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在《三國志》一書中,陳壽爲什麼要貶低諸葛亮?

在《三國志》一書中,陳壽爲什麼要貶低諸葛亮?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陳壽爲什麼貶低諸葛亮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陳壽編寫《三國志》時已經是晉朝人。晉朝是司馬氏的天下,而司馬氏的老祖宗,就是曾與諸葛亮多次軍事對壘的司馬懿。因此,陳壽作爲晉朝史官,在敘述、評價諸葛亮時,只要涉及到司馬懿的軍事戰爭,陳壽都投鼠忌器,尤其是在評價諸葛亮的軍事成績方面,陳壽更是諱莫如深,這個很好理解,倘若把諸葛亮的一次次軍事大捷淋漓盡致的記錄下來,那豈不是對司馬懿的一次次醜化和羞辱嗎?要知道,司馬氏可是一貫殘忍冷血,司馬懿的誅滅曹氏宗族,司馬昭的殺害成濟事件,這些都歷歷在目,在這樣的恐怖高壓下,陳壽貶諸葛而捧司馬,也是人之常情。

在《三國志》一書中,陳壽爲什麼要貶低諸葛亮?

第二,陳壽家族與諸葛家族的恩怨。陳壽是晉朝人不假,但他的真正身份是“亡國賤俘”,他曾是蜀漢人,後來司馬氏一統三國,陳壽這才搖身一變成了晉朝人,而其家族與諸葛家族的恩怨,就形成於蜀漢期間。陳壽父親曾經是馬謖的參軍,馬謖丟失街亭後被諸葛亮處以極刑,而陳壽父親作爲相關責任人員,自然也受到了嚴懲,這種嚴懲,曾親歷戰事的陳壽父親也許毫無怨言,但不曾親歷戰事的陳壽卻未必能釋懷。另外,陳壽出生的第二年,諸葛亮就病死了,二人當然沒有交集,但命運弄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偏偏又是陳壽的頂頭上司,而陳壽又曾經“爲瞻所辱”。這樣一來,集中了兩代人恩怨的陳壽,在記錄諸葛亮時,怎麼可能公正客觀呢?

在《三國志》一書中,陳壽爲什麼要貶低諸葛亮? 第2張

第三,益州本土勢力對荊州集團的怨恨。在劉備建立的蜀漢帝國中,有三股勢力集團,其一是荊州集團,比如諸葛亮、魏延,這是蜀漢的核心力量,其二是東州集團,比如李嚴、法正,這是蜀漢的主要拉攏對象,其三是益州本土勢力,比如黃權、譙周,這是蜀漢的主要打壓對象。那麼,陳壽隸屬於什麼集團呢,答案是益州本土勢力,陳壽是土生土長的益州人,他的老師譙周又是益州本土勢力的典型代表,其在仕途中遭受打壓就在所難免了,這種長期的“區別對待”,使得陳壽對整個蜀漢、對荊州集團充滿了偏見。因此,諸葛亮作爲蜀漢實際上的總負責人、荊州集團的一把手,其不被陳壽待見,也就順理成章了。

在《三國志》一書中,陳壽爲什麼要貶低諸葛亮? 第3張

第四,陳壽的個人層次侷限性。上面我們也提到了,陳壽在蜀漢的層次很低,甚至可以說早已被邊緣化,這就決定了,其難以接觸到蜀漢核心層,至於諸葛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軍事決定,陳壽就更加無法精準把握其原委了。比如諸葛亮的北伐,一方面是戰術進攻,另一方面也是戰略防守,是要通過“以攻代守”的方式,來落實“與其坐而待亡,孰與伐之”的戰略考量,在這種情況下,奇謀本來就不是必需品,重要的是不能輕易喪失有生力量,這就好比在足球比賽中,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但前提是你能拿住球,不能輕易喪失球權。陳壽的視角,到不了諸葛亮的高度,自然就會武斷的評價諸葛亮“奇謀爲短”了。

結語:以上就是筆者總結的,陳壽貶低諸葛亮的四個原因:忌憚司馬、家族恩怨、派系鬥爭、個人侷限。史書固然是最接近真實歷史的,但仍舊難以擺脫人的傾向性和侷限性,畢竟,行走社會的人,都很現實。看來,研究歷史,最重要的是能夠獨立思考,絕不能陷入人云亦云的“歷史虛無主義”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