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身爲“漢初三傑”之一,張良爲何不希望自己國家復興?

身爲“漢初三傑”之一,張良爲何不希望自己國家復興?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精於謀略籌劃,爲漢帝國立下了不世之功,劉邦評價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相比蕭何出身縣曹小吏,韓信一介布衣,張良的血統要高貴的多。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在韓國爲相,先後輔佐過五代韓王,是名符其實的韓國貴族。然而張良還沒來得及爲國效力,延續家族榮耀,韓國就被秦國滅亡了。身負家仇國恨的張良立志反秦,散盡家財找到一個大力士,圖謀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卻不幸遭到失敗,被迫亡命天涯。

秦末戰亂紛起,張良輾轉來到劉邦麾下,成爲劉邦最得力的心腹謀士。楚漢相爭時,劉邦爲了聯絡更多的同盟共同對付項羽,採納酈食其的建議,準備復立六國後裔爲王,連印信都鑄造好了。得知消息的張良極力反對,一口氣向劉邦陳述了“八不可”,指出劉邦既沒有戰則必勝、置項羽於死地的把握,又沒有賑濟貧民使百姓安居樂業的經濟實力,更沒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偃武修文的政治環境,復立六國後裔爲王,還會使手下部衆人心渙散,各歸舊主,造成人才流失。更危險的是以劉邦的實力難以控制六國,一旦他們臣服西楚,毫無疑問會增強項羽的實力,此舉無異於將自己的刀把子送到敵人手中。張良一番分析鞭辟入裏,劉邦聽後恍然大悟,連連怒罵酈食其“差點誤了老子的大事”。

身爲“漢初三傑”之一,張良爲何不希望自己國家復興?

張良原本是韓國貴族,爲何要阻止劉邦復立六國呢?事實上,早期的張良確實有復興韓國的夢想。父祖五世相韓,不出意外,這份榮耀在他身上能夠得以延續。但秦朝統一的號角讓他的夢想頓時化爲泡影,他刺殺秦始皇、參加反秦起義,就是爲了一雪亡國之恥。項羽分封十八諸侯的時候,張良雖然與劉邦過從甚密,但還是以韓國舊臣自居,在韓王成的手下擔任司徒。項羽殺掉韓王成後,張良相韓的夢想徹底地破滅了,他正式回到漢營,全身心地輔佐劉邦。

秦末以來的戰亂,特別是項羽的一個做法讓張良對局勢有了全新的認識。秦帝國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紛爭的混亂局面,天下歸於一統,強大的中央集權無疑是解決戰亂最好的辦法。項羽在推翻秦朝之後採取“興滅國,繼絕室”的政策,意圖恢復舊的政治秩序,而這種裂土分封的方式並沒有阻止諸侯爭霸天下的野心,失去強大中央集權的統治的天下,卻仍然兵禍連綿,士民百姓飽受戰亂之苦。“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所謂天,就是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無論是誰,只要逆歷史潮流而動,其圖謀一定會遭遇破產。

張良是獨具戰略眼光的有識之士,他清醒地看到當時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是大一統的新秩序取代裂土分封的舊秩序,項羽的那一套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他堅決反對劉邦分封六國後裔爲王,協助劉邦重新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王朝。

身爲“漢初三傑”之一,張良爲何不希望自己國家復興? 第2張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儘管漢初劉邦也採取了分封諸侯的方式拉攏人心,穩固統治,但這種帝國體制下的分封和先秦時代的封邦建國有着本質的區別,它建立在中央集權基礎之上,以郡縣制爲主、封國制並行,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的一種過渡性制度。隨着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各路諸侯先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和削弱,張良正是因爲清晰地看到了這點,才選擇明哲保身,最終得以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