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百科 > 古文名著 > 太平廣記·卷十二·神仙·李常在具體內容是什麼?該如何翻譯?

太平廣記·卷十二·神仙·李常在具體內容是什麼?該如何翻譯?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爲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十二·神仙·李常在

太平廣記·卷十二·神仙·李常在具體內容是什麼?該如何翻譯?

【原文】

李常在者,蜀郡人也。少治道術,百姓累世奉事。計其年,已四五百歲而不老,常如五十許人。治病,困者三日(日原作月,據明抄本改),微者一日愈。在家有二男一女,皆已嫁娶,乃去。去時從其弟子曾家孔家,各請一小兒,年皆十七八。家亦不知常在欲何去,即遣送之。常在以青竹杖度二兒,遣歸置其家所臥之處。徑還,勿與家人語。二子承教,以杖歸家,家人了不見兒去。後乃各見死在牀上,二家哀泣,殯埋之。百餘日,弟子從郫縣逢常在,將此二兒俱行,二兒與弟子泣語良久,各附書到。二家發棺視之,唯青竹杖耳,乃知非死。後三十餘年,居地肺山。更娶婦。常在先婦兒乃往尋求之。未至十日,常在謂後妻曰:“吾兒欲來見尋,吾當去,可將金餅與之。”及至,求父所在,婦以金與之。兒曰:“父舍我去數十年,日夜思戀,聞父在此,故自遠來覲省,不求財也。”乃止。三十日父不還,兒乃欺其母曰:“父不還,我去矣。”至外,藏於草間。常在還語婦曰:“此兒詐言如是,當還。汝語之,汝長不復須我,我在法不復與汝相見。”乃去。少頃兒果來,母語之如此。兒自知不復見其父,乃泣涕而去。後七十餘年,常在忽去。弟子見在虎壽山下居,復娶妻。有父子,世世見之如故,故號之曰“常在”。(出《神仙傳》)

太平廣記·卷十二·神仙·李常在具體內容是什麼?該如何翻譯? 第2張

【翻譯】

李常在是蜀郡人氏。年輕時就研究道術,好幾代人都侍奉着他。計算他的年齡,已有四五百歲了。但從不見老,總像四五十歲的人。他經常給人治病,重病三天治好,病輕的一天就痊癒了。他有兩兒一女,都已經娶妻嫁人,他就離家出走了。他走時帶着他弟子曾某和孔某的兩個兒子,都十七八歲。曾、孔兩家並不知道李常在要去什麼地方,就把兩個孩子給李常在送去了。李常在交給兩個孩子兩支青竹杖、用竹杖超度他們,讓他們先各回自己的家。把青竹杖放在自己的牀上,然後就悄悄回來,不要對家裏人說。兩個孩子按照指示拿着竹杖回了家。家裏人看見孩子一直沒走,後來就發現死在自己牀上。兩家人十分悲痛的把孩子埋葬了。一百多天後,李常在的弟子在郫縣遇見了李常在帶着那兩個死去的孩子一同走,兩個孩子和常在的弟子哭着談了很久,並各自給家裏捎了信。孔、曾兩家打開棺材,見裏面只有一支青竹杖,這才知道兒子沒有死。李常在三十年後住進地肺山中,又娶了一房妻室。他前妻的兒就出門去找李常在。常在當兒子來到前十天就對後妻說:“我兒子要來找我,我得出去躲一躲。他來以後,你把這金餅給他吧。”兒子到了以後,問後孃父親去了哪裏,後孃就把金餅給了他。兒子說:“我父親扔下我出走好幾十年了。我日夜想念他,聽說他在這裏,我才千里迢迢看望他,並不是來找他要錢的。”於是就住下了。過了一個月,李常在還沒回來,兒子就騙他後孃說:“我父親不回來,我就回去了。”兒子出去後藏在草叢裏,李常在回來對後妻說:“我兒子騙你,他並沒有走,還會回來。他回來後你就對他說你已長大成人,不需要我撫養照料了,我一心修煉道術,不會再見他。”李常在向後妻交待完就去了。不大一會兒,兒子果然又回來了,後妻就把李常在的話轉告給他。兒子知道再也見不到父親,就哭着走了。七十多年後,李常在又離家出走。他的弟子見他在虎壽山下住,又娶了妻。當地人父子幾代都看見他,總是不變老。所以稱他爲李常在。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