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清朝八旗制度的弊端體現在哪些方面?

清朝八旗制度的弊端體現在哪些方面?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八旗制度的特殊性註定只是曇花一現,從八旗制度誕生之初,其自身就掩藏着致命的弊病,那麼清朝八旗制度的弊端體現在哪些方面?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弊病一

八旗制度的軍事效能僅依賴遊獵民族的風俗習性爲基礎,地方性強,而外部的軍事適應能力極差。

八旗制度畢竟產生於簡單的自然經濟階段,其戰鬥力必須依賴滿洲人遊獵尚武習俗的保持。在清朝建立之初,滿族剛剛從長期的混戰與遊獵生產方式中走出,在那個時代對於白山黑水間的北方民族而言,弓弩戰刀就是個人的謀生工具,騎射征戰就是他們平素生活手段,強健的體魄與剽悍的民族性格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成年男子往往就是天生的職業軍人。八旗制度只須將他們有效的進行組織調派通過非常簡單的方式即可以創造軍事上的奇蹟。從這一角度看八旗制度本身的建制實際是十分簡陋原始的,它缺乏更高層次社會經濟的支撐,也無法適應高層次的社會經濟環境。

清朝八旗制度的弊端體現在哪些方面?

清朝入關以後,駐防關內的八旗軍面對的是純粹的農業社會以及繁華的市井生活,他們與遊獵馴牧生產逐漸疏遠。因此旗人失去了平素維持訓練的生活模式,在平淡的農業田園與五花八門的城市喧鬧環境中長大的年輕旗人自幼就無法接受艱苦環境的磨練,而簡陋的八旗軍事組織又無理長久維持有效的軍事訓練,久而久之八旗子弟的軍事素質急劇下降。清中期以後關內八旗軍的訓練廢弛,尤其是生活在城市內的旗人由於沒有分配田地耕種,旗內任職又有限額,造成大量八旗子弟閒散終日,無所事事。於是他們就以養鳥逛街,唱曲聽戲打發時光。朝廷發放的月餉經常被拿去賭博,有的甚至人還未到家餉銀就全部花光。

光緒年間平定阿古伯叛亂時由於西北各省旗兵‘皆不能戰’,清政府不得不捨近求遠從滿洲留守八旗中調撥尚存戰鬥力的部隊前往前線。正是由於八旗制度本身並不是一個以高階段經濟模式爲基礎的制度,其軍事建制缺乏適應近代社會環境的能力,故而無法保持軍隊的持久性建設。在八旗子弟長期脫離艱苦環境軍事素質與精神鬥志均已消磨以後,戰鬥力無法再恢復,逐漸變成老爺兵、公子兵,八旗制度也隨之成了戰場上的花架子。

弊病二

八旗制度自身缺乏長期維持軍事財政的功能,經濟支出不能有效用於軍事建設,軍隊喪失財政基礎。

八旗制度在入關以前實行兵民一體有機結合,這個前提是必須有旗人從事經濟生產的土地。東北地區是滿族故地,這裏的土地分配個各旗的“旗產”沒有任何爭議。旗產平時分配由旗人耕種交納產品後又由八旗組織進行分配供養軍隊,入關初期清朝八旗部隊僅有10餘萬,生產一定的農副產品再用於並不龐大的軍隊,作到自給自足以耕養戰,當時的清政府是有能力進行這種財政運作的。旗人們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養家餬口,即分擔相應的軍事任務無後顧之憂。

但,八旗部隊入關之後關內土地原本屬於漢族小農,遠離滿洲故鄉的八旗軍失去了供養的來源。起初清政府以圈佔土地的方式來保證軍隊的補給,但很快引發漢族農民的不滿社會矛盾尖銳。無奈之下清政府只得撤消了對關內土地的圈佔,改以直接由朝廷財政供養所有旗人的方式進行維持,這便嚴重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軍費負擔。駐防關內的旗人佔八旗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絕大多數沒有土地,而清政府規定所有旗人不得經商、不得做手工業、不得私營土地、不得出賣勞動力、不得從藝爲伶,這些規定嚴重限制了旗人自謀生路的途徑,使他們幾乎完全依靠朝廷的救濟過活。

清朝八旗制度的弊端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2張

清代的軍備制度又是複合形的,軍隊裏除一般兵器:槍、炮、軍刀、火藥、旗幟、口糧是朝廷分發以外,其餘的軍備如:馬匹、軍裝、盔甲、箭支、子彈等則完全由旗人們各自自行籌備。到清中期以後隨着人口增長八旗軍隊增加至30萬以上,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閒散旗人,而此時清政府的財力卻日漸枯竭,這便造成軍費的入不彌出。旗人們的唯一生活來源必須出自軍費,當時清政府發放餉銀已經捉襟見肘,日常訓練即無法保證就更無力強化八旗軍備了。

而旗人本身的貧困也使他們無力購買軍需必備品,部隊的裝備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大不如前。清朝中期以後這樣的現象且越來越嚴重,試想一支連武器都裝備不起的軍隊又怎能作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