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荊浩對後世山水畫的影響 荊浩匡廬圖

荊浩對後世山水畫的影響 荊浩匡廬圖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荊浩(jīnghào)(約850-?),五代後梁畫家,號洪穀子,因避戰亂,常年隱居太行山。

 人物簡介

荊浩早年業儒,博通經史,博雅好古,能寫文章,也能作詩。

乾符元年(874)前後,荊浩由家鄉來到開封,得同鄉裴休的關照,曾爲唐末小官。裴休任宰相五年,唐大中十年(856)罷官,在開封遇到高僧圓紹,二人志同道合,居住於開封夷門倉垣水南寺。隨着圓紹名聲日顯,擴建成橫跨夷門山的巨院,由唐僖宗親自題賜院額曰“雙林院”。荊浩曾爲雙林院這一重要禪院繪製壁畫,足見他當時的畫名。

唐末之時,中原地區藩鎮割據,天下大亂,政局多變。荊浩退隱不仕,開始了“隱於太行山之洪谷”的生涯,自號洪穀子,自己耕種幾畝山田餬口。

荊浩善於山水畫,師從於張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氣格,作畫“有筆有墨,水暈墨章”,勾皴之筆堅凝挺峭,表現出一種高深迴環、大山堂堂的氣勢,爲北方山水畫派之祖。著有《筆法記》山水畫理論的經典之作,提出氣、韻、景、思、筆、墨的繪景“六要”。作品有《匡廬圖》《雪景山水圖》等。

荊浩對後世山水畫的影響 荊浩匡廬圖

  荊浩作品

 主要成就

荊浩擅畫山水,常攜筆摹寫山中古鬆。自稱兼得吳道子用筆及項容用墨之長,創造水暈墨章的表現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雙林院作有壁畫,是山水畫派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畫家之一。

荊浩不僅創造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畫,被後世尊爲北方山水畫派之祖,還爲後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畫理論《筆法記》,以假託在神鎮山遇一老翁,在互相問答中提出了氣、韻、思、景、筆、墨的所謂繪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畫理論中的經典之作,比更早時期南齊謝赫的“六法論”有所發展,具有更高的理論價值。

荊浩創山水筆墨並重論,擅畫“雲中山頂”,早已提出山水畫也必須“形神兼備”、“情景交融”,他的作品已被奉爲宋畫典範,只可惜留存於世的作品極少,且僅有的幾幅畫也尚存真僞之疑。

 主要作品

至明末,睢州知州袁樞(袁可立子)成爲收藏荊、關、董、鉅作品的集大成者,明王時敏在《煙客題跋》中有《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對袁樞讚賞道:“環翁使君,既工盤礴,又富收藏。李營丘爲士大夫之宗,米南宮乃精鑑之祖,故使荊、關、董、巨真名跡歸其家。”

在歷代繪畫史籍和著錄書中,記有荊浩作品約共五十餘幅,其中山水畫佔絕大部分,也有少量人物畫。如《宣和畫譜》所記的山陰宴蘭亭圖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圖四幅,以及前面提到的觀自在菩薩、鍾離訪道圖,這九件作品都是以人物爲主的。山水畫據《圖畫見聞志》記述有四時山水、三峯、桃源、天台;《宣和畫譜》記有夏山圖四、蜀山圖一、山水圖一、瀑布圖一、秋山樓觀圖二、秋山瑞靄圖二、秋景漁父圖三、白蘋洲五亭圖一;南宋《中興館閣儲藏》記有江村早行圖、江村憶故圖;此外,在《襄陽志林》、《雲煙過眼錄》、《鐵網珊瑚》、《珊瑚網》、《清河書畫舫》、《圖畫精意識》、《平生壯觀》、《式古堂書畫匯考》、《石渠寶笈》、《庚子消夏記》等著錄中,還記有漁樂圖、秋山圖、山莊圖、峻峯圖、秋山蕭寺圖、峭壁飛泉圖、雲壑圖、疏林蕭寺圖、雲生列岫圖、溪山風雨圖、楚山秋晚圖、仙山圖、長江萬里圖、廬山圖、匡廬圖等。比較特殊的是《珊瑚網》中記載荊浩有交泰圖冊頁,可能是一幅畫有三隻羊的風俗畫,寓意“三陽(羊)交泰”。

