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說一說古代嫁娶的怪異習俗 古代真的有搶親這個習俗

說一說古代嫁娶的怪異習俗 古代真的有搶親這個習俗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搶親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古代有很多奇葩的習俗,甚至直至今日也無法讓人瞭解和接受,今天小編便帶大家認識一下,古代嫁娶的怪異習俗。

說一說古代嫁娶的怪異習俗 古代真的有搶親這個習俗

小編通過查找資料發現,有許多風俗,流傳到後來就很少有人知道究竟爲什麼要這樣做了。但風俗形成之初,肯定是有原因有道理的。因此我們如果對風俗作一番追根尋源的工作,往往可以發現許多原爲我們所不知道的我們先人的生活情況。從這個意義上講,民俗是古代文化的一種化石,一種活的化石。我們中國的傳統婚俗,就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種化石。從中我們可以窺見遠古時代婚姻制度的一點影子。現在舉行婚禮是不分早晚的了,古代是一定在晚上的。但有些地方的山區農村,直到今天,還恪守着這個古老的習俗。那麼,嫁娶何必在黃昏呢?對於這個問題,卻就衆說紛紜了。

說一說古代嫁娶的怪異習俗 古代真的有搶親這個習俗 第2張

歐陽修《生查子》有句雲:“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王實甫也吟:“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男女情愛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比較隱私,往往要借夜幕的掩蓋;光天化日之下總不相宜,因此多在黃昏之後。似乎這已成了一條不成文法,成了一種習俗,而且早早已然。《詩經·陳風》曰:“東門之楊,其葉,昏以爲期,明星煌煌。”《楚辭·湘夫人》也有“登白蘋兮聘望,與佳(人)期兮夕張”之句男女幽會都是在黃昏的,所以婚姻兩字,原作“昏因”。昏,即黃昏的昏;因,據張揖《廣雅釋詁》:“因,友、愛、親也。”小編覺得,由此看來,昏因者,即男女雙雙在夜幕遮掩下相親相愛也,此是一說。另一種講法似與古代陰陽學說有關。我們的先人很不簡單,在自然科學興起之前的一片冥冥之中,居然發現了陰陽兩字,將大千世界一切對立而又統一的事物概括爲陰陽兩個概念。地爲陰,天爲陽;月爲陰,日爲陽;夜爲陰,晝爲陽;女爲陰,男爲陽,如此等等。東漢歷史學家班固在《白虎通·嫁娶篇》中說:“所以昏時行禮何?示陽下陰也,亦陰陽之交也。”在這些古人看來,黃昏正是晝盡夜始、陰陽相交之時女陰,男陽,男女婚媾,也是一種陰陽相交的意思;取昏時成婚,即示陰陽相交,陰陽和諧之意。所以,許慎《說文解字》注婚字曰:“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

說一說古代嫁娶的怪異習俗 古代真的有搶親這個習俗 第3張

其實,昏時行嫁娶之禮的習俗,是源於古代的掠奪婚。婚姻制度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在原始社會從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過渡階段,原來從妻居的婚俗變成了要把妻子帶到男家落戶的新俗。儘管恩格斯稱其爲“人類所經歷的最急進的革命之一”,但在當時是受到了巨大阻力的。這樣就產生了掠奪婚。昏時行嫁娶之禮,是因爲昏暗不清,便於偷襲搶劫。“娶”,本作“取”這個字原本就從手、耳,是割取俘虜耳朵的形象。《說文》注“娶”字:“娶婦也,從女從取。”又注“取”字爲:“捕取也。”《周禮》說:“獲者取左耳。”從中,我們似乎也可以窺見古代掠奪婚的一些影子。小編也覺得很奇葩,後來,掠奪婚逐漸成了習俗,變成了假劫真婚了。《易經·歸妹》有這樣的詩句:“乘馬斑如,泣血漣如。匪寇,婚媾。”這可以說是對於掠奪婚的直接描寫了。

說一說古代嫁娶的怪異習俗 古代真的有搶親這個習俗 第4張

傳統婚俗,新娘上轎必縱聲大哭,此之謂“哭嫁”。除漢族以外,我國許多少數民族也有類似的習俗歷來人們總是把嫁娶視爲人生一大喜事。結婚稱作“辦喜事”;結婚那天叫作“大喜之日”;屆時,連門上窗上箱上櫃上,也要貼上一個個大紅喜字而姑娘出嫁卻偏偏要哭,這究竟是何道理?有人說,這是舊社會婦女婚配不自主,婚後生活往往十分悲苦,故而臨轎而淚下。但姑娘家即使找到了個如意郎君,出嫁時也還是要嚶嚶假哭的;時至今日,婚戀自由,生活幸福,某些郊縣仍不改哭嫁之俗。其實,哭嫁也是古代劫奪婚的遺風,是劫奪婚留下的影子。婦女從母方家庭中被搶出來,當然難免要縱聲大哭了。產生劫奪婚的年代早就過去,然而劫奪婚作爲一種婚嫁習俗,卻在一些民族中傳承了下來,當然這已是假劫真婚了。所以,劫奪婚又叫作佯戰婚。小編也真心覺得很震驚,魏晉以後,我國有一些民族仍實行劫奪婚制。近代,在我國的瑤、彝等少數民族中,也還有搶婚的習俗。

說一說古代嫁娶的怪異習俗 古代真的有搶親這個習俗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