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記載 > 演義趣聞 > 每日兵器:一言不合就拔刀,武松的戒刀這麼牛?

每日兵器:一言不合就拔刀,武松的戒刀這麼牛?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松在鴛鴦樓大開殺戒後,慌不擇路逃離了孟州城。陰差陽錯之下,被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孃手下拿個正着,險些死於非命。

危急時刻,張青夫婦趕至救下了武松,並收留他在自己店中養精蓄銳。眼見風聲越來越緊,擔心發生意外,張青夫婦推薦武松到二龍山魯智深處入夥。

心細如髮的孫二孃,爲安全起見,爲武松做了易容術,將他打扮成一個行者模樣,給他找來一身行頭:一個鐵戒箍、一身衣服、一領皁布直裰...一個沙魚皮鞘子,插着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

從此,這兩把時常半夜鳴嘯的戒刀成了武松須臾不離身的兵器,伴隨他闖蕩江湖、衝鋒陷陣。

無獨有偶,魯智深在五臺山時,也曾打過一條戒刀。書中交待,戒刀是與禪杖一起打的,禪杖是六十二斤重,戒刀並沒有說明重量,只知長爲三尺(“藏春冰三尺”,《水滸傳》第五回語)。兩件家生,共計費銀五兩。從書中描述分析,戒刀似乎爲半買半贈,並沒有與魯智深計較價錢。

每日兵器:一言不合就拔刀,武松的戒刀這麼牛?

網絡配圖

影視作品中,魯智深的戒刀類似漢代環首刀,武松的戒刀像是唐刀,流傳至今的水滸版畫中,武松的戒刀更象是雁翎刀。那麼,宋代的戒刀究竟是怎樣的呢?

圖:雁翎刀

戒刀,本是梵文音譯,也譯作“刀子”。五臺山下的鐵匠爲什麼只計較禪杖的分量,而不與魯智深說戒刀的重量與價格是有原因的。戒刀,並不是影視作品《水滸》中的殺人利器,而是僧人們用來修剪指甲、剃髮、裁衣的小工具。

據佛經記載,佛在舍衛國時,收了一個理髮匠做比丘,這個理髮師在念經修行之餘,負責爲僧衆剃髮。爲方便一衆弟子剃髮、剪指甲、拔鼻毛,佛“聽蓄剃刀”。

解決了上述問題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僧衆的衣服裁剪開始是用手撕的,這樣做,不但沒有準頭,還容易造成衣料的浪費。佛又“聽畜刀子”,用於裁剪衣料,並且指示“不畜長刀”,同時對戒刀的尺寸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大的長六指、小的長四指,介於四指與六指之間的屬於中等。

佛經中,釋迦牟尼對戒刀的形制也有記載:有的如鳥羽曲,有的似雞翎,有的如彎月,但這幾種又有一個共同點——“不應尖直”。

據《大宋僧史略》載:“戒刀皆是道具。按律,聽畜月頭刀子,爲割衣故。今比丘蓄刀名‘戒’者,蓋佛不許斫截一切草木,壞鬼神村故。草木尚戒,況其它也。”釋迦牟尼不允許用刀砍斫草木這些有生命的東西,當然更嚴禁殺人了。

歷史上,與戒刀有關的典故最出名者,無過於禪宗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的故事了。

據佛經記載,慧可在嵩山少林寺見到達摩大師後,虛心求教。可是達摩面壁而坐,對他視若無物。慧哥沒有因受到冷落而氣餒,而是更加堅定了求法的信念。寒冷的冬夜風雪交加,慧可侍立在外一動不動。天亮後,身周積雪已過膝蓋。

每日兵器:一言不合就拔刀,武松的戒刀這麼牛? 第2張

網絡配圖

達摩雖心下感動,卻仍想磨礪一下慧可,開口道:“如此星辰非昨夜,爲誰一夜立風宵?”慧哥聞言,急忙拜倒,恭恭敬敬道:“願大和尚廣開方便之門,普渡衆生!”達摩聽了,不爲所動,道:“過去諸佛至高無上妙法,皆經累劫精修所得,行他人不能行,忍他人不能忍,站立一夜就想求得大乘道果的真諦?怕是一種徒勞,你還是回去吧。”慧可聞言暗忖:古人求法爲示心誠,有捨身伺虎、割肉喂鷹之舉,自己爲什麼不能爲求法做出些許犧牲呢?主意已定,當即取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忍痛斬斷左臂。

白的雪、紅的血,悽美、慘絕,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淋漓的畫面,慧可沒有止血,一言不發拾起斷臂放在了達摩面前。達摩被他虔誠所動,道:“諸佛最初求道,爲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得!”

達摩正式收慧可爲弟子。爲紀念慧可立雪斷臂,少林寺僧人將達摩坐禪的亭子命名爲“立雪亭”,乾隆帝到此巡遊,親賜御筆匾額“雪印心珠”。

慧可的戒刀可以斷臂,但用來衝鋒陷陣怕是就強人所難了。顯然,《水滸傳》作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爲自圓其說,爲武松量身定製了一個綽號——行者!

行者,是指一心向佛,已經在修行了,卻還沒有剃度出家的佛教信徒。孫二孃爲幫助武松逃脫官府的追捕,贈與他一個鐵戒箍、一領皁布直裰、兩柄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無獨有偶,鐵箍、皁布直裰、戒刀,這三樣東西,孫悟空也有一套,而且孫悟空也有個“孫行者”的名號。《水滸傳》《西遊記》都成書於明代,據此可知,戒刀、鐵箍、皁布直裰在明代是行者的標配。

皁布直裰,是僧人禦寒之物;鐵箍,是提醒修行者,時刻不忘恪守佛家清規戒律。孫悟空戴了箍之後野性收斂了許多,武松頭上的鐵箍,象徵意義更大於實際意義,戴着鐵箍、佩着戒刀,行事卻更加有恃無恐:腰間的戒刀還沒有捂熱乎,就迫不及待的殺蜈蚣嶺的小道童來祭刀了。

每日兵器:一言不合就拔刀,武松的戒刀這麼牛? 第3張

網絡配圖

小道童何罪之有?一言不合舉刀就砍,濫殺無辜就是替天行道?僅從此事來看,武松最多是條好漢,而絕非英雄。

佛法勸人行善,如遇十惡不赦之徒,實在無法感化,妄動無明,開殺戒超渡其往西方極樂世界,想來釋迦牟尼亦當默許。但若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幟,行的卻是恃強凌弱、見不得人的勾當,只能爲人們茶餘飯後增加笑料與談資而已。

對中國古代冷兵器(如唐刀,漢劍,明清刀劍等兵器)感興趣的好友,可以回覆“刀友”或“劍友”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