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崇禎帝在自縊的時候,爲何說“諸臣誤我”呢?

崇禎帝在自縊的時候,爲何說“諸臣誤我”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崇禎帝朱由儉從哥哥的手中將皇位接了過來,不過這時候的明朝可不是什麼好時候。此時的明朝已經岌岌可危了,就快要走向滅亡了。明熹宗朱由校的一生是很短暫的,朱由校一生英年早逝,不僅如此,就連皇子也是如此。沒有了皇子可以繼承皇位,這樣的情況下朱由儉纔得到了皇位,雖然這樣的皇位沒有人爭奪,但是此時這個皇位意義已經不大了。當時的後金已經崛起,不過明朝沒有重視,到了之後後金崛起,各路大軍紛紛進攻明朝的京城。

崇禎帝在自縊的時候,爲何說“諸臣誤我”呢?

這時候的明朝竟然還在黨爭之中,根本沒有人考慮過已經崛起的後金。最終的明朝雖然沒有被後金打敗,但是仍然被明末的農民起義軍打敗,李自成率先進攻到了京城,只可惜這個人不是一個做皇帝的料,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失敗了。

清軍入關之後,就開始了建立清朝的過程,從這之後,明朝徹底的滅亡,古代史進入了清朝時期。話說回來,現如今看明朝,一些神操作就能夠看出明朝爲什麼會滅亡。仔細閱讀史書就不難發現,明朝的滅亡不是空穴來風的。崇禎帝時期,明末的官場出現了一些神操作。第一個就是明末時期,非常嚴格的削藩。衆所周知,明朝從朱元璋時期就是藩王的,皇帝將自己的皇子分封藩王,這一點類似於古代的諸侯。這樣做其實是弊大於利的。

只不過在明朝時期,藩王一直沒有得到改善。到了明末時期仍然是如此,這時候的藩王早就已經習慣了世襲制,想要廢除藩王制,根本不現實。明末時期,藩王也是受到欺負的,這時候有負責管理起名的禮部,這個地方看似沒什麼,其實掌握大權。

崇禎帝在自縊的時候,爲何說“諸臣誤我”呢? 第2張

禮部在當時負責給藩王起名字。假如某一位藩王沒有給禮部的官員送禮,那麼這個藩王的名字肯定不好,比如說崇禎年間的衡王府,就因沒給夠錢,結果自己的孫子叫做朱慈愁。這樣的名字不禁讓人想笑。這就是明末時期的一個例子。

明朝末年,朝廷連自己的藩王都“宰”,這樣的操作能不讓明朝滅亡嗎?根據《三垣筆記》記載,當時的明朝兵部尚書傅宗龍被崇禎下獄,像這樣的朝廷命官,被下獄之後,竟然被獄卒勒索。獄卒將他身上的所有錢財都拿走了。像這樣的朝廷官員都會被獄卒勒索,那麼其他的朝廷官員更是好不到哪裏去。假如一個官員進入到了明朝的牢獄之中,他身上沒有錢財的話,那麼這個人的結局就是會被暴打一頓。可是崇禎帝得知這樣的事情後,非常震驚。

震驚的崇禎帝感到憤怒,可是當時的朝廷內閣大學士李標告訴崇禎帝,這些都是“此從來陋規”。就是說別激動,這些事情早就有了,而且大家都習慣了。不僅如此,在明朝的很多部門,都是存在這樣的陋習。這也是屬於明朝官場的神操作之一。這種事情崇禎帝雖然知道,可是他無法管理。畢竟這時候的明朝存在黨爭,崇禎帝繼位之後,就將魏忠賢殺死了。這個做法現如今看來實在是錯誤的。沒有了閹黨制約東林黨,那麼出現了的局面可想而知。東林黨一家獨大。

這就給崇禎帝造成了誤解。難怪崇禎帝在自縊的時候,說出了兩句話,一個是“諸臣誤我”,另一個是“文官皆可殺”。兩句話其實都與東林黨有關,由此可見魏忠賢雖然是奸臣,可是他對朝廷還是有作用的。東林黨只是一羣紙上談兵的文官而已。可以說最終的東林黨間接的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