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368年到1644年,明朝存在了276年,共出了16個皇帝,算得上是我國曆史上比較長壽的封建王朝。並且朱棣執政的時候,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話雖如此,但每一位皇帝或多或少都曾爲王朝永盛而做出過努力,簡單點說,就是當一位開明的聖君。因爲皇帝這種職業也是靠口碑說話的,自己這代多積點福,下一代也基本能穩坐皇位,高枕無憂。畢竟,任何王朝的崩塌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期以來的積患成疾。

再說回明朝,朱元璋爲了保證明朝能長盛不衰,去世前特意留下一本《皇明祖訓》。旨在告訴後來的朱家子孫如何經營治理好一個國家,而朱棣也曾留下一條後路可保大明不亡。但這些措施都被明朝的末代崇禎皇帝朱由檢給忽視了。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第2張

朱元璋的那本《皇明祖訓》裏無非是一些怎樣做明君的治國之道,並沒有什麼說頭。而朱棣留下的那條後路,就相當神祕了。

首先,我們來看朱棣在位時,他將皇宮從南京遷到了北京,還修建了紫禁城故宮。但他搬過來後,並沒有就此廢棄了南京。在舊都南京,朱棣仍然保存了一套完整的權力行政機構。這就是他給後代皇帝留的後路。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第3張

當時,能對明朝產生威脅的,無非是北方一些蠻族。像是後來入侵明朝的清軍,他們的前身也是北方蠻族政權之一的後金。而遷都北京,一來是爲了軍事上防禦便利,另一個原因就是即使北京失守,明朝的皇帝還能南下逃往南京,方便日後東山再起。

但崇禎皇帝並沒有選擇這條後路,最後在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時,羞憤不已,最終在煤山自殺殉國。這裏,不得不說朱由檢太過感情用事,倘若他按朱棣當年的想法,南遷到南京重振旗鼓,明朝估計還能堅挺不少時間。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第4張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局勢。闖王李自成發跡於北方,他的軍事勢力和重心也都在北方。朱由檢不管南不南遷,李自成統一北方也是遲早的事。還不如索性給其讓出來,保存自己的軍事實力。

此外,李自成是一個並不開明的起義領導者。他是出了名的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這也是歷史上農民起義的通病。雖然其軍事實力雄厚,但百姓早已被戰爭生靈塗炭多年,倘若李自成不改掉這些毛病。他即使統一了北方,位子也坐不長久。暴掠勢必誘發新的農民起義,他下臺也是遲早的事。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第5張

另外,讓李自成統一北方,夾在中間的平西王吳三桂必定會聯盟關外的清軍進攻李自成,到時候兩邊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基本都不會打南方的主意,如此一來,逃到南京的朱由檢還能統一南方,形成南北政權對峙的局面。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第6張

雖然後來逃到南方的明軍殘部也確實組建起了南明政權,但沒有朱由檢這個正統明朝皇帝坐鎮,南明自己內部很快就分崩離析,不攻自破。而且,倘若朱由檢逃到南方後,再想反攻北方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第7張

要知道,滿人不是漢人,對當時的明朝百姓來說是外族。雖然朱由檢並不是什麼明軍,但至少是漢人,但看民心這一塊,朱由檢就有相當大的勝算。而從清朝建立後,各地紛紛涌現的“反清復明”教派來看,也能佐證這一點。

朱棣曾經留下了後路,爲什麼被崇禎皇帝忽視? 第8張

然而,歷史沒有假設,朱由檢最後還是選擇了自殺。始作俑者無非是那句儒家千年古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一時風平浪靜”纔是千百年來,成大事者真正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