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文史 >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他們都是什麼時候收回來的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他們都是什麼時候收回來的

來源:風趣史記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99年澳門迴歸,一曲《七子之歌·澳門》唱響兩岸,經歷過澳門迴歸儀式的應該還能記得起當年那個激動人心的場面,澳門只是《七子之歌》七子中的一子,那麼其他六子又是哪幾個城市呢?他們是怎麼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呢?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先生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

其中,《七子之歌·澳門》被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改編選作主題曲,由於該紀錄片的影響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主題曲。這就是爲什麼《七子之歌·澳門》那麼出名的原因,並不只是只有澳門改編成了歌曲,《七子之歌·臺灣》與《七子之歌·廣州灣》也被改編譜曲爲現代歌曲。描寫中國被侵犯的土地。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七子是怎麼被列強侵略,現狀又如何呢 ?

 1、澳門

1553年,明朝中葉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爲由在澳門上岸,從廣東地方官手中以每年500兩白銀的代價取得澳門居住權;

1573年,他們將500兩白銀改交明朝政府,獲得澳門的租借居住權,此時澳領土主權仍屬於中國。明朝政府在澳門設置守澳官,駐軍,對澳門實施全面管轄。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他們都是什麼時候收回來的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並將此闢爲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經過400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門成爲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

《七子之歌·澳門》

你可知媽港(ma-cau) 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太久 母親

但是他們掠去是 我的肉體

你仍然保管我 內心的靈魂

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大久 母親

但是他們掠去是 我的肉體

你仍然保管我 內心的靈魂

那三百年來 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誰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啊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

母親 啊......

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姓

我要回來 回來

母親(慢唱)

2、香港

這裏的香港並不是現在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聞一多先生寫這首詞的時候,香港還是香港島,在英國佔領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篤和石排灣,東部的阿公巖,水井灣等,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涌、燈第洲、七姊妹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當時,島上的居民約3000人。

1842年8月,清朝官員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籤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

《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嚥着我的脂膏;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他們都是什麼時候收回來的 第2張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3、威海衛

清光緒元年(1875)始建炮臺,十四年,設水師提督署,駐水雷營,置製造所和水師學堂等,於海灣南北兩岸和劉公島、日島、黃島等地新築炮臺多座,成爲海防要塞和北洋海軍基地。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因威海衛地勢險要、設防強固,決定避開從港口正面進攻,集結軍艦25艘,陸軍 2.5萬餘人,由榮成灣之龍鬚島登陸,迂迴側後攻佔南岸炮臺,海陸夾攻威海港。

北洋艦隊腹背受敵,全軍覆沒,威海失陷。1898年被英國強行租佔,1930年收回。抗日戰爭中,日軍於1938年再次侵佔威海,1945年8月日本投降,爲中國收復。1945年設威海市,曾作爲爲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基地。

《七子之歌·威海衛》

再讓我看守着中華最古的海,

這邊岸上原有聖人的丘陵在。

母親,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將,

我有一座劉公島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來呀,時期已經到了。

我背後葬的盡是聖人的遺骸!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4、臺灣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爲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 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 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1662年鄭成功收復; 清代1684年置臺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 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七子之歌·臺灣》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羣弟我就是臺灣。

我胸中還氳氤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他們都是什麼時候收回來的 第3張

5、廣州灣

這裏的廣州灣也不是現在的廣州灣,而是現在的湛江,廣東省湛江市舊稱“廣州灣”(Kwangchowan),前身是法國租借地(殖民地)。“廣州灣”此名稱形成於明清時期,據考證因南三島有“廣州灣”村坊而得名。

歷史悠久的湛江是粵西地區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國家統治的往事。1899年,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爲日軍佔領。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迴歸,從此定名爲“湛江”。

《七子之歌·廣州灣》

東海和廣州是我的一雙管鑰,

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

你爲什麼把我借給一個盜賊?

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

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

我要緊緊地擁抱着你的腳踝。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6、九龍

九龍的命名,源於這樣一個典故。相傳從前有一位天子出巡,來到九龍時,舉目四望,但見八山環抱,便欲以“八龍”命之;隨從提醒皇帝,他自己即是人中之龍,應該是九條龍,於是皇帝命名該地爲“九龍”

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餘部分劃爲“新界”,租給英國99年。1997年迴歸中國,隸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

我的胞兄香港在訴他的苦痛,

母親呀,可記得你的幼女九龍?

自從我下嫁給那鎮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淚濤洶涌!

母親,我天天數着歸甯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變作一場空夢。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他們都是什麼時候收回來的 第4張

7、旅順,大連

清德宗光緒六年(1880年),李鴻章在此經營多年,建成北洋水師艦隊的主要基地。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旅順被日軍攻佔,並於1894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大規模屠殺,血洗全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還遼有功,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規定沙俄租借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25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續約》。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2月8日,日軍偷襲旅順口,日俄戰爭爆發。經過極其慘烈的戰役,日軍奪取旅順口軍港。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雅爾塔協定,旅順港由蘇聯佔用。1955年,蘇聯將旅順歸還給中國。旅順後來和大連合並,並稱爲旅大市。1981年以後,大連劃市旅順劃區,旅順自此成爲大連市的一個區。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我們的命運應該如何的比擬?

兩個強鄰將我來回的蹴蹋,

我們是暴徒腳下的兩團爛泥。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你不知道兒們如何的想念你!

母親!我們要回來,母親!

1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爲了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上下求索,譜寫了一首首恢宏壯麗的歷史詩篇。