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中國古代“守歲”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中國古代“守歲”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節,作爲中國最盛大的節日,指的是農曆新曆,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洋溢着喜慶的氣氛,不同地方的人們用自己家鄉的習俗慶祝新年的到來。

不過,即使各地的習俗不同,人們卻有着共同的一點,除夕晚上不睡覺,全家熬夜“守歲”。那麼,“守歲”的習俗到底又從何而來呢?

守歲是中國民間在除夕的習俗,又稱照虛耗、點歲火、熬年、熬夜等。守歲的習俗指的是人們在除夕夜這一天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守歲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中國古代“守歲”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守歲的習俗由來已久,現存最早的文獻記載出現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在《秦中歲時記》有這樣的記載:“守歲之事三代前後典籍無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歲》詩云‘守歲阿咸家,椒盤已頌花’疑自唐始。”在唐朝時候,白居易曾經寫過一首《客中守歲》:“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孟浩然也曾寫過“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的詩句。

中國古代“守歲”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第2張

到了宋朝的時候,守歲的習俗便席捲全國了。蘇東坡曾經說過:“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而在《東京夢華錄》也有這樣的記載:“除夕……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後來,守歲便成爲了中國春節的一種習俗,並流傳到了今天。而我們如今守歲的方式一般爲看春晚。

守歲一詞十分有意思,一個“守”字既表現出人們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表現出人們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一個歲字則代表着除夕過後,人們便又增長了一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在除舊迎新的這個日子裏,親朋好友,圍爐而坐,一同訴說着過去一年的故事,帶着期望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既有趣又增進感情。

參考資料:《東京夢華錄》、《風土記》、《秦中歲時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