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資訊列表 > 

有關科考的歷史精選

唐代科考落第還能當官嗎?唐朝有哪幾種入仕方式?

唐代科考落第還能當官嗎?唐朝有哪幾種入仕方式?

唐代科考落第還能當官嗎?唐朝有哪幾種入仕方式?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知道,在隋唐時期,選官制度有了一次很重要的更新,這就是科舉制度的創立實行,比起前代的世卿世祿制、察舉制、徵辟制和九品中正......
2014-07-20
百年老店“王致和”的起源:王致和屢次科考失利

百年老店“王致和”的起源:王致和屢次科考失利

1669年(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縣舉人王致和進京會試落第,滯留京城。這已經是第四次會試落第了,想起這麼多年經年累月的寒窗苦讀,王致和不禁悲從中來。王致和的家庭很窮。作為一個窮舉人,他做官的可能幾乎是零。因為當時以舉......
2022-05-05
武則天首開武舉科考,都比試些什麼呢?

武則天首開武舉科考,都比試些什麼呢?

我國自從隋朝時期開始出現科舉制度,唐承隋制,並把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起來。但是,剛開始的科舉制度只是文舉,也就是隻有秀才書生們進行文科考試,並無武士們進行比武的武舉考試。唐代武則天時,這位女皇帝為了選拔冊封武將,培養......
2021-03-11
古代科考冒名頂替的人會有什麼下場?

古代科考冒名頂替的人會有什麼下場?

古代科考冒名頂替的人會有什麼下場?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科考冒名頂替的事自古就有。嘉慶三年(1798年),湖南鄉試,富家子傅進賢買通了負責監考的小吏,把一份甲類試卷的答案貼到自己的試卷上,結果高中......
2021-12-16
古代選妃的基準是什麼?比科考還要難很多

古代選妃的基準是什麼?比科考還要難很多

古人選美可是有標準的,胖和瘦都不是標杆,這一點可以從“楊肥燕瘦”看出來,楊貴妃可是很胖的,趙飛燕卻是很瘦的,可她們依舊受到了皇帝的青睞,可見胖瘦不是重要原因。那麼重要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古代選妃的......
2022-07-24
野史趣聞:清朝重臣左宗棠科考竟然三連敗

野史趣聞:清朝重臣左宗棠科考竟然三連敗

左宗棠61歲時候,成為大學士,相當於國務院的總理或副總理。緊接著,他還掌管外交,內政外交於一身,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慈禧也非常重用他。網路配圖但是,左宗棠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史..........左宗棠,出身很是貧寒,他不像李......
2018-08-30
揭祕明初科考,南北方的士子考試不一樣嗎?

揭祕明初科考,南北方的士子考試不一樣嗎?

狀元只做了二十多天就被車裂而死。這在歷史上可謂獨一份。這個狀元就是“陳安阝”,現在人們習慣稱作“陳安”。陳安是福建人,非常有才,是時人公認的“閩中十才子”之一。陳安於明太祖洪武三十年,也就是1397參加會試,順利勝......
2021-03-22
古人也有高考情結:中國古代官員回憶科考的艱辛

古人也有高考情結:中國古代官員回憶科考的艱辛

地球人都知道“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其實這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古人當官的慾望比我們更強烈。現在想當公務員,上完大學還要參加國考,而過去想做官最少也要考兩輪。如果想有更好的發展,後面還有三四輪考試等著你,且淘汰率都......
2022-05-09
李昭德為什麼沒靠家族蒙蔭,選擇了科考取士?

李昭德為什麼沒靠家族蒙蔭,選擇了科考取士?

李昭德是唐朝武則天時期的宰相。是京兆長安人,出生於隴西李氏丹陽房,父親是刑部尚書李乾祐。雖然他出身於官宦人家,但他卻是依靠考取明經而進入的仕途。年輕的李昭德十分精明幹練,在擔任宰相之前,他已經擔任過許多職......
2022-03-19
封建科舉制度的利與弊,嚴復如何被逼去參加科考的?

封建科舉制度的利與弊,嚴復如何被逼去參加科考的?

