悍鬥,而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除了鼓勵民衆練習騎射外,還直接招攬了大批遊牧民族戰士進入趙軍序列,史書中有原話:“遂胡服招騎射”、“代相趙固主胡,致其兵”。

中原的生產力+遊牧民族的機動性,使得其後的趙國軍隊在技術上碾壓各國(秦軍則勝在戰鬥意志及紀律性)。在戰國中後期,趙軍也是唯一能在野戰中多次擊敗秦軍的強悍之師。

因此,當慄腹攛掇燕王攻趙時,樂間極力勸阻:“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伐。”(四戰之國,即四面受敵的國家,民衆一般較有憂患意識)

而燕軍,則一向是積弱的代表,當初面對齊國大軍,燕國曾沒用40天就被佔領全境;後來在樂毅的帶領下,曾一度雄起;但在樂毅被逼離開後,燕軍瞬間成了烏合之衆,被田單秋風掃落葉般趕出了齊國。

所以,面對樂間的勸阻時,燕王自知兵員質量比不上趙國,撒潑般的說要以二敵一,甚至以五敵一,但樂間仍說打不過,這樣一來,深感被重重羞辱的燕國君臣不信邪,更是鐵了心的要對趙國動武。不過戰爭的結果,從燕軍的配置中就能提前得知:

趙軍已經大規模推廣靈活機動的騎射了,燕軍還在沿用春秋時期的戰車戰術……

自從樂毅走後,燕國貌似就沒有像樣的將領了,此次攻趙,燕軍兵分兩路,統帥是慄腹和卿秦(完全不知名),燕王自己也親自上陣;

趙軍在長平之戰後爲什麼還能吊打燕軍?原因是什麼 第3張

而尚武的趙國,則一向盛產名將,這次他們的應對非常簡單粗暴:老將廉頗披掛出征。

結果毫無懸念,廉頗首先兵不血刃在鄗地徹底擊敗燕軍的一支,直接把領軍者慄腹殺了;隨後他們發揮強大機動性優勢,轉場至代地擊潰另一股燕軍,俘虜主將卿秦;其後,趙軍更是像狼狗追兔子一樣追殺燕軍500裏,直至深入燕國腹地、實施了反包圍

最終,之前信心滿滿、牛氣哄哄的燕王不得不低聲下氣求和,徹底失去了對抗趙國的念頭。

因此,從這一戰來看,燕國稱得上是七雄之恥。它之所以能存在數百年,其實並不是自身實力所致,而是當時形勢的需要:一方面,各方需要燕國在東北守住華夏國土,抵禦遊牧民族;另一方面,大國均衡原則下,秦、魏、楚等國對燕國鞭長莫及,也絕對不允許趙、齊兩強獨吞燕國。這也正是當初齊國佔領燕國後,面臨各國一致施壓,最終灰溜溜撤軍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