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軍機大臣人員和職權的設置如何 對歷史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軍機大臣人員和職權的設置如何 對歷史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軍機大臣,俗稱“大軍機”,又稱“樞臣”,是軍機處的長官。正式名稱,初期有“辦理軍機事務”、“軍機處行走”,後來有“軍機大臣上行走”,光緒年間始用“軍機大臣”之名,凡有上述名稱的,都是軍機大臣。

人員設置

軍機大臣由皇帝在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中選任,沒有定員。從《清史稿·軍機大臣年表》看,軍機大臣最初設了三人,即怡親王允祥、大學士張廷玉、蔣廷錫,後來逐漸增加,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最多時達十一人。

軍機大臣人員和職權的設置如何 對歷史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軍機大臣,具體名目甚多,例如:(1)雍正間的“辦理軍機事務”;(2)辦理軍機大臣;(3)“軍機處行走”、“在軍機處行走”或“在辦理軍機處行走”,“軍機處行走”名目從嘉慶朝後期起即極少使用,僅恭親王奕訢以議政王入值軍機時使用過一次;(4)“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等等。

各軍機大臣的名次都有一定,大致以官位高低及行走先後爲序,也有經皇帝指定的,其中資歷最深者爲“首席軍機大臣”,或稱“領班軍機大臣”、“揆席”,但沒有正式的名義。初入軍機者,前期稱“軍機處學習行走”,後來有“大臣上學習行走”,屬於見習軍機大臣的性質,任職一、二年方去掉“學習”字樣,爲一般軍機大臣。

職權設置

職權差異

在軍機大臣中,領班軍機大臣具有特殊地位。他每日入值,隨時準備皇帝召見,即使皇帝外出巡幸也不例外。初期,凡應皇帝召見議商政務、承皇帝旨意起草諭旨以及寄給各官員之諭旨的署名等,均爲領班軍機大臣專責。乾隆時,傅恆任領班,經皇帝批准改爲軍機大臣共同面君承旨,發出之寄信諭旨,亦改用軍機處名義。

軍機大臣人員和職權的設置如何 對歷史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2張

如前所述,初入值軍機處者,因資歷或能力尚淺,則命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加“學習”二字,意示見習,其地位低於一般。一二年後,再由領班的軍機大臣奏請去其“學習”二字。各軍機大臣之間,因資格、品位之高低而有差別,除視秩排班外,權力亦有不同。如:有的滿洲軍機大臣只准閱辦滿文奏報;新任之軍機大臣不準閱辦皇帝硃批過的奏報。這些等級差別,均不見有“則例”、“章制”,而是由皇帝親定。

具體工作

軍機處職能原爲承命擬旨,參與軍務,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軍機處已不再是單純的軍事機構,逐漸演變爲清代全國政令的策源地和統治中心,其地位遠高於國家行政中樞的內閣。軍機大臣的職務是“掌書諭旨,綜軍國之要,以贊上治機務。”即秉承皇帝的旨意辦理軍政事務,實際上是爲皇帝作侍從祕書工作。下設軍機章京,從內閣和六部中抽調中書,即中等官充任,協助軍機大臣處理文書,對一般奏章票籤處理意見,根據皇帝的意圖起草諭旨以及“記載檔案”等。官品不高,但接近機密,俗稱“小軍機”。分滿、漢兩班,各以一人爲領班,一人爲幫領班。處下還有兩個機構:負責修纂的“方略館”和掌翻譯的“內繙書房”。

①、負責皇帝下達諭旨的撰擬和參與官員上報之奏報文書的處理;

②、凡國家之施政方略、軍事謀略以及官員的重要陳奏意見,或對官員的懲處、彈劾事件等等,皇帝批交軍機大臣議,或會同各有關衙門議,並著提出處理意見,奏報皇帝裁奪;

③、某些重大案件,皇帝專交軍機大臣審理定擬,或會同三法司審擬;

④、文武官員上至大學士、各部尚書,各省總督、巡撫,以至道府、學政、關差,以及駐防將軍、都統,駐各邊疆地區的參贊、領隊、辦事大臣等的補放,均由軍機大臣開列應補人員名單,呈皇帝擇用。遇科考,亦由軍機大臣開列主考、總裁官名單及考試題目,請皇帝選用。複試、殿試,軍機大臣負責覈對試卷、檢查筆跡或任閱卷官;

⑤、軍機大臣常侍皇帝左右,以備顧問;

⑥、軍機大臣可奉皇帝之命,以“欽差”的身分,往各地檢查或處理政務,稽查各省、各部院之匯奏事件。此外,軍機大臣還兼任方略館的總裁,內閣書房管理大臣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工作流程

1、發折;奏事處將官員奏摺下發軍機處。

2、接折:軍機章京將奏摺送軍機大臣閱。

3、見面;軍機大臣將奏摺送皇帝處請旨。

軍機大臣人員和職權的設置如何 對歷史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3張

4、述旨:將皇帝旨意擬成諭旨再交皇帝御覽。

5、過朱:皇帝硃筆改定奏摺。

6、交發:將諭旨下發有關衙門實施。

7:開面:諭旨以年月日爲序抄錄備案。

8、交折:將原奏摺交內奏事處。

9、月折:將奏摺複本每月一編。

10、隨手:將諭旨、奏摺重點二季一編。

11、封櫃:將月折、隨手檔收櫃題封。

歷史影響

軍機處總攬機要,還有向皇帝推薦官吏的權力,權限凌駕於內閣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軍機處票籤後呈請皇帝批示。皇帝的諭旨,凡屬機要,都由軍機處草擬,稱爲“密諭”,經由軍機處通過兵部送達地方的督撫,稱爲“廷寄”,內閣無從過問。至於“文武官特簡”以及西北兩路軍兵換防也要由軍機大臣“進其名單”呈請欽定。軍機處還立有“存記簿”,相當於機要檔案,“凡有旨存記者,皆書於冊而藏之”,“應密存事件,則密封存記”。總之,軍機處奉命經辦一切重大軍政事務,成爲國家的政治中樞。軍機處產生後,原來的議政王大臣形同虛設,內閣也成了處理一般事務的機構了。

軍機處雖然總轄軍國政務,但它本身不是一個正式的權力機關。軍機大臣無專職,亦無定員。軍機處不設官署,除了奉命辦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決定,也無權對外發出任何指示,即“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檐曝雜記》卷1)。其官員互不統屬,皆直隸於皇帝,軍機大臣的罷置也聽命於皇帝,一切大權都集中在皇帝手裏。它的設立是清代統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變革。皇帝通過軍機處,完全控制了全國的軍政大權,實現了“乾綱獨攬”的絕對君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