以上作品除匡廬圖尚存,其他均已失傳。至於目前傳爲荊浩所作的五幅畫——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其真僞都存有爭議。

荊浩對後世山水畫的影響 荊浩匡廬圖 第2張

  藝術特色

“有筆有墨,水暈墨章”

歷代畫史畫論著作都愛引用荊浩這幾句話:“吳道子畫山水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吾當採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他本人在《筆法記》中說:“隨類賦彩,自古有能;如水暈墨章,興我唐代。”這兩段話確實概括了荊浩藝術的一大特色。

六朝以來,山水畫都是青綠設色,勾線填彩。從盛唐、中唐開始出現水墨山水畫,屬於開創者行列的有張璪、王維、王洽等人,然整個社會尚未形成風氣。到五代,水墨山水畫日益成熟,經荊浩進一步發展,上升爲理論性的“有筆有墨”,並對水分運用也更加講究。用筆與水墨相結合,更有助於表現大自然變化萬千的氣象,在繪畫審美觀上是一種拓展,在技法上也顯然有助於消除那種刻板的筆跡。如前引答大愚詩中所說的“墨淡野雲輕”,就是水墨微妙的藝術效果。

按荊浩自己的解釋:“筆者,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筆。”他主要強調的是用筆的變化運動感,用墨的韻味天趣。吳道子只有線條筆力而無墨色變化,項容只有墨的變化而無用筆之美,荊浩將這兩家長處結合起來,達到“人以爲天成”的效果,“故所以可悅衆目使覽者易見焉”(引自《宣和畫譜》)。

有關荊浩用筆的特點,歷來記載分析不一。有的說他“皴用小斧劈,樹石勾勒,筆如篆籀”(李佐賢語);有的說他“將右丞(王維)之芝麻皴少爲伸張,改爲小披麻”(布顏圖語);還有的說“其山與樹皆以禿筆細寫,形如古篆隸,蒼古之甚”(孫承澤語)。這些說法表明荊浩在用筆方面融入了篆隸書法的骨力,在皴法上還處於探索之中,面貌不一。宋代周密的《雲煙過眼錄》記述他見到荊浩漁樂圖兩幅,上有題書《漁父辭》數首,類似唐代柳公權的書風。前人的記載值得參考。

 “大山大水,開圖千里”

荊浩之前的山水畫,很少見到表現雄偉壯闊的大山大水及全景式佈局。由於太行山氣勢磅礴,使他的審美眼光發生重要變化,認識到“山水之象,氣勢相生”。由於他放眼於廣闊空間的雄偉氣勢,終於創立了“開圖千里”的新格局。

北宋沈括《圖畫歌》寫道:“畫中最妙言山水,摩詰峯巒兩面起。李成筆奪造化工,荊浩開圖論千里。范寬石瀾煙林深,枯木關同極難比。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輕嵐爲一體。……”

荊浩放眼於廣闊空間的雄偉氣象,這一變化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大自然審美認識的深化。他把在現實中觀察到的不同部位、形貌的山巒水流,分別定名爲:峯、頂、巒、嶺、岫、崖、巖、谷、峪、溪、澗等,並指出從總體上把握自然山水的規律:“其上峯巒雖異,其下岡嶺相連,掩映林泉,依稀遠近。”正是在從上下、遠近、虛實、賓主以及各種物象的全方位審視中,形成了“山水之象,氣勢相生”的整體觀念,在創作中往往是危峯突兀,重巖疊嶂,林泉掩映,氣勢浩大。

