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道光作爲皇帝,爲什麼會說出君主不應該有私人財產這種話?

道光作爲皇帝,爲什麼會說出君主不應該有私人財產這種話?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道光身爲皇帝 爲何卻說君主不應該有私人財產?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清朝的道光皇帝,是一位十分痛恨奢靡浪費,提倡勤儉節約的皇帝。早在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剛登基不久,就以聖旨的形式,頒發了一道《御製聲色貨利諭》,倡導爲人君者,要嚴防聲、色、貨、利之害。

在這道諭旨之中,道光皇帝還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就是他認爲皇帝作爲一國之君,不應該自己開設小金庫,收斂私財。對於提出這個觀點的理由,道光是這樣說的:

道光作爲皇帝,爲什麼會說出君主不應該有私人財產這種話?

“孔子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宮中府中,原屬一體,非同士庶之私自蓋藏也。故人君不可有私財,有私財必有私事,有私事必有私人,有私人則不爲其所愚者鮮矣。”

清朝的皇室子孫,按規定是六歲開始入學啓蒙,學習滿漢文化,受教育程度普遍高於過去歷代的皇族。道光皇帝在這裏,引用了孔子在《論語》中的話,“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來論證其君主不應另設私財的觀點。

有朋友可能會問,皇帝是一國之君,富有四海,全天下的東西都是他的,何來公財私財一說呢?

實際上,皇帝雖然是全國財產名義上的所有者,但在實踐當中,國家財產,仍是有公帑和私帑之分的。在清朝,公帑即國庫,由六部中的戶部管理;私帑即皇室金庫,由內務府廣儲司管理。

整個皇室平時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從內務府管理的金庫掏錢。皇帝想伸手拿國庫的錢,如果戶部反對,皇帝也是沒轍的。當然,皇帝可以把不聽話的戶部尚書撤換,任用自己的親信,想辦法從國庫掏錢,但這往往是亡國的先兆。

道光作爲皇帝,爲什麼會說出君主不應該有私人財產這種話? 第2張

比如清末的慈禧太后,曾想用國庫銀兩報銷修葺頤和園的費用,被戶部尚書閻敬銘所阻遏。於是慈禧撤走了閻敬銘,把手伸進了國庫,來給她修園子,導致軍費被挪用,是晚清徹底走向滅亡的導火索之一。

讓我們回到正題。既然內務府掌管着皇室私產,道光卻說皇帝不能有私產,難道是要裁撤內務府?

其實不然,道光指的私產,也不是內務府掌管的皇室金庫。因爲內務府不僅僅是皇帝的錢袋子,另外還得負責養活全國的八旗子弟。隨着這部分人數量不斷增長,內務府需要掏出很大一部分錢,來給八旗子弟發生活費,皇帝能夠動用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對道光而言,內務府的錢,也與公產無異。他所說的皇帝不能有私財,其實是指皇帝不能突破現有的制度框架,另外去開闢私人的收入來源。

而道光所謂“有私財必有私事,有私事必有私人,有私人則不爲其所愚者鮮矣”,也是意有所指,暗示的是其祖父乾隆寵信和珅。當年乾隆爲了充實自己的小金庫,任用和珅創立了“議罪銀”制度,全國官員凡是有犯事的,都可以通過交罰款來減刑或者免罪。

道光作爲皇帝,爲什麼會說出君主不應該有私人財產這種話? 第3張

議罪銀製度實施後,乾隆很快就賺得盆滿鉢滿,用這鉅額的財富修建了許多行宮,並且作爲了多次南巡的經費。但與此同時,也助長了官場貪污受賄、橫行不法的作風,和珅把持朝政,讓清朝吏治日益腐壞。

道光在這裏提出皇帝不能有私財,便是要以身作則,讓自己的子孫後代都不要重蹈乾隆的覆轍,避免人君爲了利益受臣下所矇蔽,再養出清朝的第二個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