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與科舉制度同興衰的達城院棚巷:一條年代久遠歷史厚重的街巷

與科舉制度同興衰的達城院棚巷:一條年代久遠歷史厚重的街巷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院棚巷,緊鄰達城中心鳳凰頭,東起柴市街,西至翠屏路,北接文化街,就是這麼一條很不起眼、甚至被不少市民忘卻的小巷,曾經叫考棚街、院棚街,至今已至少有300多年的歷史。這裏,曾是達官貴人聚集、莘莘學子敬仰的地方;這裏,有着輝煌的過去,也有着滿懷希望的未來。

與科舉制度同興衰的達城院棚巷:一條年代久遠歷史厚重的街巷

院棚巷與科舉制度同興衰

院棚巷是科舉制度的產物。明清時,科舉考試分爲四個級別,由低到高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那時的達州,只能舉行由府、州、縣的長官監考的院試。爲了組織考試,便於監督管理,清朝以前在府署東南面、如今的地址上搭設文官考棚,這裏便叫考棚街;到了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又在這裏修建試院,於是有了考棚街的名稱,街道長180米,寬5米。經重修和先後多次維修後,還建起有左右轅門、樂樓、儀樓、廂房的兩個考棚,裏面擺放200多條木凳,佈置左右木案,每一木案可容納14個考生參加考試。

後來,達州參加考試的人越來越多,然而,院棚巷場地狹小,條件簡陋,出現了“大班額”現象,考生坐下後動身都非常身困難,儘管如此,還是無法容納更多的考生,考生因此意見很大。道光年間,知府孫益廷發動所屬各縣和考生捐錢,到達城西邊的步射場新增考棚,建起大堂、辦公室、廂房、廚房、廁所、考官招待室、文童複試處,並在空曠地方栽植花草。孫益廷專門爲此作碑記,認爲“大有益於士林,大有功於考校者也。”光緒初,知縣廖葆恆又籌款,在考棚內外修建雨棚,讓考生免受日曬雨淋。

光緒三十一年(1905),隨着近代科學文化的傳入和國內民主革命運動的高漲,清朝政府被迫下令“停科舉以廣學校”,廢除了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製度。從此,院棚巷結束了院試考試。

與科舉制度同興衰的達城院棚巷:一條年代久遠歷史厚重的街巷 第2張

院棚巷與幾家廟堂成鄰居

經查閱《達縣誌》、《達縣市志》,聽取文史專家鄧高、朱全森和土著居民範芝建、趙成忠的介紹,清朝和民國時期的院棚街,是一條直街,石板路,靠如今翠屏路口有一口水井,有20來米深,井內梯道通向井底,井水主要供院棚巷和劉家院子、尹家院子和羅家院子100來口人使用。從院棚街到柴市街,要經過一段彎彎拐拐的石梯,從東門出去。這裏的民房,一至二層爲穿鬥式木房,普通家庭二樓多則是用篾條編織而成。

院棚巷的後面是龍王廟,解放後修建成原來的達縣縣委招待所;龍王廟過文化街,那裏是孔廟,曾設有民衆教育館,後來成爲原地區農業局;院棚街左邊文昌宮,如今是文華街小學;前面則是三善堂,1947年,在此修建磚木結構的“若瑟醫院”,成爲如今達州市中心醫院門診部。

辛亥革命後,一些閒置的官產則賣給私人,院棚巷也是如此,被宣漢冉姓人買去。“這個姓冉的喜歡打牌,一個晚上就把房子全部輸了出去。”在如今的院棚巷,上了年紀的人還津津有味地說起這件的事。

與科舉制度同興衰的達城院棚巷:一條年代久遠歷史厚重的街巷 第3張

院棚巷走出多位知名人物

院棚巷舉辦院試,營造了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推動民間的讀書風氣,從清朝道光年間的試院可容納千多人的規模來看,達州讀書的人還真不少。他們從院試起步,有的通過科舉考試獲得功名,成爲一方諸侯、知名人物。廢除科舉後,有些人被其精神感染,發奮讀書,成爲某個行業的領軍人物。

大竹江國霖英敏強記,勤奮學習,成爲縣學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被畢生重視教育,重視人才的知府孫益廷發現,將他招到綏定府學深造,親自給江國霖傳道解惑,獎給助學補貼,從物質上幫助他追求功名。不僅如此,他還告誡江國霖不要在舞文弄墨上有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要窮盡古今,事業上要有建樹,要報效家國。江國霖不負孫益廷的厚望,通過層層科舉考試,最後在道光皇帝主持的殿試中,獲得第一甲第三名,人稱江探花,歷任翰林院編修、惠州知府、雷瓊兵備道、廣東按察使、廣東布政使、廣東代理巡撫等職。深受民衆擁戴。

清代教育家、思想家、達縣河市壩(今達州市達川區河市鎮)的劉行道,早年得到時任綏定府教授廖平的指教,後拜達縣訓導潘清蔭爲師,終年苦讀,博覽羣書,參加四川鄉試,中恩科舉人,成爲當年中舉者中最年輕的人。他先後任四川高等學堂經史教習兼附屬中學校長、重慶中學校長、達州市第一中學首任校長、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史學教授,後以內閣中書充光緒實錄館協修。

沒有科考,不能說沒有出人才。如今院棚巷108號就出過博士生導師唐家祥。範芝建踏着小歐專業理髮店的地板說道:“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唐家祥的母親李正英和我的父親花200塊錢買下這房子,兩戶人共同居住。那時,唐家祥家裏很窮,經常打着赤腳板上學。從唐山鐵道學院大學畢業後當過華中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他兒子毛兒(小名)也在這裏出生,還在一小讀過書呢。七十年代初,他母親才離開達縣到了蘭州。”

院棚巷行進在育人的路上

院棚巷沒有了院試,實業卻興起來。1920年,範氏五兄弟率先開設梳篦鋪,緊接着勸工局的教養工廠、劉德成的藤器鋪、陳德生的利民梳篦店和德記天成梳篦莊,以及皮革廠、搪瓷廠等小廠小店陸續開辦,後來或合併搬遷,或自行關閉,已難見蹤影。目前,這裏服裝、理髮、餐飲、茶樓、藥店、玩具等成了新的實業。

1981年以前,名稱由院棚街變成了院棚巷,形狀由一字型變成了T字型,經過1981、1984年兩年的改造,由石板路變成混凝土路,從翠屏路中段接到文華街,長度由180米增加到235米,門牌編號改爲由東向西,起於柴市街長廊內,止於翠屏路交界處,門牌號達245個號。

院棚巷36號應是佔地面積最寬大的地方。這裏,最早是文昌宮,1907年,辦起達縣高等小學堂,幾經變化,建設成爲通川區第一小學。2013年,“一小西遷,文華新生”,這裏成爲通川區文華街小學,繼續傳道授業解惑,行進在培養祖國未來人才的路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