收藏過荊浩作品的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爲“善爲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又說“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由此可以想見氣韻雄壯的格局。清人顧覆在《平生壯觀》中記述荊作雲壑圖“峯嵐重複,勢若破碎,而一山渾成,無斷絕之形”。這裏說的是善於處理整體與局部的關係,細部刻畫的真實具體,並未影響渾然一體的山勢。他還指出荊浩所作多爲“尋丈之筆”,以致“後之大圖不能出範圍焉”。但是荊浩也能作小幅,如冊頁雲生列岫圖就被評爲“咫尺而得千頃之勢,水墨濃淡生秀絕倫”。

荊浩好作秋冬之景,歷代著錄中有《秋山樓觀圖》、《秋山瑞靄圖》、《秋景漁父圖》、《秋山蕭寺圖》、《楚山秋晚圖》等。元代黃公望稱讚《楚山秋晚圖》“骨體敻絕,思致高深”,並賦詩一首:“天高氣肅萬峯青,荏苒雲煙滿戶庭。徑僻忽驚黃葉下,樹荒猶聽午雞鳴。山翁有約談真訣,野客無心任醉醒。最是一窗秋色好,當年洪谷舊知名。”從詩中我們可以想見畫面天高氣爽,峯青樹荒,雲煙滿戶,有山翁相語,野客漫飲,午雞啼鳴,一切圍繞着渲染一個“秋”字。這是一個秋色寥廓而又富於生活氣息的境界。由此可見,荊浩的大山大水之境,充滿豐富的細節,既有強烈的震撼力,又耐人細細品味。

個人影響

荊浩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將唐代出現的“水暈墨章”畫法進一步推向成熟。他總結了唐代山水畫的筆墨得失,認爲李思訓大虧墨彩;吳道子筆勝於像,亦恨無墨;項容用墨獨得玄門,用筆全無其骨;只有張璪筆墨積微,真思卓然,不貴五彩,得到他的肯定。荊浩在山水畫的師承上不只取法張璪,同時亦在吳道子與項容等人的筆墨得失之間,捨短用長,加以發展,自謂:“吳道子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吾將採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筆法記》)。他的山水畫已經開始達到筆墨兩得,皴染兼備,標誌着中國山水畫的一次大突破。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畫更爲豐富生動,其特點是在畫幅的主要部位安排氣勢雄渾的主峯,在其他中景和近景部位則佈置喬窠雜植,溪泉坡岸,並點綴村樓橋杓,間或穿插人物活動,使得一幅畫境界雄闊,景物逼真和構圖完整。荊浩的這種全景式山水畫,奠定了稍後由關仝、李成、范寬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畫的格局,推動了山水畫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他那表現北方山形特點的“雲中山頂,四面峻厚”的雄偉風格,對於北宋前期山水畫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歷代評論家對他的藝術成就極爲推崇,元代湯垕在《畫鑑》中將其稱爲“唐末之冠”。

 《筆法記》之謎

古代著名畫家荊浩,晚唐五代時隱居於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畫藝術,創作了不朽的傳世名畫《匡廬圖》,完成了著名的山水畫論《筆法記》與《畫山水賦》(又名《山水訣》);其弟子關仝的山水畫成就,更是青勝於藍之譽,史稱“荊關山水”,標誌了古代山水畫體的完全獨立與藝術成熟,荊浩因此被尊稱爲古代山水畫宗師。然而,荊浩隱居作畫之太行洪谷,到底位於何處,其裏籍又在何方,自北宋以來,說法不一,至今無人系通清理辯證,使之成爲古代繪畫史上一個千年懸案。

其實,荊浩隱居作畫的太行洪谷,就位於山西沁水中條山主峯歷山東北麓之寺溝河谷,《沁水縣誌》、《澤州府志》、《山西通志》等,都有明確記載;沁水歷山地區,又可以找到荊浩《筆法記》中所記幾個地名;沁水歷山地區民間,又保存有荊浩學畫的傳說。文獻記載,地名落實,民間傳說,三個方面的證據,足可論定荊浩隱居作畫的太行洪谷,就位於山西沁水境內歷山之下。

《沁水縣誌》、《澤州府志》、《山西通志》皆明確具體地記載,荊浩隱居作畫的太行洪谷,位於山西沁水境內。荊浩《筆法記》又記:

