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多爾袞的權勢比皇帝還要高 多爾袞爲什麼始終沒有坐上皇位

多爾袞的權勢比皇帝還要高 多爾袞爲什麼始終沒有坐上皇位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多爾袞和皇帝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多爾袞,不是皇帝但權勢超過皇帝,爲什麼始終沒有當上皇帝?

千百年來,帝王之家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可以說是非常受人關注的。無論是歷史資料,還是影視作品,對於這些曾經的紛紛擾擾,都有着不同的解讀,這其中,不乏充滿現代感的情懷描述,也有着獨具慧眼的更深層分析。

通過這些歷史事件,我們可以對曾經的大變局進行更加準確的詮釋,更真切地還原曾經的歷史,洞悉當時人物的內心活動。比如:接下來我們將一起了解一下關於多爾袞的那些事兒。

多爾袞的權勢比皇帝還要高 多爾袞爲什麼始終沒有坐上皇位

首先,我們先從多爾袞的母親開始說起。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與他是同胞兄弟的分別是:十二阿哥和十五阿哥,而皇太極正是多爾袞同父異母的兄弟,是八哥。在多爾袞的一生中,有兩件事情對他的影響特別大:

一件是他的親生母親爲努爾哈赤殉葬而死;

另一件則是推選皇位的繼承人。

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的時候,只有12歲。根據相關的資料記載,阿巴亥年輕美貌,風姿綽約,同時,也頗有心機。這對老夫少妻的組合,註定阿巴亥成爲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妃子。僅僅過了兩年,阿巴亥就被立爲大妃,可以說是無上榮耀的事情。但是,在公元1620年的時候,卻突然發生了變故,使得努爾哈赤以偷藏財物之罪,將阿巴亥休棄。

但是,這件事情其實隱情頗深。

原來,在同年三月,努爾哈赤的一個小妃子實名舉報阿巴亥有私自給情人送布匹的事情,之後,經過調查,情況還真的屬實,這個事情令努爾哈赤大爲惱火。更讓他顏面盡喪的是,每當有各位貝勒大臣來到汗王家中商討事宜的時候,大妃都會濃妝豔抹打扮的十分漂亮,並在席間以言語對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進行傳情、挑逗。

甚至,在眉來眼去的時候,很多大臣們都看不下去了,他們只能假裝視而不見。這樣的舉動,相信只要是個男人都會受不了,更別說是努爾哈赤了。但實際上,阿巴亥之所以敢如此大膽地在衆人面前表現出對代善的親密之情,與女真人的傳統習俗以及努爾哈赤此前的個人安排都有着直接的關係。

因爲,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而肅慎的分佈,大體在今長白山以北,西至鬆嫩平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廣大地區,算是比較原始的存在。所以,在女真人中,多采用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多夫一妻、對偶制、嫂婚制等等,這在現代人看似亂倫的婚姻制度,在當時,卻是爲了保證生活狀態及生存繁育而普遍存在的風俗習慣,這是一種極爲常態的表現。

同時,努爾哈赤之前也說過:要在自己百年之後,將深得自己寵愛的大妃,以及年幼的兒子們交託給代善照顧。這樣的囑託使得代善身價倍增,一度權勢顯赫,地位頗高。但是,準太子代善沒能真正體會出父親的用意,在努爾哈赤還健在的時候,就跟其大妃眉來眼去,含情脈脈,這讓努非常痛恨。所以,沒過多久,努爾哈赤就將代善的權利給削弱了。

失去了父皇歡心的代善,很快就變得灰頭土臉,不被重視,大好前程可以說是一朝盡喪,這不僅害自己失去太子之位,也將大妃陷入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不過,也許是因爲努爾哈赤對阿巴亥的感情很深,對她太過寵愛的原因,在其被休棄不到一年的時間,阿巴亥又被接回了宮中,繼續當她的大妃。

根據相關的資料記載:阿巴亥心機頗重,性情好嫉妒,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的“心機婊”。這樣的性格特點讓努爾哈赤對其非常不放心,擔心自己死後,這位大妃會在宮內興風作浪,更擔心她會貽害國家,霍亂朝綱,所以,努爾哈赤在自己死前便立下了遺言,表明:在自己死後,要將阿巴亥殉葬。