中國很多青史留名的事都是落榜生乾的。蒲松齡屢試不第,直到71歲才成為“中專生”(歲貢生);左宗棠三次參加“研究生”(進士)考試都是名落孫山;王國維更是數次參加科舉,無一成功。一個人的能力、成就與學歷未必能畫等號,但......
2020-08-03
清初科考舞弊大案 讓順治帝大開殺戒

清初科考舞弊大案 讓順治帝大開殺戒

順治十四年(1657年),歲次丁酉,是大比之年,全國各地的許多學子不遠千里來到京城參加順天鄉試,張漢就是其中一個。當張漢來到天子腳下時才發現,跟他一樣來京師參加鄉試的學子接踵而至,項背相望。這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嗎?要......
2018-10-23
史上離奇科考:秦檜不滿一歲孫子中榜眼

史上離奇科考:秦檜不滿一歲孫子中榜眼

一場“零錄取率”的考試科舉考試是封建統治者攬延人才、收買人心的一種手段,在封建社會的幾千年歷史中對維護社會穩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總體來看,科舉考試還算比較公平,改變了魏晉以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用人體制......
2019-06-07
同樣是科考失敗,曾國藩和洪秀全卻走了不同的路

同樣是科考失敗,曾國藩和洪秀全卻走了不同的路

道光十三年,曾國藩凌晨起床,天未亮就到了考場。這次是學臺大人親自點名,各個知縣等官員排列兩旁,氣氛威嚴隆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這次科考,曾國藩自認為找到了寫作的門道,經過苦學苦思,悟到了讀書不能讀死......
2021-08-11
洪秀全的《天父詩》:其數次科考失利是有道理的

洪秀全的《天父詩》:其數次科考失利是有道理的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廣東花縣人。其父洪鏡揚是鄰近諸村的保正,家有田產。他有兩個哥哥,三兄弟中唯有他讀書求功名。洪秀全7歲入本地私塾讀書,從13歲考到30多歲,考了四次,都未能考上秀才,其學問之糟糕可想而知。一再落榜到公開......
2018-01-23
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是誰?卻一生不參加科考

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是誰?卻一生不參加科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靜夜思》想必大家都背過,而且是在很小的時候,這首詩的作者大家也一定知道,那就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號稱“詩仙”的李白。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一提到李白,......
2021-03-29
清代對聯諷刺科考作弊:不嫌文丑 惟愛顏良

清代對聯諷刺科考作弊:不嫌文丑 惟愛顏良

(一)清代,凡是未考中秀才的人,不管年齡大小一律稱為“童生”。雍正年間,有一位老童生頗有才華,但由於沒有後臺,加上性情耿直,不肯送禮給考官,因而連考十二次都落第。他仍不灰心,繼續應考。考官看見他的名字很不高興,隨手將他的......
2014-03-18
洪武三十年發生了什麼事情?朱元璋為何要下令重新科考

洪武三十年發生了什麼事情?朱元璋為何要下令重新科考

朱元璋,別名朱重八,明朝開國皇帝。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在中國古代,國家之中最為盛大的考試當屬科舉考試了,很多人寒窗苦讀多年,就只為了在科舉考試之上一展風采,獲得進入仕途的機會。中國歷史悠久,科舉考試發生的次......
2022-05-10
柳永因為一手婉約好詞,科考26年才中進士,這是為何呢?

柳永因為一手婉約好詞,科考26年才中進士,這是為何呢?

柳永是北宋官場、詞壇的一朵奇葩,接下來小編講講他的一些故事。他出身官宦世家,父親官至工部侍郎,相當於今天的副部級官員。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柳永與父親有著相同的人生志向,那就是要科場揚名、仕途建功。柳永的這一志向是......
2020-06-18
唐伯虎為什麼會捲入科考作弊案?作弊案背後的陰謀是什麼?

唐伯虎為什麼會捲入科考作弊案?作弊案背後的陰謀是什麼?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唐伯虎作弊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唐伯虎被譽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無論是在詩詞方面,還是在繪畫方面都有極高造詣。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大才子卻在會試中被傳出考場舞弊的醜聞,以至......
2019-12-16
唐朝是如何處置哪些科考作弊的人呢?

唐朝是如何處置哪些科考作弊的人呢?

科舉制是以考試的形式選拔官吏的制度。隋朝創立,至清朝滅亡,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在這一千三百多年當中,既有說不盡的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也有道不完的不學無術,科場舞弊。在這些無數的舞弊手段中,“走後門”無非是最為普遍,也是......
2022-03-02

 98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