太行山有洪谷,其間數畝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鉦山四望,回跡入大巖扉,苔徑露水,怪石祥煙,疾進其處,皆古鬆也。中獨圍大者,皮老蒼蘚,翔鱗乘空,蟠虯之勢,欲附雲漢。成林者,爽氣重榮;不能者,抱節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因驚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就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明年春,來於石鼓巖間,遇一叟。因問具以其來所由而答之。叟嗟異久之,曰:“願子勤之,可忘筆墨而得真景。”吾之所居,即石鼓巖間,所字,即石鼓巖子也。

荊浩記洪谷山水環境:位於太行深處一峽谷中,有數畝之田,且有神鉦山、大巖扉、石鼓巖等地名景觀。峽谷中有山溪,兩岸峭壁對立如門戶,到處怪石,滿山松柏等等。

依據《沁水縣誌》所記洪谷位置,《筆法記》所記洪谷山水特徵,以及當地民間傳說,荊浩隱居作畫的太行洪谷,位於山西沁水西南約六十里的中條山主峯歷山東北麓寺溝河谷中。中條山屬太行山系。乾隆《濟源縣誌》卷二《山川》記:“太行山,縣北二十五里。山勢綿亙數千裏,雖各因地立名,其實皆爲太行。”《禹貢》:太行,恆山,至於碣石。按:(黃)河北之山有三條,西爲中條山,爲王屋山,東爲太行。中條山主峯歷山又稱舜王坪,即舜耕歷山之地,滿山松柏,多屬原始森林;山多奇峯,孤立挺拔;峽谷中時見飛瀑,且多巨石。歷山風景優美,爲沁水名勝。

寺溝河發源於歷山東麓,由南而北流入南陽河,是個長約三十餘里的大峽谷,寺溝河因峽谷中有青蓮寺而得名。峽谷中每每山崖壁立相對,有如門扉,隨處可見松柏懸掛崖岸。由南陽入峽谷,南行三五里,有一五六戶人家的村莊,名石(寺)火莊;村南西向有一河谷,即洪谷;洪谷有山溪,奔瀉而下,俗稱洪谷河;洪谷河發源處,平時清澈,每遇雨季,水流混濁,洪谷因以得名。順洪谷登山,山半叢林中有廢棄古寺,即青蓮寺,又名青禪寺;寺後山脊有一平臺,名欸月臺,俗名雞冠豁。青蓮寺背後山坡,較爲平緩,約二三裏處,突兀拔起幾座山峯,高聳入雲,最高峯名望谷峯。

位於洪谷谷口的石(寺)火莊,便是荊浩隱居太行洪谷的結廬之地,村邊恰有八九畝耕地。石火莊又名實和莊,村邊舜廟存有一通嘉慶年《實和莊廟碑記》。青蓮寺又名青禪寺,寺已廢棄,今日鄉民在寺中圈牛;寺東有塔亦毀,塔基仍見。光緒《沁水縣誌》卷九《祠祀》記:“青蓮寺,內有欸月臺。”爲觀月勝地。《沁水縣誌》卷十一《藝文》載有七首吟詠青蓮寺的詩作。清代邑人王度《中秋青蓮寺欸月臺》詩云:“雙峯突兀三千丈,孤月圓明萬里天。人間紅塵飛不到,白雲深處老僧眠。”元代文臣王惲曾在沁水板橋村寓居,板橋距洪谷不遠,王惲因有青蓮寺之遊,並作有《遊青蓮寺》詩。青蓮寺存有嘉靖、乾隆兩通碑刻,記青蓮寺重建於嘉靖年間。據當地民間傳說:青蓮寺約建於唐代,荊浩父親是個寺產管理人員;青蓮寺在唐代曾遭遇兵火被毀。因青蓮寺毀於兵火,故石火莊取意寺火之意。

確定了荊浩太行洪谷具體位置,便可尋找荊浩《筆法記》所記神鉦山、大巖扉、石鼓巖等地名。山西沁水境內太行洪谷之中,還真能找到荊浩《筆法記》所記神鉦山、大巖扉、石鼓巖等地名,此有照片爲證。