結果,在努爾哈赤死後的第二天早上,諸王便來到了阿巴亥身邊,告知了她這件事情,要求其自盡殉葬。但是,阿巴亥卻推脫不從,而各位諸王不肯相讓,最終,將阿巴亥逼着上吊而亡。當然,也有史料記載,她其實是被弓箭勒死的。

多爾袞的權勢比皇帝還要高 多爾袞爲什麼始終沒有坐上皇位 第2張

其次,就要說道多爾袞跟皇太極的關係了。在皇太極登上帝位一年半之後,17歲的多爾袞跟隨其一起征戰蒙古,並榮獲戰功,得到了讚賞。此後,皇太極便對多爾袞委以重任,一步步扶持多爾袞上位。經過多年的培養和提拔,多爾袞的能力不斷提升,戰功也與皇長子豪格齊平。之後,多爾袞更先後被封爲了輔政王和攝政王。

可以說,皇太極對待多爾袞還是非常不錯的,甚至,某些方面都比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還要好。皇太極在位17年,其對於王公貝勒的要求之嚴是出了名的,幾乎所有的皇室子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過他的責罰,就連皇太極最爲出色的兒子豪格也受過三次降級的處罰,但是,多爾袞只有一次,這一次降級發生在1641年。

皇太極本來想通過圍困戰略,讓錦州的守軍彈盡糧絕,不戰而降。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圍困的時間相對久了點,不僅城內的人受不了了,就連城外的駐軍也快頂不住了,然後,領軍的主帥多爾袞與豪格等人商量,撤出了一部分包圍。皇太極知道多爾袞撤軍了之後非常生氣,便把多爾袞等人調了回來,並不再允許他們進城,只能在城外等候命令。

後來,因爲這件事情,多爾袞、豪格等人都受到了降職的處罰。

多爾袞之所以備受皇太極器重,主要是因爲:他不僅僅會帶兵打仗,其的政治領導才能也遠勝於其他王孫公子,更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

在第二次征討朝鮮的戰爭中,多爾袞組建的水師第一次出征就攻克了江華島,俘獲了朝鮮的衆多貴族子弟、皇室宗親。多爾袞面對這些皇室俘虜,沒有采用殺戮的做法,而是對這些人以禮相待,表現出了極強的大國風範,並讓士兵護送他們回到朝鮮國境內。正是由於多爾袞的這種人性化的做法,讓朝鮮國王親率衆臣出城歸降,並極力讚揚多爾袞所做的一切。

那一年,多爾袞年僅24歲。

此外,多爾袞在征戰蒙古之時,也爲大清立下了大功。當時,多率軍討伐蒙古大軍的部分殘餘力量,他利用計謀,讓林丹汗餘下部將不戰而降,並將“傳國玉璽”獻於大清。相傳,這顆玉璽從秦始皇時期就開始流傳,是天命所歸的象徵。多爾袞得到傳國玉璽之後,將其獻給了皇太極,並最終助其登上了帝王寶座。

多爾袞的權勢比皇帝還要高 多爾袞爲什麼始終沒有坐上皇位 第3張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下多爾袞與順治帝福臨的關係。

在皇太極去世之後,多爾袞與皇太極生前非常信任的內務大臣們商議皇室繼承人的事情。出於對皇太極的擁戴,索尼等人一再堅持要擁立皇太極的兒子作爲繼承人,且語氣堅定,沒有迴旋的餘地。

當然,也有人擁戴豪格,豪格作爲皇太極的長子,多年來征戰沙場,戰功顯赫,且年齡比多爾袞還大三歲。豪格有勇有謀,且眼光獨特,也是才人一個。不過,雖然他與多爾袞曾多次並肩作戰,但是,戰鬥情誼並不深厚,更沒有成爲同甘共苦的生死之交。相反,豪格對於多爾袞的才能似乎並不太服氣,這或許與他比多爾袞年長有關係。

其實,在皇太極生前,對豪格並沒有過多的關照,但是,在皇太極死後,由於豪格是皇長子,且位列“四親王”之一,是大清朝內位高權重之人,這些優勢是多爾袞所不具備的。此外,黃白旗兩營,早在皇太極時期關係就不是很和睦,所以,他們更不希望看到多爾袞成爲皇位的繼承人。

