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古代夏天用的冰塊是怎麼來的 古人是怎麼用熱水製冰的

古代夏天用的冰塊是怎麼來的 古人是怎麼用熱水製冰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人制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夏季的冰是哪來的?2000年前的熱水製冰,是真是假?

冰塊、冰棍、冰淇淋,這些冰飲是我們夏季所不可或缺的,它們陪伴着我們度過炎炎夏日。

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之下,想要在夏季獲得冰塊,並不是什麼難事,只需要有一臺電冰箱就可以了,然而用冰塊來消夏並不是今人獨創的,早在古代,便已經有了使用冰塊消夏的傳統,在一些宮鬥劇中,我們時常能夠看到炎炎夏日,一盆冰擺放在屋子的中間,幾個宮女用扇子對着冰塊扇風,以使屋內氣溫得以下降,那麼古人所使用的冰塊是哪裏來的呢?我國古代夏季所使用的冰塊通常有兩種來路,第一種就是“儲存冰”。

古代夏天用的冰塊是怎麼來的 古人是怎麼用熱水製冰的

夏季雖熱,但也並不是什麼地方都熱,在一些高山洞窟和地下洞穴之中,就可以持續保持低溫,而這些地方就被古人當成了天然的冷庫。

冰塊在夏季是稀罕物,但在冬季卻是十分易得,所以只需要在冬季開鑿冰塊,並將這些冰塊儲存到洞穴之中,便可以留到夏季使用了。後來,爲了能夠更好地儲存冰塊,古人便對這些地下洞穴進行了修繕,或者乾脆人工挖掘專用的冰窖。不過“儲存冰”並不是誰都用得起的,因爲並不是誰都能擁有龐大的冰窖,能夠用上“儲存冰”的,一般都是王室貴胄。那麼,普通人是不是就沒有辦法在夏季享受這一份清涼呢?也不是,可以用熱水製冰。在沒有現代化製冷工具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使用熱水製冰的呢?即便是現在,中國古人的熱水製冰仍然是物理學界存在爭議的問題之一。

西漢時期所著的《淮南萬畢書》用一句話記載了古人制冰的方法,原文如下:“取沸湯置甕中,密以新縑,沈中三日成冰”,就是說將熱水放在甕裏,用布料密封起來,在井中放三天就可以結成冰塊了。

《淮南萬畢書》中的記載,乍一看是非常荒謬的,因爲它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學原理,想要結冰,溫度就必須要降到0度以下,井中雖然清涼,可距離0度還差得遠,既然井中的溫度都沒有達到0度,放在井裏的甕中之水怎麼可能凍成冰塊呢?

古代夏天用的冰塊是怎麼來的 古人是怎麼用熱水製冰的 第2張

科學家們很快想到了一個物理學效應,那就是“焦湯效應”,當氣體穿過一個多孔性物質時發生了不可逆的絕熱膨脹,就會導致溫度的急劇變化。

通俗一點來講,就是除去氫和氦以外的多數氣體,在節流膨脹後,溫度會下降,產生製冷效應。根據《淮南萬畢書》的記載來看,用來進行密封的布料就可以算是一個多孔性物質,而熱水製冰也與焦湯效應有着密切的關係。

古代夏天用的冰塊是怎麼來的 古人是怎麼用熱水製冰的 第3張

爲了驗證古人熱水製冰的真實性,學者李志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使用玻璃容器代替了書中所說的甕,又使用裝有冷水的桶代替了井。

在實驗剛開始時,玻璃容器中的熱水冷卻得非常快,很快便從接近100度下降到了20度左右,之後溫度下降開始變緩,數個小時後才從20度下降到了7.5度,最終溫度停留在了6度左右。這個實驗雖然證實了古人熱水製冰方法的確可以降低水的溫度,但卻並沒有真的使容器中的水結冰,所以仍舊無法證明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的熱水製冰是真是假。也許是因爲《淮南萬畢書》中的記載過於簡潔,使某些關鍵的因素缺失了,又或者是實驗過程中的某些細節被我們忽視了,當然,也有可能是書中的記載失實。關於中國古代的熱水製冰,你覺得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