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原來日本的武士刀是由唐代的唐直刀演變而來的

原來日本的武士刀是由唐代的唐直刀演變而來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爲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峯,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 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再看劍身造型,整把劍由八個平面組合而成。通長三尺,由劍尖至劍柄,厚度各異。這更增強劍身彈性,使其在遇到劇烈撞 擊時不易斷裂。

西漢是鐵的時代,蓬勃興起的鍊鋼業將漢軍隊鑄成那個時代罕見的鋼鐵雄師。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爲堅韌的骨骼,而從中亞引進的“百鍊鋼”鍛造技術更是加強了鋼鐵堅韌的特性,催生出長達1米左右的環首刀。

原來日本的武士刀是由唐代的唐直刀演變而來的

青銅劍時代的巔峯———秦劍

原來日本的武士刀是由唐代的唐直刀演變而來的 第2張

鐵器時代的轉折———西漢環首刀

所謂的“百鍊鋼”就是將鐵胚反覆摺疊鍛打,就像揉麪團一樣,從而將鋼鐵中的雜質和氣泡排除,增加其軔性。1974年7月,在山東臨沂蒼山地區出土一 把東漢的環首刀,刀身上還刻有18字的隸書銘文:“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卅湅”就是三十煉,也就是這把刀曾經使用“百 鍊鋼”技術將鋼材摺疊鍛打達三十次之多,而在這把刀的刃部還發現經過“淬火”。“淬火”是將刀刃加熱到某一高溫,再用水、油或空氣使其急速冷卻,並讓工件 表面硬化。

到了唐朝以直刀爲代表的制刀技術發展到了頂峯。唐朝的直刀不同於漢朝的環首刀,它去掉了在漢刀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爲可以雙手使用的長柄。

唐直刀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包鋼技術,所謂包鋼,簡單說就是“軟包硬”,採用來自中亞的優質鋼材來製造刀刃,外覆以極具彈性與韌性的庖丁鐵。而一把直刀的成品必須經過三十次左右的反覆鍛造。

鍛造複合成刀形後在下水淬火前覆以一層特製泥土於刀身上,靠近刀背部分覆較厚泥土,依次漸薄而下,刃口處則不包泥土。刀身下水淬火時刀口未包泥土處 直接與水接觸可增加其硬度,包覆泥土部分並未與水直接接觸可增加其韌性與彈性,使刀身具有良好彈性,使刀口堅硬不易缺口。唐直刀具備了軟硬兼顧、攻守皆宜 的特點。因此它是一款十分可怕的武器,一般的鎧甲根本無法阻擋唐直刀劈砍。

原來日本的武士刀是由唐代的唐直刀演變而來的 第3張

冷兵器時代的頂峯———唐直刀

原來日本的武士刀是由唐代的唐直刀演變而來的 第4張

名劍-巨闕劍

唐直刀流傳到日本後,當時的日本貴族都以擁有一把唐直刀爲榮,日本的武士刀就由其演變而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