在多爾袞成爲攝政王的時候,他就曾驕傲地說過:在繼承人沒有最終確定的時候,有很多王爺貝勒跪着求他去繼位。這在旁人聽起來似乎在吹牛,但實際上,多爾袞並沒有說錯,事實的確如此。但是,當時多爾袞之所以沒有繼位,主要還是考慮到:如果不顧他人的反對強行繼位,可能會遭到反彈,後果難以預料。

在皇太極死後的第五天,大清皇位繼承人的推選會議上,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出現了。之前作爲繼承人呼聲很高的豪格、代善都先後退出了皇位的爭奪,最後,多爾袞竟然當機立斷,改立皇九子福臨爲帝,且得到了普遍的支持。雖然,這個主意是多爾袞出的,選六歲的小皇子做繼承人也是他提出來的,但是,這並不代表多爾袞是心甘情願的。

相反,他更加憤恨老天的不公,心中的怒火也是越發強烈。想來,自己年輕的母親被逼殉葬,而本應屬於自己的皇位又讓皇太極給篡奪了。如今,皇太極可算是死了,自己剛有點要出頭的希望,卻又被皇太極的兒子們從中間插了一槓子,成爲了自己登上皇位的攔路虎。而自己更是不得不推選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座上龍椅,這不免讓他心生不甘。

同時,這次推選皇位繼承人,使得他與豪格的關係急劇惡化、兩敗俱傷。兩個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人都沒能登上皇帝寶座,而他們也從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多爾袞的權勢比皇帝還要高 多爾袞爲什麼始終沒有坐上皇位 第4張

皇太極死後的第十二天,福臨登基繼位。隨後,多爾袞多次替小皇帝發諭旨:

多爾袞先讓另一位輔政王率兵討伐錦州和寧遠,隨後,又封自己爲攝政王開始協助皇帝管理六部事務。而且,所有政務都要先報告給自己,排名順序也是自己在前,使得濟爾哈朗成了一個掛名的輔政王爺。半年以後,豪格的一個部下舉報其悖亂,因此,豪格繼位的忠實擁護者先後誅殺,豪格其本人也被變爲庶民。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判決根本就是狗屁不通的。

不過,三年以後,豪格再一次被多爾袞起用,命其對付張獻忠。後來,豪格果然不負衆望,將張獻忠殺死。但僅僅在立下戰功後的一個月,豪格又被幽禁了起來,並在其四十二歲的時候,無疾而終。對於他的死,說法不一,有人說他是被大內高手害死的,所以,查不出死因。但不管怎樣,這與多爾袞是脫不了干係的,這也在福臨小皇帝心中埋下了對於多爾袞怨恨的種子。

就這樣,多爾袞一步步向自己的慾望之城挺進,在其三十二歲的時候,成爲了大清帝國真正的掌舵人,並率領大軍直搗北京,成爲了叱吒中國政治舞臺的一個風雲人物。不過,他卻在三十九歲的壯年時期,猝然死去。可以說,他的一生,將自己的恩怨情仇與大清帝國的興衰存亡,緊緊聯繫在一起,也爲大清的將來打造了一副波瀾壯闊、風起雲涌的歷史篇章。

多爾袞的權勢比皇帝還要高 多爾袞爲什麼始終沒有坐上皇位 第5張

多爾袞墓原址位於北京市東直門街道新中街。順治八年多爾袞被撤去帝號、廟享,家產皆籍沒入官,建設中的墓地被拆除。直到乾隆四十三年詔令平反,依親王陵寢制度恢復墳塋。多爾袞園寢俗稱“九王墳”,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坐北朝南,最南邊有神橋一座,下有月牙河,有圍牆、子牆兩道,南闢宮門三間及柵欄門,享殿後有月臺,月臺上建大墳冢一座。

辛亥革命以後,多爾袞後人將地面建築拆賣,1954年九王墳被拆平。

參考資料:

【《清史稿·后妃列傳》、《清史稿·卷二百十八·列傳五》、《舊滿洲檔·昃字檔》、《滿文老檔·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