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明末皇帝崇禎在自縊時,身邊爲何只有王承恩一人?

明末皇帝崇禎在自縊時,身邊爲何只有王承恩一人?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末皇帝崇禎在自縊時,身邊爲何只有王承恩一人?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公元1644年,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新生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不願投降受辱,在順軍攻入紫禁城之前,前往煤山自縊殉國,唯一陪着他殉國的,只有貼身太監王承恩一人。

至於文武百官和天子親軍錦衣衛等,當時沒有人在崇禎身邊,自然也就無人陪着他殉國,據說,崇禎在十九日早晨,還曾在紫禁城的大殿旁鳴鐘召集百官前來,但無一人響應,絕望的崇禎也只能帶着王承恩一人去上吊。

明末皇帝崇禎在自縊時,身邊爲何只有王承恩一人?

崇禎皇帝執政十七年中,雖然跟文武百官的關係比較緊張,臨死前也只有一個太監伺候着,但要說沒人願意陪他殉國,也不太準確,畢竟,大明朝立國近三百年,不可能沒有忠臣孝子,實際上,當時在北京城周邊的城鎮中,集體殉國的官員相當多,但在北京城內,就比較少了。

根據《明史·流賊傳》中的記載,李自成大軍進北京時:“文臣自範景文、勳戚自劉文炳以下,殉節者四十餘人。宮女魏氏投河,從者二百餘人。”官員和勳貴殉國的數量不算多,還沒有皇宮內的宮女多,可在北京城內,官員的整體數量是不弱於宮女數量的。

所以,在北京城破後,雖然有那麼幾十位文官和勳貴(加上他們的家人,也能有幾百人)在崇禎殉國後追隨他而去,但整體數量相對於城內龐大的官員數量來說,略微差強人意。

另外,在如《明通鑑》、《殉節錄》等文獻記載中,除文臣和勳貴外,北京城內的武臣,以及非官員身份的讀書人(生員、舉人國子監的學生等),攜家人殉國的,加起來也有數十人。不過,這個數量還是比較少,即使和殉國的文臣、勳貴的數量全加在一起,不算他們的家人的話,也還是不如宮女多。

有很多文章說,北京城破後有數千人殉國,這個統計數量估計是加上所有殉國官員家人的數量,以及保定等北京城周邊城鎮的殉國官員及其家人的數量,北京城內殉國的真沒那麼多,幾位內閣大臣中,都只有範景文一人殉國,還能指望有多少人跟隨?

再來說錦衣衛,錦衣衛是明朝特有的特務機構,其權勢和職責在歷朝歷代的特務機構對比中穩居第一,錦衣衛的權勢是明朝皇帝賜予,其身份也屬於“天子親軍”,按照常理來說,錦衣衛是最應該陪着崇禎皇帝抵抗到底,並以身殉國的羣體之一。

可在當時,錦衣衛最大的頭目駱養性在城破後,直接投降了李自成,他這個錦衣衛一把手投降,自然也帶着一大堆錦衣衛小弟跟着投降了。錦衣衛系統中,殉國的最高級別官員是南堂指揮同知(錦衣衛二把手,同知一般設立兩位)李若璉。

李若璉當時是崇文門守將,崇文門被攻破後自殺,死前留下遺言:“死矣!即爲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這位錦衣衛二把手的殉國,算是給錦衣衛的忠義留了些顏面。還有位錦衣衛千戶高文采,攜全家十七人一起殉國。

像李若璉、高文采這樣的錦衣衛實職官員(非實職的世襲錦衣衛不算,比如殉國的新城侯王國興,就掛有錦衣衛指揮使的職位),在北京城破後,殉國的是極少數,有駱養性帶頭,投降的還是大多數,錦衣衛殉國的數量和他們“天子親軍”的身份,也不太匹配。

明末皇帝崇禎在自縊時,身邊爲何只有王承恩一人? 第2張

投降李自成的錦衣衛們,其實也沒多少落到好,不少都在後來劉宗敏發起的“拷餉”運動中被打死,當時劉宗敏給投降的錦衣衛們的指標是,最少三萬兩白銀,封頂七萬兩白銀,給錢就免死,駱養性這樣主動投降的,都是給了三萬兩後,才保住性命。說沒錢?劉宗敏全不信,就只能熬刑熬到死。

好在包括錦衣衛在內的投降派們沒有熬多久,一個半月後,李自成被清軍和吳三桂聯手打跑了,清軍進北京了,他們又有了新朝可以效忠,但對於錦衣衛來說,他們也真的熬到頭了,因爲清朝要表現出和明朝的不一樣,所以錦衣衛在清朝僅僅只存在了一年,就被改成“鑾儀衛”。

從這個名稱就能看到性質和職責的不同,錦衣衛變成了單純的儀仗隊。清朝皇帝需不需要特務機構?肯定需要,著名的“粘杆處”就是特務機構,但清朝更多的是採用官員之間互相揭發的監視方法,美其名曰“密摺奏事”,把大部分錦衣衛的職能交給了官員們自己,至少名義上,清朝沒有了錦衣衛,也能宣揚消除了明朝的暴政。

綜上所述,在明朝崇禎朝滅亡後,就以北京城內的情況來說,包括錦衣衛這等“天子親軍”在內,文武官員、勳貴等,陪着崇禎皇帝殉國的實在不算多,或許是因爲崇禎一直以來和官員集團緊張的關係,也或許是因爲早在崇禎十五年時,聰明人都已經知道明朝不長久了,提前有了心理準備,臨到亡國時,還是怕死的居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