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褚遂良在書法方面有哪些成就?他在民族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想法?

褚遂良在書法方面有哪些成就?他在民族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想法?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3.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時期宰相、政治家、著名書法家,弘文館學士褚亮之子。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期,追隨西秦霸王薛舉,擔任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得到唐太宗重用,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累遷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與司空長孫無忌同受遺詔輔政。唐高宗繼位後,升任右僕射,冊封河南郡公,歷任同州刺史、吏部尚書,累遷右僕射,參知政事。反對冊立武則天爲後,貶爲潭州(今長沙)都督。武后掌權後,遷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於任上。神龍革命後追贈右僕射,諡號“文忠”。天寶六載(747年),配享唐高宗廟庭,累贈太尉。

褚遂良在書法方面有哪些成就?他在民族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想法?

褚遂良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

主要成就

書法藝術

褚遂良的楷書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褚遂良研習多種字體並綜合運用,史稱他的書法初學歐陽詢、史陵,然後學習舅父虞世南,終法爲“二王”(王羲之和王獻之)且融會貫通漢隸,自創一體,所以被稱爲“初唐四大楷書家”之一,“歐、虞、褚、薛”,人稱“褚體”。

褚遂良在書法方面有哪些成就?他在民族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想法? 第2張

褚遂良的楷書作品出現前後兩種不同的風格,前期的《伊闕佛龕碑》和《孟法師碑》書體大致相同,均用方筆,起筆露鋒,鉤等筆畫的收筆直出未回鋒,字畫提按不明顯,保持了歐、虞的書體特色。在風格上,吸取了虞世南楷書的寬綽典雅的結體特點和歐陽詢楷書鋒利剛勁的運筆特點。同時,將他們瘦長的字形進行了壓縮。褚遂良前期的作品不僅殘留北碑的影響,而且在運筆和結體上,大量摻入了隸書的體勢,但也並非照搬硬套,而是選擇性的吸收創新、化爲己用。

《房玄齡碑》和《雁塔聖教序》是其晚期的作品,兩者一個峻整嚴飭,一個空靈飛動,在用筆上由以骨取勝的平直的二分筆轉向以筋取勝的一、二分筆兼用,筆畫起伏多姿,跌宕有致,曲筆兼用,表現出強烈的節奏感。褚書的新規範一出,天下競相學仿,成爲一時風尚。直到武周極盛時期,雖然褚遂良人已過世,官爵也被剝奪,但其在書法上的名望不減,並以其率直骾亮的人品和遒媚飄逸的書品被後人傳頌,褚遂良的唐之“廣大教化主”的地位也被越來越多人肯定。

初唐書法家中,以歐陽詢、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創新精神,褚遂良最能與時俱進,歐、虞兩人書法,保留隋朝書風較多,褚遂良書法則能汲取衆家之長,不被前輩們多抑制,他的字給人感覺骨肉分量達到均衡,且剛柔並濟,清朗秀勁,英俊瀟灑,力和美、骨與韻趨於一體,“真正開啓‘唐楷’門戶,堪稱隋唐楷書過度的橋樑”,最終推動了唐代尚法書風的形成, 對唐代乃至後世書法的延續和創新提供了借鑑。

民族思想

褚遂良的民族關係思想不僅內容非常豐富,而且理論體系也比較完整。從整體來看,主要由“先華夏而後夷狄”、“畏威慕德”和“以信義而撫戎夷”等三大部分所構成。

褚遂良在書法方面有哪些成就?他在民族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想法? 第3張

“先華夏而後夷狄” 是褚遂良民族關係思想的核心。褚遂良認爲,唐朝所直接管轄的漢族地區和被稱爲“遐荒”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既然在地域上是有層次的,那麼對其重視的程度也應當有層次。他爲此很形象地打了一個比喻,把唐朝應該直接管轄的地區比作“一身”,在“一身”之中,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等於自己的“腹心”, 各個州縣如同四肢, 而 “四夷”則是身外之物, 或者說是他人手足, 與漢族地區沒有多少直接聯繫。

在傳統的民族關係思維中,“威”一般指國威、兵威,具有以武力使對方感到恐懼的意思。在褚遂良的思維中,就是通過誅的手段,使少數民族懼怕唐朝。在傳統思想文化中,“德”有時指道德,有時指恩德,而在褚遂良的思維中,主要是指德化。在褚遂良的民族關係思想中,對少數民族實行德化主要是通過冊立可汗的方式使少數民族對唐中央感恩戴德,從而永遠依附唐王朝。

在中國古代,安撫邊疆少數民族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在褚遂良看來“以信義而撫戎夷”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應當說,褚遂良的這一思想可謂抓住了正確處理民族關係的實質。在褚遂良看來,“信”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信爲國本”。第二,對少數民族守信能夠充分顯示中原王朝的形象。第三,守信是避免民族戰爭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