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有关如梦令的历史精选

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

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
2021-08-31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
2021-08-26
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何理解?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何理解?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
2020-11-08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苏轼〔宋代〕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水垢何曾相受。细......
2022-09-16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
2021-08-26
纳兰性德《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这首词像极了作者的一生

纳兰性德《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这首词像极了作者的一生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其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
2021-09-14
如梦令:探索其起源与性质

如梦令:探索其起源与性质

在中国古代诗词的丰富宝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词牌名和曲牌名,它们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的框架和灵感。如梦令,这一充满诗意的名称,究竟是词牌名还是曲牌名?它又是由谁所发明的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如......
2024-02-23
清代诗词鉴赏之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该诗词有什么隐喻?

清代诗词鉴赏之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该诗词有什么隐喻?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清代】纳兰性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
2020-11-1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这首词的原意是什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这首词的原意是什么?

【原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注释】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临水的亭台。日暮:黄昏时候。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兴尽:尽了兴致。晚:比合......
2021-01-26
宋词鉴赏之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其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宋词鉴赏之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其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宋代】秦观,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词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池上”一问横......
2022-05-09
李清照的柔情蜜意——解读如梦令

李清照的柔情蜜意——解读如梦令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留下了许多令人动容的词作。其中,《如梦令》被誉为李清照最肉麻的一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深的思念之情。《如梦令》是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创作的......
2023-11-21
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全词融情于景,清新淡雅

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全词融情于景,清新淡雅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宋朝官员,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宋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著有《相山集》30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26卷......
2021-11-15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纳兰性德〔清代〕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译文......
2022-08-29
宋词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鉴赏,作者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宋词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鉴赏,作者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词是记游赏之作,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
2020-11-14
纳兰性德《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这首词要写愁而不直接写愁

纳兰性德《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这首词要写愁而不直接写愁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其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
2021-08-28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严蕊〔宋代〕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译文说它是梨花又不是梨花。说它是杏花它也不是杏花。花瓣白白又红红,难道是春风特有的情味?曾记得,曾......
2022-05-26
宋词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鉴赏,作者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宋词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鉴赏,作者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
2020-11-14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及赏析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及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
2020-08-14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词人李清照当时有个好心情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词人李清照当时有个好心情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
2022-03-16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创作背景是怎么样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创作背景是怎么样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创作背景是怎么样的?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不过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作品原文如梦令⑴常记溪亭日暮⑵,沉醉不知归......
2022-05-27

 50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