先找神鉦山:神鉦山者,言其山勢如鼓狀。石火莊南入峽谷不遠處,突然孤立拔起一座鼓狀山峯,便是神鉦山,又稱獨秀峯,俗稱小寨上,絕頂有一處古寺院地基遺址,據說神鉦山上古寺院地基遺址爲唐代所建,因兵火而沒有完工。

次找大巖扉:大巖扉者,言其山崖狀如門戶。石火莊再南約五里歷山東峽盡處絕頂,橫臥一山崖,長達數裏,高約百米,陡峭壁立如城牆。山崖中段,突然裂豁,寬約三十米,兩邊山崖直立,山崖由地而上六七十米處,中有天然石橋相連,景觀非常奇特,遠望猶如城闕,是爲大巖扉。又石火莊西南六七裏有下川村,村西里許有一山峯,峭立如壁。遠望山壁,有一門闕圖案,名石門山,鄉民俗稱石門門,也狀如大巖扉。

再找大岩石鼓巖:石鼓巖者,言一巨石狀如鼓。石火莊再南約五里歷山東峽,峽谷中到處奇石怪石,其中有一巨石,狀如石鼓,應是石鼓巖。鄉民傳說荊浩便是在這一巨石前,遇其《筆法記》所記“吾之所居,即石鼓巖間,所字,即石鼓巖子也”之老叟,得山水畫真傳,作成《筆法記》,畫出《匡廬圖》的。巨石上刻有柳體“訴說”二字,且隱約有畫,巨石之石紋線條,儼然酷似《匡廬圖》畫面線條,鄉民便附會爲《匡廬圖》。如果有心者,有機會前往歷山東峽,觀賞這快巨石之石紋線條,你會驚愕的認爲,這一巨石即《筆法記》所記石鼓巖,石鼓巖之石紋線條,便是《匡廬圖》畫面線條。你還會肯定的認爲,荊浩太行洪谷確實位於山西沁水歷山境內。同時,歷山東峽中到處奇石怪石,幾乎是石石似畫,而且石鼓巖兩側陡峭山崖之石紋線條,也彷彿象《匡廬圖》的畫面線條。

如果站在神鉦山頂遠望,整個洪谷山水佈局,幾與荊浩《匡廬圖》中山水構圖基本相似。洪谷山水佈局也可分爲三層。依據沁水地形圖所標:峽谷中石(寺)火莊海拔1060公尺,位於洪谷東北約百米,村邊約八九畝耕地,寺溝河流經石火莊,順峽谷而出。石(寺)火莊應是荊浩《匡廬圖》近景所繪河流與草廬。洪谷兩側各有一山,北側山頂叢林中青蓮寺海拔1110公尺,寺側洪谷山溪在兩山之間飛流而下。其山勢水流,與荊浩《匡廬圖》中景有石階、叢林、矮峯、寺院,兩山之間夾一飛瀑之構圖,基本相似。青蓮寺背後山坡較爲平緩,約二三裏處,突兀拔起幾座山峯,高聳入雲,最高峯名望谷峯,海拔高達1590公尺,便是荊浩《匡廬圖》遠景所繪幾座高聳入雲山峯。

再聯繫洪谷附近有神鉦山、大巖扉、石鼓巖等地名,並有關於荊浩的傳說,給以人們的感悟是:山西沁水洪谷山水佈局,以及神韻氣派,與荊浩《筆法記》所載太行洪谷的山水環境基本相符,而且與《匡廬圖》畫面山水構圖驚人相似。因此可以認爲:山西沁水洪谷,便是荊浩隱居作畫的太行洪谷;洪谷谷口的石(寺)火莊,即是荊浩隱居太行洪谷的結廬之處。荊浩是以山西洪谷山水爲題材背景,作出不朽的傳世名畫《匡廬圖》;又以中條山主峯歷山一帶的羣峯崖巖、山間飛瀑、古鬆怪石之雄姿氣勢,作成《筆法記》的。古代美術史上,自北宋以來困擾古今學人的千年懸案,終於得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